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抓住生命的进度条

请抓住生命的进度条_第1张图片

说实话,在今年之前,我对时间的概念都那么注意过。我在高中时期就是努力学,在大学期间就是把自己埋在所谓的“当下”,所以时间飞快,一晃就过来了。然而我感受到的,却是更多的空虚,就像肖申克救赎中的Red一样,希望能够穿回时间的彼岸,告诉当初那个自以为是的傻小子,时间有多么重要。

这两个多月写作以来,自己对于时间的珍惜更认真了,因为自己的努力更能让自己感受到时间的稀有和匆匆。尤其是昨天读《暗时间》,自己对于时间重要性的认知又被放大了无数倍,而且也在很多点上得到了撼心的共鸣。由于这本书的作者刘未鹏是计算机爱好者,也是相关专业学习者,所以他在时间话题上拿出了一个很聪明的计算机相关的类比:进度条。

我对这一个类比很触动,也因此才有感慨写这篇文。正如我昨天文章中写的,时间是抽象的,是隐身的,悄然流逝,再无问候。我相信大多数人也都会像我一样,会因为时间的不辞消逝而心中不快。而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生命的流逝看成进度条的话,或许就能够找到一个让时间慢些跑的出口。

大家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是否一直意识到了生命的流动呢?是否看到了生命进度中的自己呢?

我曾经在初中时候就看到过同学的博客上,有着“自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多少天”的记录,当时就觉得心头一动,感到“真切感知生命流逝”是一件既骄傲又冲击的事情。而进度条,就是能够给我们这种冲击的提醒。我们大多数人,正是因为平时没有看到生命的进度条,所以不去构建生命的主线,任由自己的情绪躁动、任由各种琐事吞噬生命。而如果我们做到了提醒自己去检视生命进度条的话,我们就不会让自己分心错轨,能够带着警觉及时把自己从歧路上拉回来。

意识到自己生命的进度条就已经是一种清醒的生活方式了。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自己生命的进度条已经多长了。想要做到这一点,已经有很多模型帮了我们的忙,比如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生命方格。按照生命为900个月计算,每个格子一个月,在白纸上画出900个格子。如果我们是20岁,那么在图中的表现是这样的。


请抓住生命的进度条_第2张图片

如果你觉得这还没什么的话,试着去画画自己将来能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时间,以及成为父母后能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残忍的真相是。如果我们工作后一个月和父母只见两次的话,那么在图上只有那么可怜的24个格子而已,更遑论很多人工作后一年都不见得平均回家一次。


请抓住生命的进度条_第3张图片

除了这种方格模型之外,我们还不妨试试把生命和时钟表盘、和一年四季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速度去做些什么。

经过这样的计算,我们会发现,生命的进度条的确可以给人一种紧张感,催人奋进。那么,想要让自己有效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除了时刻提醒自己之外,我有两个建议。其一,像我昨天文中说的那样,找到自己的使命。如果能够做到,自己便不会允许自己把精力放在进度条外的。其二,就去试试GTD时间管理法的机理。

所谓的GTD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完成事情/去做事)”的缩写。GTD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整理自己的任务,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任务中,从而让自己浸润在进度条中,防止分神。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就是把进度条从生命的广度,收摄到具体的每件小事,如果进度条开启,就会让自己更快朝目标迈进,从而让自己避免潜意识的无目的漫游状态,减少时间浪费。

上文已经提到,在对时间无意识的状态下,思维的出离会导致我们浪费注意力。除此之外,即使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处在某个进程中,如果我们的进度条被打断了,我们也仍会承受额外的时间损失,那就是保存和重新加载的时间。

我记得高中阶段,如果周末在家学习,到了吃饭的时间,每逢我姥姥或者父母喊我吃饭,如果这时我还有一道题没做完,我就肯定会立刻喊一声:“等会儿!” 然后过了好久还不去吃饭,最后把他们弄得焦躁不堪(现在想想自己当时也是太不灵活聪明)。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己那么做也是有理由的。因为自己基于以往的经历,知道状态一旦被打断,之前的这些思考还没有结果,就得在饭后再推理一遍。这种浪费时间的事情发生多了之后,已经形成我的情绪本能了,所以我自然会在他们叫我吃饭的时候,特别理直气壮地拒绝。而刘未鹏也在《暗时间》中谈到过,程序员对这种时间浪费的感受是最明显的。每一次任务的切换都伴随着当前任务的保存和目标任务的加载,再加上思维热身的时间,就很奢侈。[1]

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进度条,我们就要反复提醒自己在进度条中,中间不要跳出去。同时,也要从客观条件设置上,防止自己被打扰。最近了解到李笑来老师的做法,就是停了自己手机的所有的提醒(push notification),然后集中时间处理。

除了避免打扰外,大家要小心多进程运行状态。大家也知道,在电脑上,如果两个进度条同时开展,就会彼此压制速度。同理,尽可能不要双线作战,这样一方面可能导致分心,浪费切换时间,降低效率;更严重的是,万一导致其中一方面出现被遗忘或犯错误的情况,就会造成重大疏漏,得不偿失。

而关于善加利用进度条的最后一个苦口婆心的建议(不要嫌我啰嗦),就是不要轻易退出进度条。这一条建议貌似很废话,不过却是经过慎思后的恳切之语。人们的平庸就在于他们没有在通往精尖的道路上一往直前,很多人都是还在山脚的阶段,就因为看不到山峰,知难而退了。这无疑是可惜而可悲的。要知道,如果我们的进度条没有走满就退出的话,就意味着时间白白浪费了。而极其嘲讽的点在于,我们之所以退出,也是因为我们模糊的潜意识告诉我们看不到未来的付出很可能在将来浪费无限的时间,所以赶紧停下来,从而节省时间。所以,在开启一个进度条之前,最好想清楚动机和决心。我的建议是要么做好,要么不做。否则,连续的违诺和撤退会让自己挫败感丛生。在这个选择上,不妨不断提醒自己:开启了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承诺,不要做一个食言的懦者。

好,关于生命的进度条,我已经应该把我目前已知的、能说的、能想到的都说尽了。也相信大家看完了这篇,就知道为什么要去感知生命的进度条、如果利用生命的进度条、要避免掉入哪些坑了。最后,希望这个模型能够帮助大家节约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自己的使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明后天休息不更文,大家周末愉快。

[1]刘未鹏:《暗时间》,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第7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抓住生命的进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