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_第1张图片
操作系统 vs APP

企业希望员工像操作系统,装上滴滴就能打车,装上淘宝就能购物,而教育系统却把学生打造成了一个个的 APP。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

学习能力强

ThoughtWorks 在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常常为客户「人力资源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在数字化的时代,ThoughtWorks 提出了「Digital Talent」的数字化人才观: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_第2张图片
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人才既具备工程实现的能力,又有商业嗅觉,了解用户和市场,还有设计思维,知道如何一步步做出用户满意的产品。以敏捷的心态为基础:快速试错、持续改进。当今社会,想要取得成功,跨界能力显得愈发重要。
那么,难道我们还要学生在学校里多呆几年,学会了这么多技能再出来吗?非也。
我们期望的是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解决跨领域的问题。

能自我管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 《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出,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管理成本太高的人不会得到企业青睐,知识工作者必须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时间管理
合理地安排工作的优先级,要事先行。
知道自己一天当中什么时间高效专注,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高效的时间处理。
主动规划工作而不是被动响应。
扩展阅读:我的时间管理观念和技巧

知识管理
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如何学。善于寻找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高效地把知识内化成能力。

自我发展
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天赋,放大自己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短板。不断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区,拓展能力圈。

会打造影响力

企业正在趋向于去中心化,扁平和开放。以后要把一件事做成,不再是依靠权力,而是非职权影响力。
如果你很牛,但不能有效地让人知道,是很吃亏的。历史上有很多东西,是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发明的,但流传下来,后人只会记住影响力最大的那一个。
写作,演讲,做出卓越的产品,是放大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应该作何改变?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一起努力,才能做出积极的改变。

学校

投资实验室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实验室,配备了很好的硬件和软件。但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或教师经验与企业脱节的现象。
学校不如开放一些,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进入学校,把企业的工作实践变成课程,把资深的企业员工变成教练,联合打造创新实验室。

联合创新实验室

和企业互动

除了实验室,应当发动学生多多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比如黑客马拉松,Service Jam 等。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尽可能多地接触企业员工,了解未来的真实工作场景。

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考察应该更倾向于灵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背诵理论知识。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书本等任何形式获取,关键考察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更符合实际的企业工作方式。

教师

学习过程,应该由学生主导,教师应该做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赋予学习的意义

如果不知道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也难有决心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所以老师有一个很大的责任,是为学习赋予意义。比如学习编程语言,并不是为了以后用它找工作,或者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以便以后要用的时候能更快地捡起来。而是学会如何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只有这样,你才能应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语言。
知识是用进废退的,我们应该极其功利地学习,甚至忘了学习这件事,专注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环。

成为培养者

这个世界上有教师,培训师,教练,咨询师,引导者,辅导员等各种角色。在我看来,这是过时的划分方式,这些都是发展他人的技术,作为一名培养者,应该灵活运用教学,培训,咨询,教练,引导,辅导等技术。

  • 在学生迷茫时,运用教练技术,跟学生一起找到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 在进行团队讨论时,运用引导技术,帮助他们从同伴那里学习
  •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运用辅导技术,循循善诱,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 在学生掉坑里时,运用咨询技术,用丰富的经验帮学生少走弯路
  • ...

身体力行地影响他人

作为培养者,不能要求别人做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口口声声称我是为你好。培养者应该身体力行地影响他人做出积极的改变!
早起,冥想,运动,读书,刻意练习。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_第3张图片
身体力行

学生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参与。学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学习学习再学习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_第4张图片
学习方法

「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李笑来老师的公众号名字,不是要我们不停地学习,而是先学会学习,再去学习。
我们学习了一二十年,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研究过如何学习。

最近读到一本很好的书,与我的学习理念不谋而合,而且更加系统。并且作者用自己的多年实践和杰出的成就证明了其方法的有效性。
这本书是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
他提出,我们已经从比拼知识量的时代,到比拼知识获取速度的时代,再到比拼认知深度的时代。
短暂的一生学不完无限的知识,我们应当把 80% 的精力用在,学习那 20% 能解决 80% 问题的知识上。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三个实用技巧:记录,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知识。

这两年有门在线课程非常火爆,叫「Learning How to Learn」,出了一本中文书叫做《学习之道》。
这本书教我们什么是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为什么要劳逸结合。记忆形成的原理以及如何增强记忆,如何处理拖延等。

刻意练习

人们倾向于不停地获得新的知识,想尽办法逃避练习。
而且我们从小仿佛就接受了一种价值观:聪明光荣,勤奋可耻。你想想学霸是不是,努力学习从来不让人看见,一定要装得我都没怎么使劲儿就成功了的样子。而人们也倾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与天赋,让祖先为自己的懒惰背了锅。

刻意练习,是学习一项技能的捷径。

所有的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刻意练习,所学的知识,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制定练习计划和在练习中进行自我纠正。
作家不会等灵感来了才写作,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家村上春树先生,也是每天趁家人还在熟睡之时,一个人在餐桌上写下十页纸。

有效的练习具备几个特点:
在学习区练习
要了解训练的体系,循序渐进地练习。

专注
练习时一心一意,关注练习的目标,自己的状态,而不是具体的产出物。
阅读:30 天绘画练习,我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反馈
有效的练习需要反馈,如果找不到人给反馈,通过回放录像,自己给自己反馈也是不错的。
反馈速度决定了学习速度。拿编程来说,我们让学生先练打字和快捷键,这样本来要一个小时写完的代码,十分钟就能写完马上得到反馈,进行修改。一个小时可以练习五遍,学习速度不就提高了五倍?

重复
大量地重复。

扩展阅读:是时候停止找捷径了,开始练习吧

培养习惯

习惯代表稳定性,有稳定的习惯,才能有稳定的产出。
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学习习惯的原理,养成好习惯,改正不好的习惯。

  • 你不是意志力差,只是不懂习惯的力量
  • 培养习惯,我有三条心得
  • 如何改掉坏毛病

最后,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只有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保持持续竞争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