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挺经》01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指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外王,先得从内圣做起。


卷一  内圣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仔细思考古人修身方面的要义,其成效特别显著的大约有四条:独处时谨慎不苟,则心胸安然;庄严恭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义,则众人爱戴;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

独处时谨慎不苟,就是遏制贪欲,连其中最隐蔽微小的地方也不忽略,遵循自然之理而行事,一刻也不间断,这样内心自省而无愧于心,所以心胸安泰。庄严恭敬,就是仪容整齐严肃,内心宁静专一,严肃诚敬不懈怠,所以身体强健。追求仁义,本身须心存仁义以滋养天性,作用于外则须视百姓为同胞,视万物为朋友。如此大公无私,自然人民爱戴。正心诚意,即内心忠贞不二,言语笃实无欺,以至诚之德感应天地万物,因此神灵钦敬。

如果真能达到以上四条修身功夫,那么效果自然就会自我完善。

我已经老了,却还想在修身方面下些功夫,以求得万分之一的效果。


慎独是儒家修身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指一个人独处、无人看时,自己的行为也要一丝不荀,也就是说,有没有人看,都做到一个样。

东汉杨震在做东莱太守的时候,他的一个学生王密,为了感谢他的举荐之恩,在一天深夜里,带着10斤黄金去见他。杨震对他说:你这是干什么?我知道你,所以才推荐你,你却不知道我的清廉,为什么?王密说:瞧这三更半夜的,没人看见,也没人知道,您就收下吧。杨密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了,惭愧地带着黄金走了。

在有人监督的时候,遵守规则相对容易,而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要遵守规则却很难,因为总是心存侥幸,可江河总是由细流汇聚成的,纸也包不住火,小毛病很容易就形成了大患。

现代社会,要做到慎独,先从开车的时候,在没有摄像头的路口不闯红灯,在人少的地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起。


修身首在正心,朱熹说:心者,身之所主也。正心,就是无所偏倚,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别人,没有任何的偏向,该怎样就怎样。

要正心,先得诚意,朱熹说:“诚,是实;意,是心之所发。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用善把心都填满,没有一点自欺欺人的念头。

诚意,就是要做到不自欺。


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很容易乐观,其实就是一种自欺,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时间永远不够,配合总是有问题,沟通通常不到位,真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做到诚意正心,不偏不倚,不自欺欺人。

我们经常听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很熟悉,也容易引起共鸣 。但是,要做到这些,先得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起,这就是儒家个人成长之路的逻辑,这个顺序不能弄反了。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指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

外王,先得从内圣做起。



读曾国藩《挺经》01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曾国藩《挺经》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