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随记二十四:“美仁里”这个小区不错哦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和谐的社区才是最好的选择。选社区不知道考虑和谐,怎么能说是聪明人呢!

随记:里,本是个单位名词,300步长,300步宽,是为一里。后来变成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名称,按照周礼来说,25户人家算一里。现在很多地名有个“里”字,小区也都用“里”命名,比如“幸福里”,很有古风。

从字面上说,“里”是居住地的意思,不过孔子说的可能更广泛些,不只是居住地,还包括相处。和“仁人”相处,才是最好的。好在哪,仁者爱人,至少你不用担心身边有坏事发生,能安心生活了。

但是,很多人虽然懂得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他们的人生。

里仁为美,大家都知道,也都点头赞同。不过知行能合一的人是少数,择不处仁是多数。碍于人情,囿于面子,你选择了庸人碌友,求名求利,花天酒地,你选择了狐朋酒友。懒惰贪婪是人最本质的属性。人,最受不得环境的渐染。两千年前,墨子就感慨过“染不可不慎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人是社会动物,过去有句话,叫“社会是个大染缸”,有点危言耸听,但也确是事实。

在周围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合群是一件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啊!这个时候,我想慎独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择不处仁,焉得知?无仁可处,独求仁心,自可为。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心的人,没法长期安于贫困,也没法长期安于安乐。仁这个东西,仁者会因为有仁心而安宁,智者会因为有利可图而做仁事。

随记:不论是贫困,还是富足,你都愿意永远伴随它吗?

这句话听着像是西方婚礼的主婚词,其实用在孔子这也挺合适,因为孔子说的和主婚词上说的,基本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婚姻结合因为爱,心灵安宁因为仁。

仁者安仁,有仁心的人,是仁者,和不仁者最大的区别不是他的实际处境贫困或者富足,而是他的心态。仁者和不仁者都可能处于各种境地,贫困或富足,但是不仁者不能长久,仁者能长久。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对于不仁者的影响很大,不仁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仁者,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即是说,仁者的心态是恒定的,是安宁的,他安于贫困,一箪食瓢饮,身居陋巷依然安乐,他安于富贵,执掌天下,富可敌国也依然安乐不纠结。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有智慧的人不移,那是坚持,愚人不移,那是蠢。

安宁心态源自于坚定的信念。仁者有强大高远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物质环境,使得仁者有了坚强的盔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仁者安仁。

智者与仁者最大的不同,是智者的内心没有足够坚定的精神追求,但是智者与仁者最大的相同点,是大家都做“仁事”。仁者做仁事,源于内心。智者做仁事,源于外物。智者因为做仁事有益而做,其心虽异,其行则同。慈善家们大做慈善,大抵是智者之为。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孔子低了一个档次,无他,仁者安仁,非“能”也,实“仁”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随记二十四:“美仁里”这个小区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