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365天

这一天来了,却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兴奋,因为已经写作融入日程生活。
日更第365天_第1张图片
日更第365天

憋大招的心态不再有,吸引关注的念头也早已消失殆尽。只是抽出时间来写作就好。就像村上春树每天早上起来跑步一样。
从2018.07.27开始挑战第一个7天日更开始,然后坚持一个多月,然后坚持100天,然后也不觉得每天写篇文章是个特别要完成的事情了,基本上每天随意写点东西也差不多能够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还记得第一次微信公众号日更满一月的兴奋,到兴奋还没结束被企鹅霸道封号的愤怒。这些插曲都影响了我的写作,而现在无论是发生什么,写作日更都会继续。
才思枯竭的时候,很多次出现过。就是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从这300多篇文章中也尝试写过很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具技巧,区块链,生活随笔,还有一些整理文章。
写作的意义之所以被一再强调,只因为他还没有融入你的血液,需要一些外部的勾引,远方的期待。一旦融入的你的生活,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而已。就像太阳每天会从东方升起,你会起床吃饭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关心写作的意义,而是关注写作本身。写作本身做好了,一切都是副产品。
至于阅读量多少,评论多少,打赏多少,一切都不是写作本身。虽然这些反馈也有价值。但是最大的价值还是通过写作创造价值。

写作技巧

最开始的时候会刻意的注意这个东西,因为自己不熟练,到后来,心理想什么就写什么就是了。没有太多疑虑。
写过诗歌,平仄这东西我始终没学明白。就按感觉走好了。
写过很多关于未来科技的思考,心之所思,见诸于文字。略显凌乱,尚无调理,因为未来本来还就是一片混沌。
写过几十份007的点评,一板一眼的遵循套路,尽可能的提供有价值的增量信息。
写过很多碎碎念,跑步的时候,脑子放空,会有很多想法涌现出来。

写作习惯

这个除了坚持足够久的时间,没有任何窍门。说服自己坚持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种技巧,但是坚持本身不可替代。日更没有回头路,断了就是断了。
我从2008年开始在网上写第一篇博客,陆陆续续写了不少东西,从每月一篇,每周一篇,到连续日更,中断,再捡起来,再中断,再捡起来。直到最近这一年是坚持走的最远的一次。
业余的人凭感觉,专业的人只是不停写。

写作反馈

一开始自己写的东西还经常发一发朋友圈,微信群之类的,但是到了而后来,就没有在写作内容的传播上花费太多时间了。
偶尔收到一些打赏,关注人数一直在增加。评论很少有,有价值的评论也很少。
通过写作,让演讲变得更自由。原来准备一份演讲,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每个月举办沙龙,对于各种问题,倒也应对妥当。准备一份80分的演讲,基本上都是把原来写过的很多东西,通过演讲用语音和肢体语言再次表达出来。
写作从演讲中得到反馈。

在007不出局写作

大概在日更100多天的时候加入了007不出局社区,开始在一个社区里面写作。算是有了一个组织,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深度点评。
习惯会传染,你也会被一种氛围带动。个人自律变成一种集体自律。
如果你想学习写作,那么我郑重的推荐你加入007不出局社群,国内最好,没有之一。

写作成为一种生物钟

就好比CPU里面有时钟振荡器一样。每个人的自然时钟节律是每天24小时。但是现代社会更重要的是文化时钟节律,也就是你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
除了每天的吃饭,睡觉是所有人的自然节律,还有什么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呢?
上班,工作不是,总有休息的时候。
运动锻炼,有这个习惯的人太少。从大部分的身材和精神上,可以看得到。
写作坚持的时间长了,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生物时钟了。这是每天都可以做的事情,不论是上班,休息,旅游还是其他时间。可以写给别人看,也可以写给自己看。
不用去额外为写作赋予意义,时间自然会给它所应得的。

写作的副产品

我有几次去参加活动,有政府的活动,有圈子里的沙龙。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有好几次,有人说,我知道你,而且通过表述,好像是对我挺了解的样子,而我这个记忆力还算不错有着良好的通讯录管理习惯的人来讲,我根本没有见过这个人。我说,您是怎么获取这些信息的呢?很多人说,通过你的文章。然后我们之间的交流,业务合作就不是从0开始的了。对方对我已经有了一个认知和认可。
不期然,写作的副产品已我想象不到的方式出现。

持续写作难在哪里?

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时间。用语音输入法,写作400个字,只需要一分钟。通过这种工具,你不需要考虑排版等各种复杂的东西。也就是说,10分钟完成一个两千字以内的文章是非常可行的。
难的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脑子里没有问题。而没有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输入和输出不平衡。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去年在北京西站准备出差,在车站等待同事到来的20分钟时间里,通过了语音输入法完成了一篇科技类的文章,几千字,输出,整理校对,高质量完成。因为我已经在来车站的地铁上打好了腹稿。而思考这个腹稿花费的时间不只是20分钟。

要感谢的人

学习最初的动力来自榜样的力量。这个里面,我学习持续写作,并最终坚持下来的几个重要的影响我的人。

吴军老师

从2012年开始看吴军老师的图书《浪潮之巅 》后来几乎所有吴军老师的图书都买了,并且完整的看完了。再后来,吴军老师在得到开设专栏,我也都一封不差的阅读了。
吴军老师获得过很多出版类的奖项,把科技写得深入浅出,可读性非常强。学富五车,又极其自律。持续稳定的高质量的产出,给我很大的触动。你能够看到一个人,很优秀,还在不停的向前进步。虽然不认识,但是视线范围内能够感受到这种榜样的力量。

井底望天

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现在的老板。从十年前偶然开始知道,到追随做事。结合这四年中国的巨大变化,很多都像剧本一样写在了大国游戏里面。这种现实版的震撼,人和人的见识,真是差距无比巨大。相比于学院派的窠臼,井大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读起来流畅,舒服,又通透。我们对于这种学习机会的渴求是非常珍惜的。

罗胖

罗胖的成长,我们都在见证。自律,稳定,可靠的交付。你只要去看,那个胖子就一定在那。就像你去爬华山,再过十年,二十年,华山论剑的石刻还是在那。一件事情重复做,日积月累的去做,自然就有了意义。哪怕就是一块石头矗立在那,一动不动。

接下来要做什么

对于我来说,写作成为我感受时间的一个节拍器。
相对于泛泛的写作,我可能会考虑一些系列性的专题写作。也考虑在合适的时候把这些内容集结成册。学习一些专业写作的技能。
另外就是通过写作建立的节拍器,去多学习一些运动技能。四肢不那么发达是30岁之后的一个能够明显感觉到的痛点。
另外就是提升一下自己研究有难度问题的能力和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有难度的问题会把倒逼学习能力的升级,而提出好问题的是代表着想象力的升级,认知维度的扩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第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