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的境界

   王国维认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谈到读写,我认为也有三重境界:“读有益书精力旺,行无愧事梦魂安”,为第一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第二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第三境。

读有益书精力旺,行无愧事梦魂安。什么样的书才是有益的呢?概括地说,探求真、弘扬善、表现美的才是有益的书。因为读这样的书,我们的心灵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滋润、清洗、净化、保健和启迪,从而变得越来越真、越来越善、越来越美。一个作家也惟有在这样的心境下,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从而恪守作家的职业道德,肩负起作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萨特说得好:“尘世间大大小小的野兽们有充分的余暇去自相残杀,或者去经验那茫然而不是真实的实存,作家和艺术家为他们创造善与美,是为了把人类从兽性中拯救出来。”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作家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和个人名闻利养的计较,就会主动被动地迎合低俗的趣味或屈服于权势而写作,这样写出的书再多再畅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绝对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更不可能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往往甚或成为精神垃圾,消极腐朽,毒害读者。我们不妨听听耶勒鲁普的告诫:“我要奉劝勤于写作的人,仰望而不要俯视,瞻前而不要窥后,向远处看而不要近视。告诉天下人灾难里充满大好时机,千万不要把大好时机写成遍地灾难。这好比两人夜行,一人只见到处泥淖,一人则见满天星斗。”另一方面,行无愧事梦魂安,说明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心境。一个人平生不做亏心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就能平心静气,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才能写出好文章。否则,不可能把文章写好。有个古代的故事可作例证,江苏江阴的张畏岩,下功夫做学问,在读书人中小有名气。甲午年参加南京的乡试,他借住在一个寺院中。等到放榜,他却榜上无名,于是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考官有眼无珠,以发泄心中憋闷。当时有一位道人在旁微笑,却无端招惹了他,于是他又迁怒于这位道人。道人说:“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张畏岩更加生气:“你又没有见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道人说:“写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你这样怒骂,心情十分不平和,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张畏岩听后不由得心悦诚服,于是便向这位道人请教为文做人的道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具体用到阅读上的意思就是,只看书而不加思索,就会惘然无所得;只思索而不看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可见,看书与思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不可或缺,必须彼此协调,相互配合,才能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其实,看书也只是了解、摄取、吸纳、记忆的过程,而思索才是疑问、推敲、理解、领悟的功夫。朱熹说:“读书的正当办法是要费苦心思索。”也只有经过深入的思索,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思想;激发自己的灵感,创作出自己独到的作品。林清玄说得有道理:“我总觉得,一个作家一定要种植壮硕的精神之树、思想之树、理想之树。因为作品只是内在精神的展现与延伸,如果自己的价值与思想不能确立,作品只是文字空洞的堆积罢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毫无疑问,这句话所强调的是读书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人的大脑就像银行,知识就像钱款,大脑的知识储存得越多,创作起来可供引用利用的知识就会越多越便利。所以,一个人只要平时能博览群书,认真研读,细心体会,积累下广博的各种知识,积淀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到写作的时候,自然就会文思泉涌,才思敏捷,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从而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佳作,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好书。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个人达到了上述三种境界,写作也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