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教什么》
主编 王荣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题学习工作坊
阅读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五组基本概念:阅读与理解,阅读能力,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一)阅读与理解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阅读”,其实质就是指“阅读理解”。
学习阅读,其实质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
阅读,就是一个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产生了他的理解与感受。
讨论阅读和阅读教学,必须同时关联阅读的主体和阅读对象,即“谁在读”和“读什么”。
学生在头脑中“理解”,要凭着两种经验:一是生活经验,二是语文经验。p5
良好的读者通过“表层编码”建立“篇章格局”,在理解语篇命题的基础上,建构“情境模型”。p7
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表面理解,也就是字面理解。第二个层次篇章结构的理解,第三个层次,读者能够结合社会经验对所读到的材料有深刻的、自己的理解。p8
(二)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至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需要具备认识字词和理解语句这样的解码能力。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比如说百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需要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方法。p9
阅读的核心就是抓关键语句。p10
“如何阅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处,另一方面是对这些关键处如何进行深度的加工。那么,“如何阅读”可以描述为两句话,第一句,拿到一个作品,应该看什么地方。第二句,从这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东西来。p10
(三)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
“为阅读而阅读”,甚至“为语文考试而学习阅读”,往往导致变态的阅读取向。
良好的阅读,阅读方法与阅读取向具有一致性。
不良的阅读,往往方法与取向分裂,甚至南辕北辙。比如:以抽象概括的方法“体会”作者情感,用朗读的方法“获取”新闻的信息,用扫读法、跳读法“品味”散文,以论点、论据的标签法“学习”古文等。p12
(四)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
阅读方法与文本体式相关联。不同体式、不同类型的作品,应该看的地方不一样,看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究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p18
(五)文学鉴赏与实用文章阅读
以文学的姿态来阅读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状态一:浸润式感知。状态二:借助文学解读的工具或行家的指点,扩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p19
现当代散文的文学鉴赏,要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p20
文言文的文学鉴赏,要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受文言美感。
阅读文言文,其实是学习文言文,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赏析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理解古人的情怀——在其所言志、所载道其间贯穿的对文言美感的感受。p21
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是确定教学终点、起点及其路径的过程。p24
阅读教学的路径就是填补起点到终点之间落差的方式。p25
阅读教学的三条路径:第一,补充、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第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p33
文本的教学解读及其要领
教师解读课文的时候,应该有这三种身份。第一遍,从常态读者的角度去理解、去感受,第二遍,作为研究者作一点理性分析。这是一篇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要点在哪里?这是一篇励志的散文,要点在哪里?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要点在那里。第三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他读得懂,什么地方他读不懂;什么地方他能感受到,什么地方他不能感受到;什么地方他觉得写得好。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p47
语文教学“备课备两头”的特殊性在于具体化:“备教材”,是要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哪个作家的作品,这一文本的特质是什么,更要准确把握文本的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备学生”,是要语文教师明确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在哪里,即不喜欢、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p48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
p56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二是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与依据学情,具有一致性。
这两条依据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原则,总结为三句话:依体式,定终点;研学情,明起点(是教学内容确定和选择的依据)。中间大上两三个台阶(是教学环节的组织原则)。
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阅读教学同样要思考三个层面:一是事实层面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怎么教的问题;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为什么是教这些内容而不是另外的内容?教这些内容的背后有依据吗?这些内容的核心价值在哪里?p70
今日的课堂需要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重策略,而非提供答案;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
“重体验,而非认知接受”,就是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或他人现成的阅读结论;“重策略,而非提供答案”,就要求老师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过程的促进,而不是理解的结论的提供;“重生成,而非按兵不动”,就要求激发学生对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意义。语文课堂教学“应重重构,而非复现文本”,就需要保护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建构自己的意义。这种课需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建构,而不是解读结论的展示。p76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p77
一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确定,要考虑四个方面:既要考虑课程性质,又要考虑阅读特质,还要考虑文体特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p81
体式:文本内容和形式交涉出——《花脸》共同备课的启示
教语言:从特点的概括转向对情感的体验——《端午的鸭蛋》共同备课的启示
三点共识:第一,阅读散文,不是要获取信息,而是要读出作者的眼光、作者的情绪。它弥散在文中的字里行间。第二,作品的内容、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是一体的。散文中所写的事物往往不是客观的事物本身,而是在作者独特语言表述中蒙上了独特情感的事物。因此最重要的是第三点,要采用与散文相适合的教学方式,与这篇散文相适合的教学方式,要教出散文的“味道”来。p141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是怎么回事——《回忆鲁迅先生》共同备课的启示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是指借助体式,获得确定文本关键处的线索。p159
阅读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关键语词上“大”做文章——周益民《一起看声音》课堂教学研讨
教师教学改善的关键迹象——《陋室铭》课堂教学研讨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其自身的教学改进,并不是单向的直线前进,而是反复、迂回的艰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念的认知往往比较容易更新,而教学行为却难逃以往经验惯性的隐性禁锢。这就导致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意图是对的、错的、清晰的、含混的互相杂糅。p221
我们可以对“有感情地朗读”进行阐释。
第一,“有感情地朗读”中的“有感情”不是抽象的。
不同文本,情感也不同。所谓“有感情”是指具体情境中的特定的情感。因此,“有感情地朗读”与具体情境、与特定的情感密不可分。
第二,“读”可以是由感情的表达,也可以是体会感情的方法。
讨论“何陋之有”的语气,然后带着特定的语气读。这种读学生先知道情感是什么,“读出”这种情感,是教师追求的结果。“读”是目的。教师设定三个不同的情景,面对知县,身为鸿儒,如果你是刘禹锡,这三次“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读”是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读可能是目的,也可能是形式。p226
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文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朗读、默读、诵读等,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p228
要达成读通顺的目的,教师就要设计类似背诵的活动。其要点是增加读的数次。要达成体验感悟的目的,尤其在“读书百遍,其义不能自现”的情况下,教师就要设计类似诵读的活动,其要点是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心、眼、口、耳,沉潜讽咏,感受声音、形态,玩味义理,咀嚼滋味。
“指令—结论”类型的教学活动,由于没有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进入我“沉潜”“玩味”和“咀嚼”的层面(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而停留留在教师的指令和结论上,这实际上落空了教师的教学意图。
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活动设计,要遵循教学内容(“辞”和“情”不可分离的关系)的特点。
语文教学中常引用《文心雕龙》的语句:“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创作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而读者的阅读必须得“披文”“沿波讨源”,才能将“幽”的情感“显”出来。同理,在阅读教学中,“辞”是“波”,“情”是“源”;“辞”是路径,“情”是目的;“辞”与“情”是不可分离的。p233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走向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与感受。
阅读教学不是分别归纳课文的语言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而是要能够发现语言特点与课文理解、作者情感之间的“交涉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以明里探讨的方式学习阅读——从哪些“辞”(关键字词)切入,能将文中幽藏的“情”显现出来。因此,教学内容之间是否聚焦,是判断教学活动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还是割裂了“辞”、“情”关系的重要标准。p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