判断某个端口是否被占用
$ netstat -tunlp | grep 44444
Linux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Linux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目前市面上较知名的发行版有:Ubuntu、RedHat、CentOS、Debain、Fedora、SuSE、OpenSUSE
centos下载地址:
网易镜像
搜狐镜像
Linux里面一切皆是文件
Linux里面没有后缀名这一说
目前国内Linux更多的是应用在服务器上,而桌面操作系统更多使用的是window。主要区别如下。
比较 | Window | Linux |
---|---|---|
界面 | 界面统一,外壳程序固定所有Windows程序菜单几乎一致,快捷键也几乎相同 | 圆形界面风格依发布版本不同而不同,可能互不兼容。GNU/Linux的终端机是从UNIX传承下来,基本命令和操作方法也几乎一致。 |
驱动程序 | 驱动程序丰富,版本更新频繁。默认安装程序里面一般包含有该版本发布时流行的硬件驱动程序,之后所出的新硬件驱动依赖于硬件厂商提供。对于一些老硬件,如果没有了原配的驱动有时候很难支持。另外,有时硬件厂商未提供所需版本的Windows下的驱动,也会比较头痛。 | 由志愿者开发,由Linux核心开发小组发布,很多硬件厂商基于版本考虑并未提供驱动程序,尽管多数无需手动安装,但是涉及安装则相对复杂,使得新用户面对驱动程序问题会一筹莫展。但是在开源开发模式下,许多老硬件尽管在Windows下很难支持的也容易找到驱动。HP、Intel、AMD等硬件厂商逐步不同程序支持开源驱动,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
使用 | 使用比较简单,容易入门。圆形化界面对没有计算机背景知识的用户使用十分有利。 | 圆形界面使用简单,容易入门。文字界面,需要学习才能掌握。 |
软件 | 每一种特定功能可能都需要商业软件的支持,需要购买相应的授权 | 大部分软件都可以自由获取,同样功能的软件选择较少。 |
1.MBR分区表:最大支持2.1TB硬盘,最多支持每块硬盘4 个分区。
2.GPT分区表(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PT支持9.4ZB硬盘(1ZB=1024PB,1PB=1024EB,1EB=1024TB,1TB=1024GB)。理论上支持的分区数没有限制,但Windows限制128个主分区。
概念:又称高级格式化/逻辑格式化,它是根据用户选定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EXT2,EXT3,EXT4[‘cs6’],XFS[‘cs7’]等),在磁盘特定区域写入特定数据,在分区中划分出一片用于存放文件分配表,目录表等用于文件管理的磁盘空间。
Linux:block(数据块),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默认4kb。Inode(I节点),128B,相当于索引。
起名字,找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42019561729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QzNjM2NzA5,size_16,color_FFFFFF,t_70)
常用都是SATA,USB都识别为:/dev/sda1 *[a:第一个硬盘,1:第一块分区]*
eg.:/dev/sdb5
:第二款STAT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主分区加扩展分区只能是四个】
windos加入盘符(类似Linux的挂载点)就可以使用了,不用第三个步骤。
挂载:设备文件名与挂载点连起来的动作。
swap分区:又称交换分区,相当于虚拟内存。
理论上,所有的空目录包括新建目录都可以作为挂载点,但是/bin/,/lib/,/etc/是除外的。
尽量选桥接,然后配置网络的命令后面会有。
### 至于安装就不用多说吧,比较简单,而且教程真的很多很详细。
/bin
:是Binary的缩写,这个目录存放着系统必备执行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自己的安装别放这里
/dev
:Device(设备)的缩写,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
:系统开机所需要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isc
: 该目录可以用来存放杂项文件或目录,即那些用途或含义不明确的文件或目录可以存放在该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net
存放着和网络相关的一些文件.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
/srv
:service缩写,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1.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Linux大写的比较少,命令没有大写的,选项是有的)
2.Linux一切皆文件(Linux的设备文件保存在/dev/目录下;硬盘文件在/dev/sd[a-p],光盘文件在/dev/hdc等。)
3.Linux不靠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而是靠权限位标识。(压缩包(.gz,tar.gz,.zip,.bz2,.tar.bz2,.tgz),二进制软件包(RPM)还是强制写扩展名的,程序文件(.sh,.c),网页文件(,.html,.php等))
4.Linux中的所有存储设备都必须在挂载之后才可使用。(空目录叫做挂载点,可以理解为windows的盘符,把设备文件(如/dev/sdb)和挂载点(已经建立的空目录)连接的过程叫做挂载。)
5.Windows中的程序在Linux中不能直接使用。
以 vi 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 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1)yy
(功能描述:复制光标当前一行)
y数字y
(功能描述:复制一段(从第几行到第几行))
2)p
(功能描述:箭头移动到目的行粘贴)
3)u
(功能描述:撤销上一步)
4)dd
(功能描述:删除光标当前行)
d数字d (功能描述:删除光标(含)后多少行)
5)x
(功能描述:删除一个字母,相当于del)
X
(功能描述:删除一个字母,相当于Backspace)
6)yw
(功能描述:复制一个词)
7)dw
(功能描述:删除一个词)
8)shift+^
(功能描述:移动到行头)
9)shift+$
(功能描述:移动到行尾)
10)1+shift+g
(功能描述:移动到页头,数字)
11)shift+g
(功能描述:移动到页尾)
12)数字N+shift+g
(功能描述:移动到目标行)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贴上等等的动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的! 要等到你按下『i, I, o, O, a, A, r, R』
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注意了!通常在 Linux 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 或 REPLACE 』
的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 则必须要按下『Esc』
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1)进入编辑模式
(1)i
当前光标前
(2)a
当前光标后
(3)o
当前光标行的下一行
2)退出编辑模式
按『Esc』键
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 ?』
3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 可以提供你『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盘、大量取代字符、离开 vi 、显示行号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
1)基本语法
(1): 选项
:选项
w 保存
q 退出
! 感叹号强制执行
(2)/ 查找,/被查找词,n是查找下一个,shift+n是往上查找
(3)? 查找,?被查找词,n是查找上一个,shift+n是往下查找
2)案例
:wq!
强制保存退出
[root@hadoop101 /]# ifconfig
[root@hadoop101 /]#vi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进入如下页面,删除eth0该行;将eth1修改为eth0,同时复制物理ip地址
[root@hadoop101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需要修改的内容有5项:
IPADDR=你的ip
GATEWAY=你查到的网关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DNS1=8.8.8.8
DNS2=114.114.114.114
DNS3=也可以为你wendows的ip地址
:wq
保存退出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卡[root@hadoop101 /]#hostname
(1)进入Linux系统查看本机的主机名。通过hostname命令查看
[root@hadoop101 ~]# hostname
(2)如果感觉此主机名不合适,我们可以进行修改。通过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
[root@hadoop101 /]# vi /etc/hostname
注意:主机名称不要有“_”下划线
(3)打开/etc/hosts
,做映射
[root@hadoop101 /]# vim /etc/hosts
添加如下内容
IP地址 你的主机名
(4)并重启设备,重启后,查看主机名,已经修改成功
(1)进入`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
(2)打开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
IP地址 你的主机名
centos6常用: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功能描述:查看防火墙状态)
chkconfig iptables -list (功能描述:查看防火墙开机启动状态)
service iptables stop (功能描述:临时关闭防火墙)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功能描述:关闭防火墙开机启动)
chkconfig iptables on (功能描述:开启防火墙开机启动)
centos7常用:【启动,重启,查看状态,关闭】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2)扩展
Linux系统有7个运行级别(runlevel)
运行级别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运行级别1: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
运行级别2:多用户状态(没有NFS)
运行级别3:完全的多用户状态(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运行级别4:系统未使用,保留
运行级别5: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
运行级别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
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除非特殊情况下,不得已才会关机 。
正确的关机流程为:sync > shutdown > reboot > halt
1)基本语法:
(1)sync
(功能描述: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2)shutdown [选项] 时间
选项:
-h:关机
-r:重启
(3)halt
(功能描述: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4)reboot
(功能描述: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1)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root@hadoop101 /]#sync
(2)计算机将在10分钟后关机,并且会显示在登录用户的当前屏幕中
[root@hadoop101 /]#shutdown -h 10 ‘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0 mins’
(3)立马关机
[root@hadoop101 /]# shutdown -h now
(4)系统立马重启
[root@hadoop101 /]# shutdown -r now
(5)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root@hadoop101 /]# reboot
(6)关机(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root@hadoop101 /]#halt
注意:不管是重启系统还是关闭系统,首先要运行sync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中。
重新安装系统吗?当然不用!进入单用户模式更改一下root密码即可。
1)重启Linux,见到下图,在3秒钟之内按下回车
5)移动到下一行,进行修改
修改完成后回车键,然后按b键进行重新启动进入系统
6)移动到下一行,进行修改
最终修改完密码,reboot一下即可。
链接:xshell
提取码:lz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