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扫地机器人---整机布局

早前有人问我,从市场的角度看,你认为智能扫地机器人最重要的是那几点?

答曰:其一外观;其二用户体验;其三价格。----此处不讨论品牌

也有人跟我讨论,从设计的角度看,你认为智能扫地机器人最重要的是那几点?

答曰:其一整机布局;其二涉及用户体验的设计。其三涉及性能相关的设计。----此处某些性能参数同时决定了用户体验

请注意,我只强调了我认为最重要的点,其他的得往后排。

站在一个普通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我认为整机布局相当重要,故此想用一整篇贴子来说说整机布局。

零星的局部改善,远没有整体的优化,让人看起来更舒服。

好的布局能决定产品的用户体验,避免很多潜在的风险,提高生产的效率,加快返工和维修的速度,甚至改善整机的外观。

我想大概是由于手机比较复杂,所以在手机行业有一个岗位叫手机堆叠结构工程师,扮演者手机布局和堆叠的角色。

扫地机行业几乎没见到这个岗位,整机的布局仅由结构工程师担当,所以这就对整机布局的总工程师的要求极高。需要他们对整个产品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甚至要有独到的见解。 这些方面大体包括:

市场主流机器的配置及参数

(成本/价格/卖点/功能和配置/关键零部件型号及参数/关键性能参数/优缺点)

行业测试标准及其测试数据

(IEC 62929/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主流机器的测试数据范围区间 )

常见受保护的专利

(尤其是北美地区的专利)

产品的定义

(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机器功能类型/导航类型/销售区域/成本价格/销售价格)

关键零部件的选型

(常见通用件的性能参数/电池的容量/风机的选型/电机的选型/避障类型/涉及硬件的选型)--零部件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义进行选型

关键参数

(跑机时长/尘盒容量/水箱容量/中扫滚刷宽度/风机静压力。。。。。。)

安规

(美国和欧洲的耐热耐燃/电机温升/地检测试/EMC/稳定性/内部布线/螺钉与链接/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外观处理

(IMR/IMD/阳极氧化/冲压/电镀/喷涂/丝印/移印/热烫/激光打标(镭雕)/模具纹面/高光处理/导光/百格/酒精/硬度测试/显示片材)

用户体验

(清扫速度/覆盖率/噪音/清洁效率/碰撞力度/按键的设计/翻盖的开合/尘盒的拆取方式/水箱的拆取方式/拖板的拆取方式/倒灰的方式/灰尘盒容量/回充效率/避障)

性能

(一次性清洁率/边角清洁率/IEC覆盖率/风机吸力/越障/爬坡/行进速度/工作时长碰撞力度/强光测试/密封性能/水流量)

涉及硬件相关的设计

(雷达/TOF/PSD/红外对管/陀螺仪/地磁/光流计/超声波/霍尔检测/麦克风/电机/风机)

涉及软件逻辑相关的设计

(前撞避障的检测逻辑/清洁系统控制逻辑/干湿模式检测逻辑/报错逻辑)

包装运输

(跌落/高温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随机振动/堆码测试/踩踏测试/运输测试)

可靠性

(寿命测试/跌落测试/防水/防尘/防沙)

传动系统-----先前的篇章已有介绍

模具和注塑工艺

(该篇相关内容以后会出专题篇章,此处不再赘述)

金属零件相关工艺

(钣金件折弯/点焊/配重块浇铸/铜(铁)基粉末冶金/金属轴装夹加工工艺)

特殊装配工艺

(点胶/超声/热烫/UV胶/发泡胶/贴海绵条/二次注塑/嵌啤/硅胶硫化)--该篇相关内容以后会出专题篇章

特殊材料

(中扫吸口包胶材料/中扫滚刷防缩水材料/普通HEPA网材/可水洗HEPA网材/防水透气膜/激光滤波片材/显示片材/润滑油脂/中扫刮条)

基础技术研究

(力学/光学/(电学/声学)分析理论功底)

创新思维

(活跃开放的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评估能力)

虽然分类不够清晰明确,也没有进行排序,但是,对于一个整机布局总工程师通常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领域,我想绝大部分我都已经提到了。

可见,想做好一个整机布局的总结构工程师其难度是何其之大,所以扫地机行业内,能做零部件的结构工程师很多,能将整机布局做好的总工程师却寥寥无几。

看似大同小异的产品,细看会发现其间大有考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整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