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来去总让人思考无限

生命的来去总让人思考无限_第1张图片
珍惜生命

终于回家了。

年龄大了,对于“好出门不如歹在家”有着更加深刻地体会,真是走遍天涯海角,这里风景独好。窗外的小沙滩上,孩子们嬉嬉闹闹一片,裁剪草坪的机器声此起彼伏。这一切显得那么美好,活着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挺好的。

这么美好的世界,想不清楚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为什么会在家中上吊自杀?据报道,他的小儿子在上一个月还给他留言:爸爸,好好享受今天的安排,以及所做的一切事情,要珍爱生命。但是亲情还是没能阻拦住他想死的决心。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我是搞不明白的,为什么有的人真的天天就思谋怎么结束自己的生命啊?我觉得显然活下来要更好一些,不是吗?

整个七月份里,好像关于死亡的消息有点多。远的,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估计这个地球就这样,每一天都有生命离开的事情发生,只不过世界太大,我关注不过来罢了。从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比得上死亡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会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唐山大地震》中,徐帆扮演的妈妈悲伤地自言自语道: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是啊,如果死亡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那么我们显然更愿意盲目地相信永恒的存在。但是当死亡以猝不及防的面目出现的时候,会给近处的人的思想带来地震般剧烈的震颤。一个人会突然有一种虚无感,近而思考:怎么活着活着就不见了呢?

这个问题显然不简单。一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到北大访问,北大的门卫问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三个问题问的哲学家愣了半天,他后来幽默地说,北大的确很了不起,连门卫的思想都那么厉害。这显然是个笑话,但是这个门卫的问题,却是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能穷其一生找到所有答案的人,我似乎还未曾听说过。

陈清友走了,查斯顿走了,可是我们周围的环境还是那么炎热,树是绿的,孩子们是吵的,小区里做活动的女广播依然那么具有煽动性。这一切让人感到无比困惑,活着和死了的意义到底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呢?

有时候感觉人类是残酷的。再亲的亲人去世,悲伤归悲伤,痛不欲生归痛不欲生,但是活着的人终究还是得活下去。有的时候这种活,让人会有一点内疚感,好像觉得是不是不应该苟且于世才是最好的悲伤证明啊?

巨大虚无感笼罩下的人,会有一种迷茫感。望着窗外的物业工人,端着水管浇灌那些花花草草,自己会想: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终归还是会死的嘛。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活得锱铢必较呢?

人越活,会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当然也会对生命产生很多很深刻的敬畏感。对生命的真相,我们普通人了解的太少太少,所以总是紧紧地拽住那根生命的细线不愿意放手。可是谁都知道,没有一个人能最终抓得牢,愿不愿意,放手是早晚的事情。选择自己结束生命的那些人,只不过愿意更早的放手罢了,他们也许是活累了,也许是活够了,也许是活明白了......所以都走得那么匆忙。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来去总让人思考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