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

11月9日 |《设计中的设计》

无印良品是如何影响世界?

书名:《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日] 原研哉

今日解读:曹莺

解读人简介: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日本文学硕士、旅日翻译家、中日文化交流大使

播音:曹莺

01 听前思考

你尝试过用“五感”去欣赏设计吗?

无印良品是如何影响世界,如何在全世界收获众多追随者的?

如何去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设计,如何去设计我们的生活?

02 书中金句

从零开始搞出来的东西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是一种创造行为。要搞清楚设计到底是什么,后者可能更有用。

我们观看世界的角度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除非能够微妙的唤醒和启动接受者的感觉,否则技术没有任何意义。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03 精华笔记

一、书与作者

原研哉是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日本平面设计的领军人物,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的产品理念,视觉广告都出自与原研哉之手。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在各种设计类的推荐书单中都能找到。

二、原研哉对再设计(re-design)的思考

作者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是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个概念。

在他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从零开始搞出来的东西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是一种创造。

要弄清楚设计到底是什么,后者可能更有用。”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设计的认知都集中与从零到一的创作。但是如何着眼与我们已经熟知并且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东西,并创造出未知,这是原研哉关注的地方。就像相伴已久的情侣一样,其实我们越是确信自己已经非常了解对方,我们对TA的理解就越不准确。

原研哉提出“让日常未知”这个概念,并策划了一个设计展,名叫“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用品”。他邀请了一些活跃在建筑,平面设计,产品设计领域的顶尖人士,请他们对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杂货进行了再设计。

第一件作品是方形的卫生卷纸。

第二件作品是佐藤雅彦的出入境章。

第三件是面出熏与“纪念日火柴”。

第四件是成人纸尿裤的再设计。

三、设计唤醒感官

原研哉先生对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探索,就是,设计如果无法唤醒人类的多个感官,就不是好设计。我们通常认为我们是透过看,也就是通过视觉来完成对事物的理解。

其实我们人类是一套极其精密的接收器,我们不光透过视觉,我们还透过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其他的感官接受外届的信息,多个感官的刺激唤醒记忆,这些的总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信息的总和。

所以好的设计应该达到不光提供视觉信息,还给其他感官,通常所说的五感带来刺激。

四、设计理念融入品牌

原研哉不光是一名设计领域的大师,他还把自己的设计理念注入无印良品,让这个品牌在世界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原研哉先生对无印良品的贡献。

原研哉发现从21世纪开始,一种更智慧的对待制造,资源以及环境的方式已经开始兴起。无印良品也必须改变自身的理念和诉求。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产品有两大类。

一类是特殊的,昂贵的;一类是普通的,便宜的。

前者竞争力在于是否突出,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华丽的外观以及稀缺性来提高品牌价值,这种产品的追捧人群以高价为荣。后者则由尽可能低廉的产品构成,通过大规模生产,简化生产流程,在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生产。

而无印良品哪个都不是。无印良品搜寻最宽容的材料,生产方法与形式,从“简单”中诞生一种新的价值和美学。而且省去了所有不必要的生产程序,同时引入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与技术处理。无印良品带来的,不是最低价的产品,而是自然的低成本和最理想的低价。

五、无印良品的两大理念

第一个理念是:“这样就好”

商业消费社会的口号是“我就要这个”“非这个不可”,“要这个”曾经是个人意志的强烈宣言。时代俱进,个人主义膨胀让人类过度消费地球的资源,文明的代价是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无印良品”提倡的是“这样就好”,“这样”不是对品质没有要求,而是对个人欲望的抑制,让步,理智。

无印良品的另外一个理念,“无,就是所有”

当你观察很多无印良品的商品的时候,比如一个白色的碗,或是一把椅子,又或是一个透明的盒子。你会发现你几乎找不到设计的痕迹。但是这些东西可以在任何场合出现,放到任何一种环境中都不会有违和感。

六、总结

日本文化是原研哉设计理念的土壤。同时原研哉对日本文化,日本美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讲解原研哉先生对日本的文化与美学的理解。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美学是如何影响设计师的。

原研哉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如果将世界地图九十度旋转,把欧亚大陆看成是“弹珠台”,那么位于最下面的日本,就像是一个接珠子的“盒子”。 ” “日本以下没有任何东西,背后是一片深深的太平洋,这是一个可以接受所有文化信息的位置。 ” 日本就像一个盘子似的处于世界的最底端,这样,日本可以接受来自整个世界的影响,像个容器一样的,把什么都接住。将自己放在世界的最底端,放低姿态,去接纳一切。“有容乃大”,日本这个国家就有这种胸怀。

它不光大方的承认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还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不同的日本特色。比如茶道,比如禅宗,日本都是从中国学过来。但是继承与发展,最后影响西方的却是日本。

同时,日本这个民族非常谦卑,“日本人把自己看成是永远粗陋的乡巴佬,总是处于世界的边缘”。谦卑确实是一种谨慎保守的态度,承认自己是有缺憾的,所以生出一副聆听其他声音的耳朵。

亚州的边缘位置,特殊的文化感觉和历史沉重的经历,给日本带来的一种能平静面对世界的姿态,让日本的美学有一种平衡世界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