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最近看了两本书,一本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写的《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本是沃伦·本尼斯自传《依然惊奇》。

这两个作者有一个共同点:完成这两本书创作时,都接近90岁,且都认为自己还可以迎来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态度,比起一般的鸡汤来说,带劲得多。

而且有效。

当然,中国历史中,也有很多这种精神的人——

曹操有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的不服老同样让人钦佩。

在生活中,我见过很多同样忘记了“暮年将至”、“暮年已至”

的人。我爷爷就曾和别人开玩笑,说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早划掉了那个“老”字。所以才觉得自己年过90还跟自己的孙子抢斧头劈柴、争着爬梯修缮屋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有些人60岁就对孩子叫嚣着“我老了!我老了!什么活也干不动了,就靠着你们了!”

也有些年约六旬的“老人”,一上公交车见没人让座就大声抱怨“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得敬老了!”

——拜托!你离联合国定义的老年还差5岁好不好?!

当然,有些人是不需要官方的定义的。

有人年纪轻轻,就暮气沉沉,让人唯恐避之不及;有些人上了些年纪就散发腐朽之气;有人却在岁月的淘洗里,愈发纯净与清澈,愈发斗志昂扬与自信。

叶芝写《当你老了》时,才27岁,到后来,也没能和爱的人相守。但在生活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牵着手挽着胳膊眼含深情一起走,用人生来演绎诗歌经典。

人间的真情,应该是随着时光愈老愈纯吧?不然为什么50年的婚姻才能称得上“金婚”呢?人的意志与性情,应该是随着时光愈老愈纯吧?不然为什么有些老人越活越自在快乐有大欢喜被人称“老小孩”呢?

我希望自己就算将来老了,也能一直有颗年轻的心!

我知道暮气与年龄无关。

有次和朋友们吃饭,一桌不老的人彼此呼应“我们老了,那些高科技搞不懂的……”,我就想逃。

还有次,从一群中年“老太太”身边走过,不小心听到了他们的闲聊,那种语气、那种神情、那所散发出来的“死亡”气息,让我忍不住跑开了。

“辐射”真是严重,我跑回家后居然直奔洗手间呕吐起来,直到吐干净了所有刚吃下的面包青菜和水果……

远离那些“老人”,他们散发着“有毒物质”!

(最后声明: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此篇与孝敬无关。)

当你“老”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你“老”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你“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