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只有三字

        高中的时候,学历史,讲到宋明理学,提到其“存天理,灭人欲”,感觉宋明那一群道学家就是一帮坐而论道,空谈心性,道貌岸然,不通人性的伪君子。那个时候就喜欢诗词,咬文嚼字,耍弄辞采,多愁善感,无病呻吟。却从不知道“修辞立其诚”,也是儒家经书里宋明理学家提倡的。因为从未读过有关宋明理学的任何书籍,只是凭空想象或者只听老师一句概括就对宋明理学武断否定,却从未真真正正从他们的书中看一看,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大学时,依然怀着偏见,只喜欢那些“文采斐然”的东西,背诗词,读小品,看散文,把大把的光阴浪费在簸弄虚文上,自以为很美好,还刻了“诗书趁年华”以示曾经风华。对于四书五经,孔孟儒学,宋明理学一律因为不知不懂而肆意厌恶,只是浮华地喜欢诗词风流,魏晋风度,老庄逍遥,想当然地认为儒教束缚人,压抑人,所以有足够的理由厌弃关于孔孟儒家的一切。

        研究生三年,扎扎实实地写了一篇三四万字的毕业论文,才稍微知道“学术”是什么,但是依然固执地拒绝四书五经之类的道德说教。依然喜欢附庸风雅,发过文章,写过诗词,读许多散文,看许多闲文,认为这些才是洒脱人生,风流年华该做的雅事。

        北京教书三年,2年国学教授的经历,让我被迫以“名师”身份教授《四书》和《老子》,我才真正意义上接触儒家经典。然而我只是以初读者的身份教授《老子》和《四书》选读而已,可能以前的古典文学积累,在讲授老子和四书时,我能将《四书》和《老子》以穿插文学故事,诗词典故的形式讲出文学式的儒家经典,但是也深深知道这已经不是儒家四书的内容了,而是变了味道的鸡汤式儒家经典。在两年的国学教师经历中,我收获最大的有两点,一是代表学校被中华书局多次邀请外出讲课,先后在北京丽泽中学,知春里中学,牛栏山一中,湖南郴州、长沙讲课学习,这些经历让我真正自信起来,原来我也可以独当一面讲授所学。另一个收获是让我看到了国学火热背后的真实状况,不懂得人多,懂得人少,凑热闹的人多,求学问的人少,更多的人只是觉得传统好,并没有真正领悟传统精髓和精神,就像当年的我讨厌儒家那一套一样的心理,只不过当初我是因为不懂而厌恶,现在多数人是因为不懂而喜欢,一样的盲目,一样的无知。

        因为教授《四书》整整两年,仅仅《道德经》讲读就超过8遍,《四书》讲读超过4遍,我能力所限,只能梳理大概文义,至于像宋明理学家那样发明义理,继学往圣,真如登天艰难。那时时时感到对所讲内容的肤浅和无力,因为真的不懂。但又不知从何处学起。宋明理学家太多了,宋明理学发明的义理太多太深了,一部儒家家谱从何读起?我依然迷茫。

        后来偶然机缘,我看到了王阳明心学。先是在百家讲坛视频看到关于王阳明讲座,觉得很有意思,继而购买王阳明传记若干本,后又继续研读宋明理学,阳明学概述,越来越觉得王阳明是个可学的圣人。但是我所看到的都是二手货,也就是别人眼里的王阳明,总是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清看不真,于是决定买《王阳明全集》通读,我要看看真实的王阳明和真正的阳明学。

        在读《王阳明全集》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现在遇到了一个王阳明同样遇到的难题,就是圣学从何入手?儒家经典虽不多,但汉学家好训诂,皓首穷经难以入道,宋明理学好发明,各家都喜欢发明己义,圣学被发挥的支离破碎,根本无从下手。王阳明为寻圣途,先后沉溺佛老,辞章二十多年,对宋明先儒尤其是朱子学问反复出入,至于病倒而不得其门。最终困居龙场,历经百死千难,一朝悟道。当我发现这一点时,我终于有了继续研读的自信,原来我遇到的问题,王阳明已经遇到了,而且很好的解决了,于是我更加觉得眼前这部《王阳明全集》一定有我要的答案,当我终于读完《王阳明全集》时,我没有失望,更加确信王阳明确实不愧圣人。

        先前读的各种二手王阳明著作,了解了王阳明的各种观点——“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良知”等等这些看似散而无归不成体系的观点,其实有一以贯之的根本。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将外在物理与人本心分作两截,事是事,理是理,认为只有穷尽事事物物的理,才能一旦豁然贯通而通达天理。而王阳明以此为突破口,认为“心即理”,天下没有心外之理,欲求物理,不是外求,而是从内在本心求,所有物理无非存于本“心”。因为这个出发点不同,所以朱王很多观点几乎都反着。因为朱子认为理在外,所以要格外物之理,致吾心之知,把万物之理与吾心之性分成两段;所以必然会知先行后,知行分离,做成两种工夫。因此,在学问上必然会繁琐支离,越讲越多,而在功夫修养上永远顾不上做。然而,道,一也,非二也。王阳明很聪明,他的心学就是贯彻了道一原则,有本有源,彻头彻尾。他认为理在我心,所以要格我心所在物之理,致我心本有之知,如此物理与我心合一,这里关键点是王阳明认为我心不着意之物非物,所以他必然不会先知外物,再行我心这样分两截,而是必然会得出知行合一,因为格我心所在之物时(知),我心之知已致之(行),所以王阳明心学不分内外,不分两截,一种功夫,一个道理,所以简易直接。但是王阳明比朱子更高明的地方是,他总是一以贯之,有主旨,有要领,用他的心学既解释通孔孟,又解释通《四书五经》;重要的事,他强调事理一也,事上磨练,做事不外本心,本心不外做事,要在事上磨心。这样就把千古圣人之道又拉回了人间。(顺便补充一句,高中时代所理解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心学理学共同基点,然而“灭人欲”却远远不是高中时代理解的那样灭绝人性,要知道,理学家是那个时代精英,怎么可能你都知道灭绝人性不合理他们不知道?)

          于是人们明白了一件事,原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为人人都有天赋秉性——“良知”,继承孟子良知并发扬光大是王阳明学问的根本,所以晚年讲学,他只提“良知”二字。为何人人都有圣人之质,却无圣人之实?王阳明说“人孰无良知,但不能致耳”。

        通读《王阳明全集》后,我发现整部书,整个心学体系只有三个字——“致良知”。

阳明心学,只有三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只有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