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高兴了

年轻人不高兴了_第1张图片
年轻人不高兴了

【1】

        放假回家,一些长辈亲朋与我闲谈之时,总是免不了带着玩笑或者慨叹的说一句:越来越弄不懂年轻人的心思了。更有些对自家年轻人过分爱护的,也微微感慨:越来越不知道要怎么样讨年轻人欢心了。

        年轻人们的不开心好像成了一种习惯,这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失眠,爆肝,脱发,持续的肌肉酸痛,这些在中老年社群才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如今倒像是甩不脱的牛皮糖紧紧粘在在年轻人的身上。

        焦虑,持续不断地焦虑,蔓延在年轻人的中间,以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不高兴。

        关于宇宙、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在深夜的前半段时刻紧紧缠绕在脑海里,躺在床上眉头紧锁,浑身僵硬,思维快速运转。

        继而微微收回思维的触觉,转而想想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立刻对所有未知的道路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和迷茫,全身冰冷,持续焦虑。

        持续的失眠,持续的焦虑,以及,持续的不高兴。

        心不静是病,得治。

【2】

        前几天和一群处在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圈子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吃饭,话题慢慢深入,大家也就渐渐地开始说到最近的生活还有压力。焦虑是蔓延在字里行间的东西,噼里啪啦一大串说下来,似乎都是关于未来生活一大串的疑问和不确定。一个比我年长一些的朋友紧接着聊起了她的生活,平实的故事和叙述,也有烦恼和气恼,却都是那些日光底下真真实实存在的,存在在昨天,前一天,上一个星期的。

        于是我们可以就那些当下的问题进行吐槽,商讨和解决,却不能对关于未来任何的问题进行讨论。

        现代人的生活总是,不高兴常有,但区别在于,焦虑是否常有。

        那时候我一点点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太在意“生活”,就会变得不太在乎生活。

【3】

        我们要如何定义“幸福生活”,与其定义什么是“幸福”,不如先定义什么是“生活”。

        规划和思索将来是一件充满跃跃欲试的事情,只是过分的筹划和设想,就把跃跃欲试演变成了焦虑。

        关注生活的品质,从而忽略生活本身,这是偏于忧郁的人格惯性的思考方式。设想未来的锦绣和那些急于达成的伟大目标,是对现有生活的激励和鼓舞,然而长期的缠绕在不断更迭的目标里,会感到无休止的疲劳。

        关于生活的切实定义,无从定论。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真正的生活的确是指向平庸。无论是你眼目所及那些令人艳羡向往的圈子,还是那些从来不屑嗤之以鼻的生活,其本质都是重复以及平庸。我们心驰的仍是那些我们未曾达到的生活,而我们所在的,所厌倦的,或许是我们曾经心驰的生活——而现在,我们正在厌烦于它的平庸。

        有趣的是,世界像是一个平行的阶架,我们生活在当下的阶架而仰望更高一层,只是每一层阶架的生活其实都毫无趣味可言。

【4】

        烦恼常有,不高兴常有,只是过分的设想不应常有。

        我有时候会看到很多年轻的朋友外出旅行、赶音乐节、做义工或者每天运动打卡、写写画画的分享。

        这些都是配称得上年轻的事,也都是配称得上年轻的生活。

        或许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书读的挺多,想的也挺多,只是路走的太少。于是心驰神往的也都是那些水中捞月,书里看来的生活。

        不如多迈出去看看。哪怕是早高峰的地铁公交,周末夜市此起彼伏的吆喝,隐缩在老旧的住宅小区里阴暗又窄小的裁缝铺,菜市场丢了一地的瓜果皮。

        这一切太糟糕了,我对自己说。于是这就是生活与生活的真相。

        这是你眼目看得见,耳朵听得清的,眷恋也好,想逃离也好的,真实存在的世界。

        年轻人嘛,就不要总是不高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轻人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