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是时候撕开这虚伪的面具了

-饮光社出品-

作为一个新媒体从业人员,我读这本《一个媒体推手的自白》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当看着自己推送的账号粉丝数始终稳于泰山的不变,我的内心十分焦虑。

该做点什么呢?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有问题,问百度。于是我时常搜索"微信公众号的吸粉办法",结果总是千篇一律。文章开出的药方,都是定位、内容、渠道,三种原料磨成粉末,配水服用。疗效是,得到一时短暂的充实感,然而终究毫无用处。

瞎折腾中,我发现了这本书,书的封面写着:《纽约时报》顶礼膜拜之作,这也许是传媒史上对传媒人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书名又与大名鼎鼎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异曲同工,想必其中该有些实在的干货吧。

在网上点击购买后,我充满期待,企图它是能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良药。没想到,它不仅不是药,还有毒。

我总结中毒反应,首先是一旦读了就停不下来。虽然是本行业书籍,但完全能当作一本职场小说来看。作者在他的自序《我曾欺世盗名》中,讲述了他如何策划新闻事件,让朋友的电影得到强烈反响。他先是肆意破坏自己买来宣传该电影的广告牌,然后在第二天,匿名把事情曝光给媒体,煽动更多人去效仿他的行为,只是为让他宣传的电影出现在更多的媒体上,得到更多曝光量。

他描述自己的工作是一个简单的传递链,“有人付钱给我,要我帮忙编故事,接着我们就利用隐藏的链条把整件事情炒大。”他也揭露了同行中众多类似的行为。

中毒的第二个反应是,开始怀疑一切热门事件。我们是否也常常掉入圈套,我们是否,也是别人鱼竿下那一尾绕着鱼饵转圈,甚至一口咬上勾子的鱼。答案是肯定的,有太多次了。

比如凤姐。我记得当初和母上大人一起看那集《人间》,在社会很底层的女生,开出令人乍舌的择偶高标准,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写的自不量力式的搞笑人物,确实太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当时,我妈妈在身边说:不可能吧,哪会有这种人,肯定是假的吧!我说,你看人闺蜜和男朋友都请来了,怎么会是假的?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传播的阴暗面,很多都是基于人性的。比如我们喜欢看别人出丑,想感受高人一等,希望能有至少我比他还强点的感觉,于是炒作满足了人们的这些心理,过后真相曝光,发现自己被愚弄了也毫无办法。

新闻资讯同样也是推手们的重要战场,从前人们读报纸读杂志,是基于很多考量才去买。而到了网络世界里,每个链接都是一条免费的资讯,选择的标准和从前买报买杂志就大不相同了。

这本书里提到有研究表明,某一消息是否会得到病毒性的分享与转发,取决于它能激起多大的愤慨。这就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新闻都在做标题党了,编辑把标题当成是售卖给读者的商品,怎么取由市场决定,于是谎言和偏激言论成为网络的主流。

中毒的第三个反应是,想知道到底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在这方便,书里也做了详细的介绍,有实操类的“媒体操纵术,九大秘诀”,也有“网络营销的操纵体制”这样的理论说明。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教会更多人去撒谎,而是教更多的人认清现状,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样的媒体世界,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

作者说“我四处散布谣言,炒作畅销书作家,包装知名品牌,无所不用其极。我肆无忌惮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操纵网络,大言不惭的欺骗媒体,而媒体则原封不动地将谎言传播给民众。”我想这也是如今很多推手的工作日常,作为一名新媒体从业者,我希望我不需用到书上讲述的技巧,做个姜太公就好,愿者上钩。

-态度-观点-评论-记录-感悟-扯淡-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说,是时候撕开这虚伪的面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