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那么多,你做了什么?

朋友是职场新人,最近跟我聊起她的迷茫——自己的工作不喜欢、每天都在纠结要不要辞职。

我问:你擅长什么?

她说:文案、摄影、销售……(以下省略5个特长)

我问:你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她说:在线教育、新媒体运营、摄影……(以下省略3个职业发展方向)

我问:你的现状是?

她说:目前身在上海一家大型的教育机构,认识很多大咖,加入了好几个学习社群……(以下省略N句)

“那你为什么想辞职?”

“因为不喜欢……”


你确定你不是来对我炫耀实力的么?


我发现,她跟我认识的另一位朋友也很像——她们都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有着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却又常常陷入迷茫和无休止的纠结中去。

我问:你的想法那么多,那你做了什么?

她说:一直有在做啊!我报了很多课程、买了很多书,订阅了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最近还加入了橙子学院“职场MVP训练营”。


这或许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把“报很多课程”、“买很多书”当做是一种学习,至于有没有学完、学完之后有没有交作业、交了作业有没有持续练习......恐怕没多少人会关心。

“啊我最近太忙了,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再来回听吧!”

“报的课程太多了,来不及看,就先放一放吧!”


虽然没有练习、没有吸收,但看着那些“已购买”的课程,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一点满足感,觉得“这些知识迟早都是我的”。

我解释说:我说的“做什么”,不是问你“输入”了什么,而是做了哪些“输出”?

你说你喜欢摄影,你有持续的拍一些作品吗?拍不好没关系,但你有没有坚持做、而且尽量比一个月前拍得好一些?

你说你喜欢新媒体运营,你有运营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吗?写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坚持在写、而且尽量比一个月前写的好一些?

然后,这个坚持过程,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行。


你坚持21天学习摄影,当然可以有比较明显的进步;但从“摄影”这个领域来看,21天的练习,也只是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学新媒体运营,也是这个道理。

最后,还要在练习的基础上,不断地产出自己的作品来。


所以,当一个摄影师、或者新媒体运营的岗位摆在你面前时,你希望对面试你的HR说:“我学过很多课程”,还是“我出过很多作品”呢?

也许,你有很多路想走、有很多远方想去;但如果不坚持走上一段时间、真真切切地体会沿途的风景,你就不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喜欢、哪些仅仅是冲动。

后者会让你走得快,但前者却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想了那么多,你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