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读《破茧成蝶》

这本书从设计师的角度写的,涉及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产品经理等角色。产品经理重大方向、商业目标、功能业务等;设计师重逻辑、细节、情感、创意、界面等。这两个工种工作内容重合度较大、协作频率高,虽然各有侧重,但仍然有相互侵占工作内容的情况,互相的可替代性大。

书中站在设计师角度教设计师多为PM思考、分担工作。从PM角度来说,了解和掌握交互设计师、用户研究员职能也是必要的,毕竟不是每个企业都会配齐人员。

产品经理读《破茧成蝶》_第1张图片

交互设计师

交互设计就是通过分析用户心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运用交互知识,把业务逻辑(功能规格或内容需求)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给用户,最终实现产品战略(公司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平衡点)的过程。这其实对交互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公司战略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满足公司需求的基础上让用户觉得易用、好用。

实际上设计并不是搞艺术,艺术是感性的,而设计是相对理性、精密的。艺术所表达的是创作者的个人意识,而设计是为了解决用户具体的问题。设计师既需要一定的灵感和天分,也需要后天努力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严谨细致的心思。

所以作为一个菜鸟,不光要看书,还应该尽量多看一些设计网站上的文章。因为书籍可能比较偏理论,而网站上的文章更偏实际一些。平时多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和理念,而不是急于画图。多研究一些好的产品,思考人家这么做的原因,这是设计师必做的日常功课。

留心好的设计,在此基础上优化 一个人如果读过大量优秀的文学著作,那么对他的写作就会有较大的帮助。同理,如果一个设计师常年累月,潜心研究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那么他的设计质量自然也不会差。

读书和实战项目不断地穿插进行,及时总结会让你的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反之,如果光读书不思考,或光做项目不总结,你就会发现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什么实质提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学习本没有捷径,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大的捷径。


用户体验设计师

广义的用户体验指人在使用某个产品时的主观感受。在互联网公司或软件公司里,用户体验主要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用户体验设计的目标可以归纳为:解决用户需求,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的成本,给用户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用户体验设计的一些特征:

 ● 严谨、理性、创意。用户体验设计充满了理性和严谨,因为它首先关注于解决用户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优质的创意,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 提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把设计当做自己无限发挥创意的舞台,以至于出现糟糕的体验。设计师在设计前,请先问问自己,这次设计的目标是什么?要为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 不让用户思考。

● 趣味横生 趣味性可以为你的设计加分,让用户产生难以忘怀的奇妙体验。

● 了解人,观察人。做设计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是为了让“人”从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所以说到底,我们是在做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那么这就需要了解“人”的想法、行为、习惯等,学会换位思考。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激情、有梦想、喜欢解决问题的人。他的头脑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新奇、有趣、靠谱的想法。他既具备理性的头脑、又具有一颗体察入微的心,更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可以把美好的想法转化成实际的产品。

 用户体验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的工作有不少重合的地方,但两者也有很多区别:设计师更注重创意及逻辑、细节,设计目标更纯粹,能够更多地考虑用户,工作上更专注,设计方法更专业;而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主要负责人,需要考虑更宏观的问题,聚焦的范围比较广,更重视商业目标,此外,还需要考虑项目中的很多琐事。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产品经理

本书认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产出物应该是需求文档。产品定位、需求分析等工作则应当设计师与产品经理共同完成,在产品经理产出需求文档后,设计师完成原型设计。

一条需求可看作是“目标用户”在“合理场景”下的“用户目标”,其实就是解决“谁”在“什么环境下”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需求其实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用户的真实境况。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故事,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感到愉快。识别这些需求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后,根据产品定位和项目资源情况筛选、提炼出产品需求,定义出需求优先级。接下来就可以重点描述每个需求的逻辑、内容等,开始撰写详细的需求文档了。产品经理不应该跨过前面的过程,直接罗列一堆功能说明,形成一份没有价值的需求文档。

产品经理读《破茧成蝶》_第2张图片

如何考虑用户需求

产品经理读《破茧成蝶》_第3张图片

根据目标用户考虑:提出要求的用户是你的目标用户吗?

根据使用场景考虑:用户提出的这个问题一般发生在什么场景?合乎实际的使用情况吗?

根据用户目标(真实需求)考虑: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了吗?

根据产品定位考虑:用户提出的要求符合产品的定位吗?

根据项目资源考虑:用户提出的这个要求需要多少开发资源?价值有多大?需要立即开发吗?

如何确定优先级

确定优先级不是凭感觉的事,我们要有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哪些功能优先级高,哪些功能优先级低。大多数用户需要用到的功能和使用频率很高的功能,需要重点突出。对用户目标和商业目标的影响大小,可以表示为此项功能的重要程度。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人数、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这3个维度来排布优先级。

有没有必要写需求文档

 当产品规模小、项目人员少时,没有文档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项目依然可以灵活、顺利地进行。但当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人员不断增多时,缺乏文档的弊端就会渐渐显现出来。比如,当人员流动时,工作难以交接清楚,因为历史的功能信息均没有记录。当系统越来越庞大时,谁也无法描述清楚底层的完整业务逻辑,更新维护的成本极高,工作流程十分混乱,团队内部沟通不畅、效率低下…… 假如在一个大型项目团队中,产品经理没有写需求文档的习惯,而是直接深入细节,绘制线框图,那对整个项目团队可能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因为即使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设计师,也不能保证在处理一个复杂的问题时,能够立刻描绘出正确的设计方案来,他必须经过一系列思考的过程。 小型团队中虽然不需要详尽的需求文档,但产品定位、需求优先级等总是要有的,只是不限制文档格式,普通列表也可以,只要方便团队成员理解、沟通即可。 

所以说,作为产品经理,应该养成写需求文档的好习惯。第一,需求文档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品经理理清产品功能、内容、业务逻辑等整体信息。如果跳过这一步,过早地陷入界面细节,很容易得到盲人摸象的结果,给后续环节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第二,需求文档大大地方便了团队的沟通,让团队成员在项目前期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你的想法,而仅靠简单的沟通则很难遍历到所有的需求点,且面对多人团队时效率很低。需求文档也规范了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会出现越跑越偏的情况,增强了对项目的把控力。第三,需求文档可以帮助其他项目成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而不是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这样也提升了工作效率。第四,需求文档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持续发展,还能促进产品经理自身能力、专业性的提升。就像交互设计师要产出原型、视觉设计师要产出视觉稿、开发人员要产出代码一样,需求文档就是产品经理的重要产出物。

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团队中,产品经理不仅需要提供需求文档,还应该不断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前期沟通主要传递想法。中期沟通解决不断发现的问题、迭代需求。后期沟通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是面对一个较大的项目或是比较复杂的需求,且团队人数较多,则需求文档应该保证一定的规范性。很多公司都有通用的需求文档模板,以保障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这样既不容易遗漏重要的内容,也让需求文档看起来更专业,同时统一的形式也降低了项目成员的理解成本。


让思维破茧成蝶

保持低调、谦逊,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考虑问题时注重本质、推理而不是表象。不论是对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具的使用、文档、设计的呈现反而次之。比如,通过竞品分析发现某网站的提示功能很贴心,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这个功能的设计立刻照搬到自己的产品上,而是要分析这个功能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实现了用户的什么目标,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做到“人有我优”,学习到竞品的精髓,而不是皮毛。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经理读《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