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细雨梧桐001
薛宝钗在贾府人缘颇好,上至老祖宗贾母,下至丫头小厮,没一个不说好,连将她视为情敌的林黛玉都被成功收服,一口一个“姐姐”,更认了薛姨妈做干妈。
王夫人表面吃斋念佛,将管家大权交给凤姐。因凤姐上有贾母做镇,只好暂时隐忍不发。这并不说明王夫人已经甘拜下风,她在等待时机。
贾母和王夫人之间对贾府控制权的争夺,最为激烈的就是宝玉的婚事。贾母是“木石前盟”的有力支持者,王夫人则坚定地维护着“金玉良缘”!
选谁做儿媳对王夫人有利?自然是薛宝钗!不但人端庄稳重,知书达理,自小就是管家好手,更重要的是,宝钗是自己的外甥女,比起林黛玉更会亲近自己。和外甥女联手,荣国府迟早是王夫人的天下。
为了儿子宝玉,王夫人亲自发动了抄检大观园,致使晴雯含恨死去、司棋(怪自己)、入画、四儿被撵、芳官出家,肃清了宝玉身边的“妖精”。
这是王夫人隐忍多年的一次大爆发!
宝钗从进贾府就以一副端庄大气、大家闺秀的形象示人,“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心里却对贾府的大事小情心中有数,尤其是在宝、黛单独在一起时她都会“及时”出现。
进府不久宝钗抓住时机,巧妙地通过莺儿之口向宝玉展示自己金锁上的字,“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
这是宝钗为“金玉良缘”造势的第一步。接着宝钗在大中午到怡红院,宝玉在睡中觉,宝钗不但不避嫌,还顺势坐在床边绣宝玉的鸳鸯肚兜。宝钗的行为在讲究礼法的贵族之家简直不可想象,可以说是“有伤风化”,以至于宝玉知道后都说“唐突了他”。
而后,宝钗又以大曝湘云家隐私的方式,成功说服袭人:宝玉的衣物自己可以帮着做,令袭人感激不已。宝钗不费吹灰之力将袭人拿下。
这里注意: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女子不会也不可能给至亲之外的异性做衣服!探春给宝玉做鞋没问题,他们是兄妹。宝钗就不同了,本身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一个待嫁的女孩,宝玉的表姐,又是客居贾府,反倒参与主人家的家事,与一个大家闺秀的人设格格不入。
在抄检大观园时,众人“……竟在入画箱中搜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付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也黄了脸”。
查实这些东西入画哥哥的,入画被定了“私自传送”之罪,如果真是其他异性的东西和靴袜,入画哪会还有命在!
所以宝钗自荐做宝玉衣服的制作人,实在是有违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的身份和封建礼教的。况且,怡红苑中的丫头们个个是女红高手,除了袭人,还有晴雯和秋纹、麝月等人,轮得着宝钗来横插一腿吗?此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此外,宝钗扑蝶甩锅林黛玉,深夜探访宝玉,在贾府收买人心安插眼线等等行为,都是别有用心。
做为贾府最高领导的贾母,对宝钗的行为怎会不知?不过是碍于亲戚情面不好说出来。
为了“金玉良缘”,宝钗处心积虑,稳扎稳打,群众基础做好了,就该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领导——贾母了。
话说贾母八十大寿后,凤姐配药需要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找来找去,只有几枝簪挺粗细的,和一包须末。不得以向贾母求助,“贾母忙命鸳鸯取出当日所馀的来,竟还有一大包,皆有手指头粗细的,遂称二两与王夫人。”
结果,“ ‘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陈。……只过了一百年后,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糟朽烂木,也无力量的了。’ ”
宝钗便安排自己的哥哥托伙计去参行“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到底得了好的。”
当王夫人发了一通感慨后,“宝钗笑道:‘ 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王夫人点头道:'这话极是。' ”
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豪门出身、见过大风大浪、久经沙场、嫁入豪门五、六十年的贾母,在这对姨妈和外甥女的嘴里竟然成了“没见世面的人家”!说不定两人还相视会心一笑,尽在不言中了。
很多读者还会记得贾母给宝钗过十五岁生日时的情景:“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省之馀,大家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 ‘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 ' 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
两个情节对比一下,薛宝钗从刻意讨贾母欢心,到背后恶语中伤,可见二人(尤其是宝钗,作为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实在令人遗憾)对贾母的不满已不是一日两日。这也是二人公开联手,反对贾母,挑战其权威的开始,“金玉良缘”正慢慢向成功迈进。
好笑的是,“咱们”是见过世面的人家,为什么都要削尖脑袋嫁入“没见世面的人家”?
可见一个是虚伪的吃斋念佛人,一个是隐藏极深的“心机婊”!
(20190802)
[声明:本人昵称:细雨梧桐001,本人在平台发表的习作均为本人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人所有!除各专题外,未经本人同意,严禁转载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