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美学其实是一种感性认知,审美并非趋同流行。

当性冷淡风,宜家风,ins风形成网红爆款的必选,当认识到极简不一定等于高级,当反思统一装置并非会形成归属感,反而审美疲劳后,也许会发现,独立的审美,需要独立的见识。

很难找到别具一格的风格设计。

咖啡馆,并非类似星巴克的统一流水线,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似的空间设计,全白瓷砖,砖墙,爱迪生灯泡,无吊顶工业金属,多肉植物罗列,精酿啤酒店的木桌,旧仓库艺术园区,统一单颜色的运用,器皿的摆盘,似乎都采用了所谓的同一种美学语言,虚假的象征舒适和品质的混搭,就像朋友圈的自拍都是同一种轻松写意,拍到不晒是种浪费。

如果你不认同,你可能会被边缘化,如果你认同,你可能会被不断强化,一遍遍告诉自己这就是有品质。

网络的发达让你能轻松获取这种成型设计,无障碍模仿和获取同款。

这不是全时代人类的共同审美偏好,也不算是艺术美学,从经济角度看,无非是正好满足需求并经济实用。有些东西的流行,并非也许是独一无二,只是易于传播。

泛美的时代,所有人都在追求品位,但隐藏在所有呈现形式下的审美标准背后的符号和影响,是受社会主流的推广和洗脑,它强大的吞噬性,必将同化并至于平庸而后快。就像你潜意识会向网红靠拢和模仿明星穿搭,于是陷入了大众传媒科技和消费社会的陷阱中,而忽略你是现实模拟并非现实自身。

有些艺术是属于草根是属于全民的,有些艺术是不可以被复制的,有些艺术就算高高再上,也可以出现解构主义进行大众化。

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产物,下个阶段不知道是什么,没什么可以以小众优越感自居,没什么可讽刺。只是,餐馆还是要以食物取胜,家还是以舒服为主。大众化中有独特,大风格下有小个性。

-Lemon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