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用布鲁斯音乐为你的阅读伴奏!

之前写到阅读《罪与罚》时,耳边隐约传来钢琴曲时而平静,时而呼啸的旋律。写阅读到《檀香刑》时耳鼓震荡着男女同调不同腔的茂腔唱法。那么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用十二小结为一个乐段,将音阶中的“mi”音及“si”音降了半音,用纯粹的布鲁斯音乐为我拉开了忧郁中略带蓝色的故事帷幕。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用布鲁斯音乐为你的阅读伴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注我的朋友可能记得,在写《瓦尔登湖》时,我提到了住在盖茨比豪宅对岸的梭罗。其实那只是逗趣而已。真正住在盖茨比对岸的,是他的“梦中情人”黛茜。盖茨比对黛茜的那份真诚而又饱满的爱让我似曾相识。诸位,在我们不长的成长经历中,是否有那么一个姑娘,让你看过一眼之后就念念不忘?有没有那么一个姑娘会让你为之奋不顾身甚至视死如归?

18岁那年,我遇到了生命中的她。只见过一面,从此不能忘。快乐是短暂的,因为上大学导致的异地恋让我们的爱情无疾而终。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城市,听说她已经结婚了。通过同学聚会我们又坐到了一起,抱着再续前缘的心态我接受了她的挑逗。她在某一个心烦意乱的午后驾车撞死了自己丈夫的情妇。得知消息的我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承担了所有责任。后来我被死者的丈夫开枪打死,此时我的她和她的他已经踏上了通往欧洲旅行的路上。

我的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精彩吗?

当问到朋友对这书的看法时,她说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其实在我看来,说喜欢故事的往往是看中了书中和爱情相关的桥段。还是我之前经常说的那句话,流传千古的名著往往靠的不是说故事有多么精彩,我认为比故事更重要的是语文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作者表达的深意”。

“美国梦”大家一定都听过,“享乐主义”大家更不会陌生。“物质”是构成上述名词的核心价值。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被史称为“喧嚣年代”,资本主义在新旧交替的交叉口蓬勃发展着。从历史角度上看,美国在一战结束后的经济不仅没有遭受巨大的打击,反而从中获取了巨额的财富。这让美国从农业文明快速向工业化的现代化社会转型。

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的空前活跃使得一部分投机者一夜暴富。但是,人们一夜暴富后对于应该如何生存,如何赋予生命更高价值等哲学问题失去了思考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菲茨杰拉德通过塑造盖茨比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来告诉读者:“缺乏对生存思考,对财富思考的人生终究是梦一场,短暂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人生就像盖茨比胸口穿过的子弹,是冰冷的,是空洞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用布鲁斯音乐为你的阅读伴奏!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看到,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叙述手法。他在盖茨比,尼克等角色中来回转换并把那伴有爵士乐般欢快的声音贯穿了整本小说。在修辞手法上,菲茨杰拉德的比喻及拟人句的使用非常优美,对于人名的隐喻也算得上巧妙。不过英文的隐喻无非就是词性本身,比如书中的黛茜(Daisy)是一种花名。

相比较之下,在《檀香刑》中,莫言对于人名的设置采用了甲、乙、丙、丁的命名方式,这里不仅是排序那样简单,其中更是隐藏了乾、坤、屯、蒙在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中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面对黑色的玄武岩上篆刻的古埃及文字时,六千年前的古埃及人用“芦苇和蜜蜂的他”这段密码来形容他们的“王”。

菲茨杰拉德是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实看看现在,看看自己,依然是迷惘的一代”。对生命及生活的思考并没有伴随着时代的突飞猛进而愈发清晰,迷惘仿佛成了我们这代人的共态和常态。

之前和朋友聊天时,我说自己好后悔,后悔虚度了好多时光而没有用来读书。因为我现在发现,“无知者无畏”这句话说的好对。只有当你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填充头脑时,你才会对宇宙、世界、生命、人,抱有一份敬畏之心,也唯有这份敬畏之心,是我想去终生追求的。

今天先写到这吧,

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用布鲁斯音乐为你的阅读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