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三个片区下放三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 广东自贸区六年成绩单出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自贸试验区也迈入发展建设第六个年头。地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了哪些“广东经验”?

4月23日上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广东迎宾馆举行。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表示,六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省政府向三个片区下放了三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实施全国最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实现企业注册登记“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

六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门户枢纽功能大幅提升。打造“线上海关”创新贸易监管模式,实现324项海关事项线上办理,助力国际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球中转集拼业务量超过1000亿元,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占全国1/5,汽车平行进口量居全国前三。建设“离港空运服务中心”,启动“陆铁联运”,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构建了连通大湾区辐射泛珠三角的“海陆空铁”大通关体系。2020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和35%,启运港退税和国际航运保险税收等重大政策落地实施,南沙获批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六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安全高效。试点了几乎全部全国重要的跨境投融资政策,率先探索跨境贷款、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股权投资等可兑换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从贸易拓展至投资和金融交易,实现碳排放权跨境人民币结算、‘熊猫债’募集资金在境内使用、‘点心债’募集资金回流。

六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2020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1292.12亿元;税收收入1019亿元,增长27.6%;外贸进出口3412.8亿元,增长4.1%;新设外资企业3146家,实际利用外资79.36亿美元,以全省万分之六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4的外资企业和1/3的实际外资。

经过六年的发展,广东自贸试验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成型。南沙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航运能级不断提升,2020年,广汽丰田四线、五线加快建设,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21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入驻。南沙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投入使用,四期全自动智慧码头开工建设,新增9条国际班轮航线,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21.68万TEU。前海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物流等总部经济,至2020年,累计引进7218家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持牌金融机构251家,认定总部企业114家。横琴大力发展医疗旅游产业,至2020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86家,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接待游客超过8千万人次。

据了解,经过六年的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城市新中心功能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打造联通大湾区各城市的快速交通网络,重点功能区、城市配套设施等服务保障功能显著提升。2020年,南沙大桥建成通车,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国际金融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加快建设。前海规划建设“六镇双港”,建成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深港基金小镇、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顺利推进。横琴“澳门新街坊”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澳门莲花口岸搬迁至横琴,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启用,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分部。

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六年来,资本项目改革创新试点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境资金池等10项重大改革试点。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广东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与世界经济高水平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三个片区下放三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 广东自贸区六年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