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被我国基础教育界津津乐道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今年又将迎来新一轮考试,成绩可能在2019年公布。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发起的PISA的第7次测验,今年全球将有80个国家确定参与。
PISA考试每次开考都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今年引起业界更大关注的是“核心科目”的调整。PISA每次都会选择一门核心科目用以评比各国学生,看排名高低。今年的核心科目将调整为“国际素养”。这突然变化的核心科目,是否会改变或影响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是否会让世界各国在教育上的排名发生全新变化呢?
请跟随时报君一起来看看吧!
PISA一直是教育改革风向标
PISA考试的历史不长,2000年才开始,三年一次。之前PISA主要通过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三方面来考查参与测试的各国学生的综合素养。
由于PISA的考后评估是在全部参与国的共同监管下、由国际专家进行的,除了评估成绩,还需要搜集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制度的背景资料,来解读学习差异的形成原因,因此也被誉为最为公正、全面的国际化学生评价模式。
很多国家甚至把对PISA的研究作为推进本国课程改革、教育评价甚至教育问责的依据!
历次PISA测验中,芬兰的成绩一直领先,由此,芬兰获得了大家公认的“基础教育质量全球第一”的美誉。
于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专家和教育界人士,纷纷造访芬兰,考察、研究芬兰的基础教育。芬兰的教育体系、师资体系、教学理念、课程模式、课堂模式等先进概念不胫而走。芬兰的基础教育也随之成为“国家名片”而让芬兰人倍感荣耀。
PISA强调培养“未来人”
中国在2009年首次参加PISA考试,而且首战告捷,获得了“卷面分”第一的惊人成绩,引起诸多国家关注。但激动之后,反思接踵而来:为什么“卷面分”低于中国的芬兰,却依然“全球排第一”呢?最后的结论是,中国输在PISA考试的评价模式上——除了这些类似“卷面分”的直观知识考分,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评价,那就是“自我调控策略”。中国孩子比芬兰孩子差不多少了50个“维度”,只有人家的一半。
PISA测验的精髓在于“测验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显著影响这种关键能力的因素就是“自我调控策略”,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系统地监测、评估、调节自己的思维、认知、情绪与行为,以达到其目标的心理活动。“自我调控策略”或者叫作“自我控制能力”,更多影响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判断能力、阅读能力、研究能力、调整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等与之一生发展紧密联系、为未来社会所用的必备能力。所以,PISA一直倡导的是:我们需要培养“未来人”。
PISA开始强调培养“全球人”
今年的PISA测验或将“核心科目”调整为“国际素养”,不仅让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模式感觉到了压力,更说明OECD把对学生的培养理念,至少增加了如何让孩子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全球大家庭,为全人类的和平与繁荣服务的理念。实际上,这也是全球教育的大势所趋。
OECD指出,强调国际素养主要是为了让青少年充分理解不同的文化观念,以及如何从社群媒体的信息洪流中提炼出可靠的事实依据。BBC甚至推测了测试国际素养的考题方向,可能有以下三大类型:
关心全球与当地议题的分析力。这可以培养孩子鉴别煽动性的言论和极端主义在全球扩散的能力,这样才有办法在未来杜绝全球性恐怖事件的发生。
辨别假新闻的发问与思考力。目前全球网络高速发达,每天都要面对海量信息,要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必须先学会思考和发问,这对年轻一代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尊重全球不同语言文化的包容力。青少年必须具备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素养。除了有分析全球议题的宏观视野,又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沟通,这才是全球化和开放式教育的精神所在。我们需要明白:PISA正在倡导培养“全球人”。
面对国际素养,中国孩子着急了吗?
我们在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一直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在当代教育尤其是当代基础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变革的今天,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开阔视野、放眼全球和未来,树立新的学生培养观,还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相信新一轮的PISA测验,也会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启示。
在培养国际素养的准备上,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所做的探索更多一些。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PISA测验其实代表的是全球达成共识的未来学生的培养要求与模式。尽管各国教育界可能存在一些小的分歧,但大方向一定是一致的。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追求民族伟大复兴、有胆略赶超世界强国的新兴国家,教育变革是必然的。
如何变?当然是认清方向,借鉴成功经验,实现教育腾飞。这时我们发现,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未来学校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落实“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的白皮书——《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就变得非常具有引领性了。
《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对未来学校的概念,从学习空间、课程、课堂,以及学校和学习组织模式等几大方面做了很好的定义。认真琢磨,它应该可以指明中国未来学生的培养方向——既培养“未来人”又培养“全球人”,当然还要培养“民族人”。
这至少说明,对于成为教育强国,我们不仅是有准备的,而且有了努力的方向和超越的底气。
无论培养怎样的人,都少不了课程模式的变革
无论PISA如何变,导向如何指引,学校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资源——课程,所以,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会涉及课程改革。成功的课程改革才是教育改革的基本保障。
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前列的“中国未来学校”,当然也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作支撑,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学校受益。
未来的学校的学习特点将是“云”教+实践场,具有特色、多元、全面的课程体系,实行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体育课程等的多元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非教育的客体,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深度式学习等转变学习状态,将新型学习方式和“未来教师”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游戏化的、社会化的学习,构建互动、高效的现代化课程。
来源:《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作者:彭昌盛/深圳中芬领教国际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