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煮妇没两把刷子可怎么行

资深煮妇没两把刷子可怎么行_第1张图片

最近要去台湾,所以图书馆借了一堆关于台湾的书籍。又因为好吃,所以这一堆书中,多半都是讲吃的。其中一本是上海作协吕玫老师写的、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台湾美食行走秘籍》,其中一篇,讲到去“伟忠姐姐的眷村菜”(店名)采访,因为吕玫老师好奇伟忠姐姐到底会不会做菜,就请伟忠姐姐操刀做一道菜,“挖点真相”。

王伟忠,台湾地区电视节目制作人和经纪人,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现任金星娱乐总经理。986年,担任综艺节目《连环炮》制作人。1998年,担任综艺节目《纯属巧合》制作人。2002年,担任《全民乱讲系列》制作人。2004年,担任《康熙来了》制作人。2008年12月5日,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公映。2012年,凭借话剧《宝岛一村》获得第1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编剧奖——引自百度百科。

伟忠姐姐“见招拆招,几乎不思索,就直接走进厨房,看了一下冰箱里的材料,然后决定,根据手边的材料,炒一个酸豆角炒香肠”。只一招切菜的手势,就让吕老师心悦诚服。因为那“不是一朝一夕就章而成的,那是一种天天做菜的女子才能修炼出的熟稔,跟厨师那种职业的熟练不同,微微翘起的手指是属于妈妈的能干和爽利”。

在问到关于食材“新鲜的酸豆角”是不是自己腌的问题,伟忠姐姐毫不掩饰地说道:

买的!我这个人很懒,买了一辈子的菜,我知道在哪个菜场能买到好吃的半成品,而且只要看样子就会知道它好不好吃,所以能买到的我就不自己做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就浮现出了老妈的形象,和书中伟忠姐姐切菜翻炒的图片重合在了一起。多么神似,多么令我熟悉的样子啊!

记忆里,从小到大,我们三口之家的饭菜,都是妈妈烧的。有一次,妈妈没空去买菜,就差爸爸去买。爸爸去菜场买来青菜和小海鲜,妈妈只看了一眼,就说:“这青菜不好吃,这海鲜也不新鲜!”爸爸不服,结果烧出来之后,果然青菜的口感不好,海鲜也确实有点糟糕。

妈妈得意地说:我一看样子就知道它好不好吃!(简直和伟忠姐姐一模一样)。那种属于资深家庭主妇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妈妈常去家附近菜场买菜。青菜是固定从几个连摊位都没有的老农民处买的。老农们的装束都差不多,席地铺一张破旧蔺草席,一溜儿排开清晨新割上来的青菜,连着地气,菜帮子上还沾着泥。那青菜,炒起来既软糯又爽口,蕴着一股清甜,好吃。

至于海鲜,东海边儿上的小城妇女,没有几个是不会“察言观色”的。我妈瞟一眼搭在冰块上的一排小黄鱼,就知道它们到底新不新鲜,好像它们那“射出诡异眼光”的死鱼眼会说话似的。那泛着光泽的鱼鳞也像是和妈妈达成了某种只看不说的协议,新鲜与否一目了然。

除了对各类食材的选择智慧,老妈对于食材的整合能力,也不是盖的。

我妈夸下海口,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没有我变不出来的菜!——她真的不是吹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老妈刚下班,懒得买菜。就打开空空荡荡的冰箱,整出两颗鸡蛋一碗剩菜炒了蛋炒饭,又用菜蕻干直接冲泡开水成一碗汤,撒点盐,投入一小块乳白猪油。最后又从冰箱里翻出春天腌的羊尾笋,味精芝麻油凉拌一叠小菜。一顿饭就在了。碧绿菜叶配上鹅黄蛋蓉,色香味俱全。

更有甚者,有一次家里真的是什么吃的都没有了。米仓空了,菜市关了,冰箱也罢工了。正打算一起到外面下馆子吃,我妈又不知道从哪儿变出来一顿饭菜——面粉调了糊糊煎了饼,裹了她不知道从门前那个犄角旮旯拔来的野菜马兰头,蘸上甜面酱,一通混搭;还有白凉粉泡的木梨果冻,浇上糖水,再点缀些阳台拔来的盆栽薄荷叶子。还真是像模像样填饱肚子。

成年之后,我在老妈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煮饭烧菜产生了莫大兴趣。这个兴趣的由来,大概就是老妈神奇的“无中生有”之炊,让我觉得烹制食物,就像变一个戏法,无论是多么简陋的食材,都能经过煮妇的手,端上一顿美味的佳肴。我始终记得老妈得意洋洋、踌躇志满的样子,豪情万丈地说:“没有我变不出的菜!”

于是,我带着莫名的雀跃,一路狂奔在成为资深煮妇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深煮妇没两把刷子可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