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0 天气:大太阳
该怎么说呢,每日睡到自然醒,几点醒就几点起,然后洗漱看书吃早饭。
正经的全身心投入书中,也就只有每天早上十几分钟的时间,且自己还美其名曰:养性,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出门忘带伞,因觉着早上太阳也不是很毒,就没折回去拿。
踏入食堂,一股闷热气袭来,带着饭菜特有的味道,不过没你想的那么好闻。
早餐:卷筒粉
我喜欢将西红柿汁没过粉,然后加一点点麻酱。每次看他们只浇一点汁,纳闷他们如何吃的下去。大概,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
老生尝着每日不变的饭菜,味如嚼蜡。
我将背包提在手里,扎高头发,试图降低自身热量。早晨的太阳已经跃跃欲试,散发它特有的光芒,在树下打成一地破碎影子。
我走在路上汗流浃背,胳肢窝最先淌汗,黏糊难受,想伸展胳膊走路,好让风吹在腋下,有点腋下生风的意思。
早上是计算机课,在文综10楼上课,然而文综的电梯已经坏的超过一个月了还没修好,可见鄙校办事效率。
幸好理综楼与文综楼在6层有一个连接的通道,我从理综坐电梯上去10楼,想着可以向下走4层到6楼,然而是我将楼搞混了,自己要被自己蠢哭了。
要去文综,得先从理综到6层,然后通过通道到文综,再爬4层到10楼。哎,我这脑子。
……
中午去拉面馆吃了兰州拉面 ,马说这个不是很正宗,我不以为意。马是兰州人,自然吃过原汁原味的,而我是山西人,吃的兰州拉面和这里吃的差不多,没那种不正宗的感觉。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本地人更能懂得本地特色的本质,外地人吃到的都是改良版的。
正如我就不怎么吃这家做的刀削面,因为只是简单的将面泡在汤里。不过,炒刀削还不错,我挺喜欢吃的,每星期来这家面馆吃一次,也算解解想吃面的馋。
吃完饭自己就像洗了一个汗水澡似的,脖子、脊背的汗沿曲线流下,控诉今日的气温。
热热热,估计以后我的日记都会有这个字。
下午班主任概论结课,每组抽签上台表演情景剧。我组总是笑场,尤其在表演争吵时,短暂的演员生涯啊。
老师买了一箱西瓜与葡萄,都是因贵自己平常都不买的,感谢老师的贴心。
晚餐是凉皮,没有其他想吃的,进食已然变成一种不让自己饿肚子的行为。
本来吃完饭是想继续写作业的,但发现自己一看课本头就疼,眼睛胀痛,身体与思想分开。为了减少自己这些痛苦,我并未用意志坚持下来,索性遵循本性去看了杂书。
很矛盾,我们拼命考上大学要坐在教室里,却总有厌书情绪,上课开小差逃课为常事,硬逼自己看完连自己都不知道讲了个什么的书时,仍美其名曰:正在好好学习。这是为什么?
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博士,我曾问过她是否有看专业书时头昏眼花、不知道讲什么的情况。她说有啊,这是因为专业书理论性强,你的积累少,看的时候兴趣不高,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慢慢就好了。
这话对我也起到了安慰作用,好吧,我也不要自暴自弃了。
舍友新洗完澡后正在抱怨自己刚才吃多体重肯定要增加了。我一听这话就有些气了,短暂的吃多不会立马使体重增加,长期的饮食过量才会引起体重增加。(鄙见)
在意识到自己脾气时,我又有些懊恼,懊恼自己的生气,我为什么要生气,语气还冲,张并未惹我啊。
这点不好,一旦别人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认知,自己就要发脾气,得改。
好了,说说其他吧。
今天看完了《单车日记》,是这本书让我产生了要写大学生活日记的念头,感谢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
本来是打算提些内容的,发现有很多自己的体会想要写下来,但又不知从何下笔,感觉怎么说也不好,索性也就不写了。
郭问我看了这些书(我最近在看的)你得到了什么,我笑着说,一些名词解释,哈哈。
我还没有达到提升思想境界的高度,毕竟看的理论书比杂文多(理论以外的书我都称为杂书)。
我看书不限内容、题材,凡是自己感兴趣的都会涉猎。这样的结果就是,我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脑袋中奇奇怪怪不合逻辑与现实的东西挺多的,有时会影响我正常的思维,比如我时常听不懂别人的话,往往他们必须向我解释很多遍。好吧,这其实是我自己理解能力差。
但我也不打算去整理脑中杂乱的知识,归因于懒。
好了,大学生活又过去一天了,不知道这日记能不能坚持写下去。若写个四年的日记,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