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古意调素琴——与黄德源先生衍园偶遇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德源先生吹箫。当箫音空灵回转,琴弦拨动,一个个苍古的音符随德源先生的吹奏流出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境界,仿佛空山鸟语,人鸟和谐,融融欢悦……对德源先生的演绎,我未必能深解。但透过箫声和先生的箫音带出的琴音,我似乎意会到了先生的心音,通过琴弦的颤动,我隐约感觉得出先生所吹奏箫歌与所带动的古琴之间心弦的博动。 先生与古琴结缘实属偶然。某天,11岁的德源在亲戚家拉二胡时,来了一位住在上清观的看山客,问他知否有一种叫古琴的乐器。就这样,先生被介绍到杭州跟一个叫徐元白的先生学起了古琴。徐先生的琴艺超凡(冯玉祥曾拜其为师学古琴)。未久,徐先生故去,德源又师承徐元白的夫人黄雪辉,前后凡20年。对徐先生夫妇20年的教诲之恩,德源感怀在心。在徐先生百年诞辰时,德源写下了一首七绝: 高山流水泣颜回, 落雁平沙忆故人。 琴音余响勾山里, 半角山房天地情。 古琴始为5弦,相传后来周武王周文王各加一弦,遂成7弦,故又称7弦琴,其音苍凉委婉,沉纯空灵,如诉如泣。虽流传几千年,却是曲高和寡,大抵为孤芳自赏而少有知音,能与这七弦为伴者,必非等闲之辈。 可叹天音悠悠,却知者寥寥。德源先生数十年孜孜以求,醉心其间,除受徐元白先生的真传外,还得到古琴大师张子谦和吴景略的指教,琴艺更臻完美。他与古琴名家徐匡华、陶艺等也多有交往,切磋琴艺。他还对古琴曲《阳关三叠》进行了改编,使其更加完美,得到古琴界的好评。他所著的《漫话古琴》一文,深入浅出,虽曰“漫话”,却从中见出他的文化底蕴。 是的,德源先生是位博学多才之人。早在1959年德源15岁时,其父即送他随徐堇候先生学医,但他偏偏对医学毫无兴趣。两个月后,他求堇候先生疏通自己的父亲,弃医而改习书画。他的牡丹即师笔于堇候先生。后又师承谢印心先生兼习山水。凑巧的是,堇候先生和印心先生均通音律,这使德源的琴、画得以相容并进。除了琴和画,德源还随陈祖经先生研习书法。 德源先生至今不知画了多少幅牡丹,他自觉得意的就不下百幅。


文心古意调素琴——与黄德源先生衍园偶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文心古意调素琴——与黄德源先生衍园偶遇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心古意调素琴——与黄德源先生衍园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