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作空气

当呼吸化作空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当呼吸化成空气》的。这几日的欢愉,就是打开书卷,沉浸,然后,仿佛和保罗共呼吸。此刻,坐在我爱的Crema,重翻他的第一页:For Cady。心情很难述清。书,已是完结,悲伤,是难免,只是,留存在心的,悠远绵长,不可言述,又是铭刻在心。保罗,是爱,对吗?这本书,是你对女儿的爱,对妻的爱,对家人的爱,对世人的爱,对吗?

当呼吸化作空气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整个阅读的过程,如同看电影,只是,电影来源于生活,浓缩于生活,情节的跌宕,多是增加戏剧的效果。而,这个,是保罗真实的人生,每一场景,每一页张,都是他活生生的活出来的。读时,总觉的,每一页、每一行、每一个字都带着厚重。文字的力量是无穷,这种传导,隔着纸,直抵人心。保罗的每一段叙述,都在心里化作了有画面感的场景,似乎能看到那个印度的小孩在拉斯维加斯边缘小镇如何一步步地成长、优秀、伟岸了起来。但文字和电影,又有着差别,电影不能尽述心理变化,是通过角色的表演来让观众感受到。而文字,在保罗,那么坦诚坦白地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一一娓娓道来,直白,让读者那么清晰地明辨了他从何而来,他的纠结痛苦、他的无力无助、他的思辨的基点、他的人文情怀……这份尽述,让人更直接地直视到他。想来,这个就是保罗写这书的目的,真实的展示,不带掩盖地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因为,这个,不仅是关乎他,不仅是关乎读书的人,不仅是他之所爱的家人,其实,也是世人。

图片发自App

如果看完全书,你会看到保罗人生轨迹的全景图。那么,其实,更能明白他从何而来,为何会有此书,为何他行在这样的路上。你会发现,所有的轨迹弧度都和他的心有关。那个心的出发才有现在的终点。这个不是说更高层面的命运,不是说他那在人生即将到达至高点的急转,这个更高层面不去着墨,那么在今生可控的范围内,会看到,一直是心在引导他选择他现在的轨迹。从最初选择做个作家,到后来选择做个神经外科医生,这个背后的动因,不仅仅在于职业的选择,或者生存财富层面的考量,更多来自于他一直在思辨的生死的哲学思考。这份思考,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也贯穿了他的生命的全貌。保罗实在是个太让人钦佩的人。他不仅仅是勤于思,而且健于行,思行合一。在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能专致其间,做到尽善尽美,这个实在是难得。在看尽人间生死之时,命运安排了让他用自己的生死来勘悟。他如常人一般猝不及防,难于理解,纠结痛苦,悲伤难过,怨天尤人,只是,他也是从来不是停留纠缠在情绪面上,始终他在追寻着生死的意义所在,人生的意义所在,不是仅立足于己,且是同理的世人角度。始终觉得,这是本书的来源所在,不是叙述一个故事,是那份大爱。

当保罗在经历了发现癌症—治疗消沉—癌症减退—回归工作—再次发现癌症,他这样写道:一个新的肿瘤出现了,有点大,填满了我的右肺中叶。看上去竟有点像一轮几乎照亮了整个地平线的满月。再回去看原来的照的片子,我能辨认出这个肿瘤非常微弱的迹象,原来只是幽灵一般的预兆,现在则完全变成了现实。我既不愤怒,也不恐惧。本来就是如此。这是大千世界的一个事实,就象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是的,这就是事实。即便是最悲伤的命运,都是圆满的存在。当接受和尊重事实,认同其在,与其同在,无惧无畏,会生出无穷力量,因爱之永存。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For Cady

“她与我,只有短暂的交集。也许,我只有一件事想告诉她: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人生,如潮之起落,如月之圆缺,如花之开谢,一直是最好的在,每个当下,都是无缺的喜乐。共行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呼吸化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