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埋儿》告诉我: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当重要

路过某些街道的栅栏或围墙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弘扬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正能量的宣传语,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二十四孝》。且不论在七八百年前的元朝编录的这本至孝经典,在如今的思维环境下是否还能照搬照用,这一次,我只想解读其中的一个故事——《郭巨埋儿》(或《埋儿奉母》)。

《郭巨埋儿》告诉我: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当重要_第1张图片
二十四孝
在《二十四孝》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就是说: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有个叫郭巨的家伙,原本家道殷实,衣食无忧。然而在其父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全部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则独自把母亲接过来供养,并且对母极孝。后来过着过着,家境逐渐贫困,入不敷出,妻子生一男孩,长到三岁,是母亲至爱,老人家心疼孙子,每天都把原本就不足以裹腹的食物分给孙子吃。

于是,郭巨担心,本来奉养母亲一个人就很艰难了,食物根本不够,而母亲还要分给孩子,必然会对母亲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便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妻子虽然很不愿意,但又不敢违抗郭巨,没想到,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三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这坛老天赏赐的、谁都不能觊觎的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埋儿》告诉我: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当重要_第2张图片
郭巨埋儿

郭巨埋儿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多么感人至深的孝心。可是,我却看到了一个另类的解读。

另类解读说,那一釜天赐的黄金,按照原本孝顺之心的逻辑,根本无法给出令人心服口服的解释,更不用说还写着什么“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所以,应该还有一个更为合理的逻辑才能说清楚整件事情——

郭巨在分家产的时候,存了一坛黄金,想独吞,但是如果让两个弟弟知道了,肯定会来争。于是,就先把黄金埋在地下,将其它那些远远不如黄金值钱的家产全部分给弟弟,还把母亲接来独自奉养。如此,为自己赢得了大大的口碑。

接下来,便要考虑如何将黄金合情合理地挖出来了,母亲对三岁孙子的疼爱就是最好的借口!自然而然地,一场由郭巨自导自演的埋儿奉母的闹剧华丽丽地上演了……结果,当然如其所愿:不仅以天赐的名义独占黄金,而且还让自己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之一。

就这样,一个好端端流传了几百年的至孝典范,变成了一个老奸巨猾机关算尽的至奸范本。可见,行为背后的动机多么重要!同样的行为,在不同人的眼里心里,通过不同的解读逻辑,呈现出不同的动机,再带着动机回溯行为,内心的感受便截然不同,甚至全然颠覆。

只不过,行为是显性的,一目了然,但动机是“人心隔肚皮”的心理活动,很不容易觉察,更难以正确解读,甚至可能连当事人都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所以,有时候,在我们看来不好的行为,其背后可能是善意,因为“好心也会办坏事”嘛;有时候,众生眼里的大善和义举,其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此乃谓“人心叵测”嘛。

可见,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和一颗玲珑心,方能辨别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来龙去脉,透过行为看动机。可惜,慧眼和玲珑心,并非人人能得,那么,误解别人和被别人蒙蔽也就再为正常不过了。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我们每个人如何看待他人的内心,跟自己的内在动机息息相关,相信人“性本善”和坚信人“性本恶”,在解读他人的行为上,前者必定充满了正面能量,后者则处处体现着负面情绪。

《郭巨埋儿》告诉我: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当重要_第3张图片
行为背后的动机很重要

其实,这原本无可厚非,只是,前者容易受到骨感现实的伤害,最后造就出一颗玻璃心;后者则容易卷入怀疑一切的漩涡,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如果,前者能在“性本善”的动机下,多一点点警惕的觉察,那么在被他人的行为蒙蔽后,可能不会觉得很受伤;后者能在“性本恶”的动机下,多一点点阳光的信任,那么,在觉得处处是陷阱时时需防备的焦虑中,可能会适当体会一下信任的放松。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人之心难揣测,修人不如先察己——如果我们能在相信“性本善”的动机基础上,先让内心360度无死角地撒满暖暖的阳光,又不全然盲目,保持一定的觉察性,那么,不仅能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可能变得更简单、健康一些,也会让自己在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强化性格的螺旋上升中,使易碎的“玻璃心”逐渐修炼成向善的“玲珑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巨埋儿》告诉我: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