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忙忙叨叨的,到底为了个啥?之五——结论

有追寻就会有发现,生活大概若此。一边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一边困惑自己讲的这几个故事过于洋洋洒洒、稀松拉胯,需要怎样一条线把它们穿起来。就在断断续续、乱七八糟地胡写时,两句名人名言撞入眼帘,并一下解决了我的问题。

第一句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大名鼎鼎的马克斯·韦伯说的:“人是搭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网络之上的动物”。简练、深刻,大师风采。

第二句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可视为注释和说明。

世界本来是宁静祥和的,或者也可以说冷冰冰的,随便你怎么说吧,总之是无情的(没有情感,既无爱也无恨,既无错也无对,等等),所谓“天地不仁”。但自从有了人,天地似乎就有了爱恨情仇什么的。这个道理圣人们说了8000多遍,但咱真的认清了吗?没有。

我们还是要赋予它无穷无尽的个人价值和情感,并在这些价值和情感中沉浮。说到这里,对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感受更深了一些,人离自然已经很遥远,越来越生活在非自然的人为设定中。

物质(名利、舆论、虚荣等等)就属此列,几乎完全是人自主建构出来的东西,也完全可以自主地摧毁它们。不要以为物质是多么好的东西,极多的人、即使是极为优秀的人,都难免被其锁定和奴役,还乐呵呵地帮着数钱、口吐鲜血地拉着物质的犁铧。很少的人,能思考物质的实质并勘破物质的画皮,从物质的诱骗、禁锢中解放出来,走出一条自己定义意义、不依靠外物的自由之路。

我们之所以忙忙碌碌,未必都是为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常常不自觉地被文化、风俗、舆论、别人所左右,奔忙在别人的价值观(意义)中;也被自己不断被撩起的欲望、胡乱定义的“意义”所牵引,放弃了自己对欲望、意义的自主权。选择什么样的意义,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自己的意义,需要自己、也只能由自己构建,需要终身持续地学习、规划、建设、完善。构建一个独属自己的意义世界,是人的一辈子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忙碌还是轻松、痛苦还是快乐,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事,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生命如此宝贵、如此短暂、如此一去不返,干嘛活在别人的意义世界里?!

说到这,又有点丧气。古人早就用一句浅显至极的大白话,概括了我轰轰烈烈6000多字的呱噪:“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全文完)

我们忙忙叨叨的,到底为了个啥?之五——结论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忙忙叨叨的,到底为了个啥?之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