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

早在1982年,一个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后要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日本人增田宗昭,策划了一次“给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提案。”

在大阪枚方站前大厦5楼开设了一家咖啡馆兼唱片出租店“LOFT”。

因为当他大学毕业时,三宅一生(Issey Miyake)、高田贤三(Kenzo Takada)已经出道。

于是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业后,进入一家时装公司做淑女服装设计,却在那里碰巧参与了一个叫“Bell”的商业空间策划项目。

正是基于这段时期的工作经历,他创建了“茑屋”这一后来声名远播的品牌。

1983年,32岁的增田宗昭在大阪开了第一家“茑屋书店”。

从此,传奇从这里开始。

1984年,“茑屋书店江坂店”,采用茑屋、咖啡店、办公室相结合的空间设计,该空间设计一直沿用到目前最大的“代官山茑屋书店”。

1985年,成立了茑屋书店的母公司CCC株式会社。

1999年,创立茑屋在线。

同年,在东京的茑屋书店旗舰店开业,首次在市中心进行生活提案。

……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1张图片

36年过去了,这家营造出全新复合型文化空间的连锁书店,目前已在日本及海外开设1400多家店铺,每月毛利润达上亿日元。

茑屋书店目前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之一。

人气极旺,其中代官山店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周末客流量更是翻倍。终结了诚品书店在亚洲的神话,缔结了全新的书店业标杆。

我曾经多次往来日本,走进过坐落于代官山的这家书店。

代官山是一个集文艺气息和潮流时尚于一身的复合街区,坐落于此的茑屋书店,凭借其独特的审美品味与追求,早已成为了这里远近闻名的地标。

从外观来看,建筑的整体轮廓呈现一个巨大的“T字形”,而这个T字形又是由许多个小的T字形构成。

三座主建筑之间,由廊桥相连。

步入室内则会发现,较低的天花板既能为顾客提供更为私密的氛围,又不必担心采光的不足和视野的局限——建筑的每一面都装上了玻璃,使得室内与室外的边界变得模糊,独处的恬静与开阔的心境在这里可以兼得。

同时,店内所有的座位都被安排在窗户旁边,你可以坐在窗边读书、听音乐、冥思苦想亦或自顾自地放空,心情好的时候还可以和路过的行人相视一笑。

相较于一般的“巨型实体书店”这里,陈列的书籍都由专业团队选择,无论你走到哪一层,都能“即时阅读”,旁边还会贩卖书籍里提到的锅碗瓢盆甚至各种生活用品。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2张图片

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精心装点的甜点,还能买到餐桌上所有的刀叉。

当你点好的甜点送上来时,餐垫纸上会标出桌上每一件餐具、杂志的信息和价格——相当于一份餐具菜单。

还有CD、DVD、文创产品、咖啡店……你想要的一切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最近,他们在东京新宿还推出了“茑屋图书公寓”,第一次将“公寓”引进书店中。

这家书店除了可以看书,更可以办公、过夜、洗澡、甚至还能喝酒。

它是一栋复合功能公寓,价格不贵,如果想要不正经地看会书,最低30块一小时;如果想要过夜,只要300多块。

“茑屋”早已不是一家书店,它更像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场所。

它卖给你的也不是书,而是书里的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3张图片

当“茑屋”开始在全日本,甚至全世界爆红的时候,我们开始回过头开剖析它的商业模式。

成立于1983年的“茑屋书店”,最早是一家以书店与影像租赁业务为核心的日本传统企业。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4张图片

但它却在书店这个红海市场中杀出了蓝海,提前很多年实现了我们最近几年才开始讨论的新零售思想,利用会员经营、社群经济等创新的用户运营模式来获得规模化增长与长期竞争力。

这背后的经营逻辑是怎么样的?

它又是如何撬动自己的利润引擎,不断构建了护城河,实现了长期快速的增长?

从“茑屋书店”的运营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十年的经营逻辑。

1. 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

以前我们书店买书,可能是因为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本书是一本好书,然后我们就跑到书店里去买。

在我们去传统书店买书的这个过程,是消费者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搜索。即使这种搜索是一种模糊的搜索,也可以说产生了一种模糊的目的。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消费者带了一个目的去了一个地方,为了满足他整个购买的需求。

这就是传统商业大量卖场的基础逻辑。

这也是淘宝和拼多多的一个关键区别。淘宝的本质是搜索,很多人去上面买东西是抱着目的的。而拼多多的本质是推荐,想要度过一段时间。

所以,传统书店它的骨子里是一个书籍的卖场,它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书籍。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5张图片

而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传统书店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卖书,他们还是一个卖场。而茑屋书店的本质是让人度过一段时间,而非为了花目的而购买。”

在传统店里,提高销售我们就需要提高转换率,所以你常进一家店,售货员先会上下打量你,看你是否有消费能力,如果没有就不会搭理,如果有就会不断的给你推销。

他们的目的,是需要销货而不是经营用户。

而茑屋书店,它的本质是为了让人度过一段时间,它的本质更像一种短视频APP,你打开它时是为了度过一段时间,而不是为了有目的的去购买某种物品

2.书店不“卖书”

在增田宗昭看来,茑屋之所以是茑屋,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在于,茑屋绝对不能“卖书”。

他曾经和某位法国摄影师聊天,摄影师说:“我负责摄影、卖照片,但我卖的其实是礼物。” 增田宗昭十分认同他的观点。

他说,卖书靠亚马逊就够了,我要卖的不仅是书,是书籍里的内容,书籍里所表述的这种生活方式。

要做到这点,靠网络是行不通的,一定需要实体空间。

所以,增田宗昭尝试了以生活提案为轴心,将过去书店的分区完全打乱,按照旅游、饮食、料理、人文、文学、设计、建筑、艺术、车等领域来规划区块,并且打破单行本与文库本的区隔,选好书后以跨领域的方式排放在一起。

比如你走到一个料理区,里面有很多教你如何做料理的书,增田宗昭的假设是,你不是想买书里面的内容,你是想按照书里给你展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去生活。

所以,在书里出现的锅,就会摆在你旁边,可能你买书的同时,锅也被你一起买了。

所以茑屋书店是想你在里面喝咖啡、听音乐、看书的时候,可以到处走走,给你建议不同的生活方式,打造不同的生活场景,让你可以用它建议的这种生活方式去生活。

它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是一个推荐产品,像信息流这样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搜索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茑屋书店可以做一店多能的原因。

它的本质不是店,它的本质是人群,它是经营人群的逻辑。

茑屋书店背后的母公司叫做Culture Convenience Club,是一个文化便利俱乐部,有大量的日本人把它运营起来。

它则通过运营这一部分人来创作企业长期的价值。

因为书籍背后的本质是文化,而文化的目的是改变一种生活方式。

茑屋书店就是不停地去给你提案,去给你建议,持续地运营一个人群,然后帮助这个人群去改进他的生活方式。

这和传统书店相比,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运营模式,是两种经营状态。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接触场所来看。

经营场所的公司,特别是现在工业化时代诞生的最多的公司,它的本质是创造了一种卖场。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6张图片

而经营用户的公司,它跟客户接触的场所,它是一个买场。

接着,用户带来的价值。

经营产品的公司,往往给用户创造的价值是提供一种效率,就像一种搜索的模式,让人能更加便捷的找到一种东西。因为它是一种有目的的购买。

但买场所要完善的用户,是一种体验。

所以增田宗昭说,他创造的是一种反效率,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优化用户的效率,他是为了优化用户的体验。

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_第7张图片

这就意味着两种运营用户的关键指标,一个是转化率,一个是停留时间。

正如现在大家看到的比如抖音或者头条、快手这类帮人消磨时间的产品,它背后真正的考核指标其实是时长。

再者它的品类策略也会出现变化,因为你是经营产品,所以它的品类必须非常清晰。

比如,一个人想去买书,你这个书店就必须是卖书的。

但茑屋书店里面却除了书,有锅碗瓢盆和CD等,它的品类界限是打破的。因为我圈养了一部分用户,你光靠一个产品肯定是不行的。

一定是持续不断的去运营这一部分用户,开始卖各种各样的东西。通过和客户建立的这种关联,来深度的去运营这类人群。

而每类人群的运营又是不相同的,所以茑屋书店的每一家店面向的人群定位都不一样,都会有这个店所要运营的人群。

比如在一个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它就做得像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比如这个社区小孩居多,它就会把装修弄得明亮一些,做得像一个游乐场……

所以在每一个地方,它得每一个群体都是及其清晰的。

所以它们的主要营销重点存在巨大的差别。

一个经营产品的公司,最重要的营销目的是认知和记忆。

因为经营产品的公司,它的本质是一种搜索,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下次我感觉要上火的时候,我就会去买王老吉。

经营用户的公司,它的本质是围绕一个人群我给他推荐各种各样的产品,它最重要的营销目的是关系和了解。

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和用户建立长期的稳定持续的关系,然后拿到用户的数据去了解这个用户,茑屋书店就是这样做的。

即使这样做非常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36年的经营,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卖的却不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