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贵阳

昆曲在贵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昆曲在贵阳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新年,第一个月,难得的一个有太阳的午后,和闺蜜到大觉精舍听昆曲。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据传,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以“乐圣”魏良辅为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声。从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影响了很多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可是在当天下午在大觉精舍听到不一样的论调,张卫东先生认为,昆山不是昆曲的发源地。在张卫东看来,昆曲是典型的文人艺术,其直接来源是唐宋诗词,所依据的基础是宋元南北曲,内核是儒家思想。南宋朝自北宋迁都临安,经济基础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因此艺术创作也多是偏向安逸,南戏的戏文里政治矛盾冲突平淡,大部分都是爱情以及忠孝的主题。但是,元代的创作,社会最底层的文人需要借此抒发自己的不平。昆腔则是由中国的南北主流音乐合在一起,以演唱南北曲作为统一认可的局面不仅在剧坛称霸,就是在丝竹音乐、民间小曲、道教音乐中也都长有一席之地。李笠翁时代之后的昆腔是舞台戏时代,此前则是庙堂上的礼乐范畴。

他一再强调,“昆曲不是戏,而是儒家礼乐文明的延续。”是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诗歌的一部分。

那张卫东是谁呢?听昆曲爱昆曲懂昆曲的人,估计没有不认识张卫东先生的,他是北派昆曲名家,北京人,满洲正白旗霍罗氏后裔。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北京史地民俗学家。自幼向吴鸿迈、周铨庵、樊伯炎等学习古文诵唸、琴曲、昆曲等,朱家溍入室弟子,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剧目《草诏》《搜山打车》《写本》《祭姬》《骂贼》等。1989年起,在全国各院校讲授、普及昆曲。曾获得众多创作、表演奖项,曾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汇演优秀表演奖”、获首届全国昆剧节汇演个人表演奖”、“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著有《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正编、续编),《喜庆堂会:旧京寿庆礼俗》(合著),《昆曲艺术课教程》等。另出版有光碟《张卫东演唱说戏牡丹亭》《昆曲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国子监官韵诵唸《孝经》《道德经》和“四书专辑”等。

张先生长袍马褂如同穿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兴之所至还表演了一段如何看似不动,其实“全身每一块骨头都在动”的出场。

张卫东先生这样的大家何以来到贵阳?这要从贵阳女孩戴若说起。戴若是贵州中天健身俱乐部瑜伽总监, 1995年练习瑜伽,逾今已多年。2006年起,师从Navaz、Zubin、Jordy、梵克等多位大师系统学习艾杨格瑜伽 ,与《瑜伽之光》中文版策划人王冬共同成立了国内首个专业瑜伽交流组织 2003年起在广州、北京、贵州各地任教 ,2010年任贵州中天倍力健身俱乐部瑜伽总监 。“若瑜伽工作坊”常年受邀在全国各地的瑜伽机构讲学。在北京讲学时戴若结识了张卫东先生,回贵阳后,对昆曲之美念念不忘,索性与几位同好一起结社,邀请张先生前来教学。自从 2016 起,每月从北京前往贵阳教学。两年以来,50 多位学员圆了 " 昆曲梦 "。

张卫东先生讲究祖制的规矩,在细节处为大家厘清误区与正见。在讲解词时,加入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员深感获益匪浅。

见一曲社注重唱腔、身段等各方面的训练,一个月验收一次教学成果。生活在贵阳的昆曲爱好者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通过学习昆曲,沉浸在游园惊梦的美妙意境中。

这是见一曲社三年磨一剑的首演。

和煦的阳光下,见一曲社的会员腔调宛转,身段婉约,与贵阳的昆曲爱好者共同沉醉在《牡丹亭》中最精粹的一折《游园惊梦》中。梅兰芳说戏曲是“带着镣铐跳舞”,生动地描述了表演者在极为严苛的规范中经千锤百炼找到自如的状态。杜丽娘饰演者戴若轻轻挥舞的水袖,看似云淡风轻,腕下的力却是不知经由多少的练习得来。

2001年,昆曲成为全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本《长生殿》、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的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戏中词,人间情,岁月交替时这一声轻轻的慨叹,让时空忽而穿越至久远。

此刻,在贵阳,昆曲就在我们眼前,不再高冷、陌生和遥远。那曼妙舞动的水袖,那“水磨腔”的沁润让人慢下来静下来。

晚餐时分,闺蜜用手机不断回放下午观看的这美好的一出《游园惊梦》,声声婉约,意犹未尽。

昆曲在贵阳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昆曲在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