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风情(二)

那时下了班,常在老街闲逛。沿着狭窄弯曲的石板路,小街上店铺林立,别有一番热闹,能品出一种袖珍版的繁华。

与普通的南方小镇不同,除了大量饮食店和杂货店外,映入眼帘的是文物店、笔墨纸砚店、茶叶店、家具店、油漆店、竹器木器店、工艺品店和山货土特产店,林林总总,展示了屯溪山乡的独特的韵味。

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小吃。走在屯溪老街上,不断飘来诱人的香味。糍粑、麻球、狮子头、馄饨…好像色谱柱似的,各路段都有特征香味,争相勾引我肚里的馋虫和钱袋里有限的人民币。

印象最深的是春笋肉丝炒面和街边的挂炉霉干菜腌肉小烧饼。

那烧饼像南瓜饼大小,厚厚的,考得焦黄酥脆。趁热咬一口,梅菜和腌肉的香气冲鼻入口、不忍下咽、回味无穷。我想,三天没捞着烟抽的烟鬼捡了个烟屁股,憋足了劲抽第一口的感觉大概就和这差不多吧。

那豁口里馅子色彩醇厚、过目难忘:一个个腌肉丁肥瘦相间,晶莹剔透、褐里透红,欲遮还露地卧在油光光的霉干菜中,如珠似玉,在喷香的热气中晶莹着、跃跃欲动,至今想起来还馋涎欲滴。

炒面制作也很独特。先将湿面条放在锅里蒸熟,据说可以保持筋斗和滑爽。再起油锅放入肉丝和新鲜春笋丝爆炒至一定火候,放入蒸熟的面,淋少许水,闷一会儿。等到咝咝有声,水分消耗得差不多了,开盖翻炒,在香气蒸腾中起锅,放入盘中,堆成金丝盘结蓬起的小丘。油亮筋斗的酱黄色炒面上覆盖着琥铂色肉丝和白玉般的笋丝,热烘烘、颤巍巍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在色香味绝配的诱惑下,哪里还忍得住!捧起来狼吞虎咽一番,然后一碗素汤下肚,打着饱嗝,满意而归。

相声里说,想当年朱元璋落难时饥不择食,吃过乞丐的翡翠白玉汤,都是些剩菜、剩饭和剩豆腐煮的,感觉味道绝佳。后来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又去吃当年的这一口,可惜时过境迁,已经味同嚼蜡。

尽管现在各种小吃五花八门,但我对那烧饼和炒面总有抹不去的眷恋,那种浑厚的地方风味和不带利益驱动的天然本色是任何小吃都不能替代的。

光阴似箭,二十七年过去了,诸君别来无恙?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镇风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