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人物——读《四世同堂》

我最喜爱的人物——读《四世同堂》_第1张图片

在《四世同堂》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韵梅。刚一出场时,以为她会是一个没有见识,不讲道理的妇人,没料到,这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主妇。虽然,在战争年代,她既不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事迹,可她是一个母亲,一个媳妇,一个妻子,一个嫂子,每一个角色,都做得十分称职。

作为家中的长孙媳,婆婆长年有病,她负责料理一家老小的所有家务。每一个人的需求她都考虑得很周到。凡事以老人为先,在物资极度缺乏的年间,有一口细米白面,都要先考虑老人,哪怕是年幼的妞妞,她也不想给特殊照顾。从不顶撞,从不埋怨。对孩子,该教育的教育,该疼爱的疼爱。对丈夫,她毕恭毕敬,不打扰,不越距,只是默默地照顾他,体贴他。哪怕是极不喜欢的老二夫妇,她也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只为维持家中和睦,少惹老人生气。

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并非没有思想。日本人的坏事,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比受过教育的老二,冠小荷,看得更清。她有气节,并有胆量,一号院的日本小兄弟,欺负了小顺和妞妞,被韵梅看见,她毫不犹豫地,像抓小鸡一样,把两个小日本抓起来,丢到一边去,这是别人都不敢做的。有些人想要巴结,点头哈腰,有的人讨厌他们,却也无可奈何,畏惧于日本人的势力,只能忍气吞声,远远地躲开。还有的人,敢在背地里,骂上几句,见到他们时,却只当没看见,从未有人敢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可是韵梅,她敢!对日本人,本就恨在心里,两个小日本,在胡同里早已是臭名远扬。当她看到,那俩熊孩子,欺负她家的宝贝时,心中怒不可遏。她不怕接受惩罚,承担责任,只为出出心中的恶气,保护自己的幼仔。这是母爱的伟大,同时也是体现出她敢爱敢恨的勇气。

瑞轩被捕时,看到特务们把她的丈夫抓了去,她的心中一样地恨。她一样不惧怕敌人的黑暗势力,想要用她弱小的身躯与他们搏斗。虽然后来并没有发生暴力事件,但是这样的勇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瑞轩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丈夫是读过大学的知识分子,他不太愿意接受这种婚姻。但是,碍于老人,他只能默认。

对于韵梅,他不想娶这样一个,没有多少交集的,没有多少见识的傻姑娘。这一点韵梅心中也是清楚的,她暗自决定,如果瑞轩不娶她,她便自杀,以名节保身。所幸,瑞轩娶了她,那么,她便安安分分地,过好自己的日子,操持好这个家,而对于,瑞轩的冷淡与疏离。他也表示理解并安然接受,从未埋怨过丈夫。只在她的范围内,做好她该做的事情,料理好家人所有的后勤工作。她慢慢地观察着瑞轩的喜好,生活习惯细节。瑞轩的心情不好时,她从不多言,只是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着她那一点小秘密,小浪漫,小幸福。

妞妞,是她最疼爱的小女儿,十分悲痛的是,妞妞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她的心中,失子之痛,无以言喻,可是,即使在那样的时刻,她仍在照顾老人的心情。妞妞死后,她大病了一场。老三因为担心大嫂心中郁结,便想着法儿,来开导大嫂。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不停地,跟大嫂找麻烦,让大嫂没有时间闲下来。而韵梅,是一个极有责任心的人,一家人的生活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她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家里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老三的计谋,才能得逞。她才能在忙碌中,慢慢地疗愈自己心中的伤口,从悲伤中走出来,面对未来美好的生活。

在街上,她经常会看到一些穷苦的百姓,自己家中已经自顾不暇,没有富余,但她对这些百姓的怜悯与同情,记在了心里,同时,对日本人的憎恨,更多了一份。说相声的邻居被捕,李四爷找大家伙儿签连名状,想要把他保出来,韵梅是胡同里唯一一个想要救人,并毫不犹豫地签下名字的人。甚至,不需要与家人商量一下。她说,救人总是好的。也许,她能够想到,签了字,以日本人蛮不讲理的作风,有可能会连累到自己家人,但是仍旧大义凛然。在良心与道义面前,她有勇而无惧,这一点也得到了瑞轩的认可,让她心中十分欢喜。

韵梅识大体,顾大局。不该说的事情,从不多嘴,不该做的事情,从不多事。在她朴素的世界观中,黑白分明。她善良孝顺,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敢爱敢恨。她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那样深切地爱着孩子,爱着家庭,爱着自己的国家。虽是平实的一个小人物,身上却有太多的闪光点,照耀着这个家庭,照亮了这一部厚重的巨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最喜爱的人物——读《四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