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大地被撕裂,植物会在数百年间修补裂缝,人的心灵被撕裂,我们用纪念的方式来弥补。
从一些老电影开始蔓延的想法。这些电影包括《猎鹿人》、《现代启示录》和《第一滴血:兰博》系列、《野战排》、《我们曾经是战士》、《阿甘正传》等。这些电影诉说的不仅仅是越南战争的事,还有关与反战,以及对人的思考。
针对越南战争,可能是所谓的“冷战时期”最重要的局部战争。正所谓现在评价“冷战”的起源,可能是最大的谎言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正处于种种惴惴不安之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人戒备。
在我查询有关越南战争的描述资料可以开展如下的叙述(资料来自百度)。
越南战争 (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发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间,又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美国国防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宣告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据百度百科的资料,在越南战争中参战的兵力情况如下:
南越 850,000人(1968)
美国 536,100人(1968)
韩国 50,000人
北越 1,287,465人(1968)
中国 170,000人(1965—1969)
据百度百科的资料,在越南战争中伤亡的人数情况如下:
南越 死亡220,357—313,000人
美国 死亡58,307人
韩国 死亡5,099人
北越 死亡最高估计1,176,000人
中国 死亡1,146人
一场持续20年的战争是没有赢家的。尤其在现代。无论参战的哪一方都将艰难的吞下战后的烂摊子。之所以引述来自百度的数据资料,是因为这些数字将在下文中再次使用。
战争结束之后的世界,是被撕裂的世界。如果每一条人命都是一条数据的组成部分,那么这样的战争最终比拼的还是数据统计能力。这个看似简单的能力,在越南战争后续的尾声里将发生重大的影响。
以上伤亡的数字,除了是每一个生命的累加之外,还应该是每一个名字的叠加。至少这些人无论以何种形式参与战争时,都有一个名字。他们是带着自己的名字踏上战场的。
且不论这场战争的义或不义。
目前我所知有关这场战争的纪念碑为美国越战纪念碑。在这个纪念碑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这些姓名都一般大小,每个字母高1.34厘米,深0.09厘米。
越战纪念碑,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1982年10月该纪念碑主体完工,纪念碑所采用的黑色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
关于越战纪念碑还有以下事项需要记述,1979年4月27日,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老兵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旨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
(1)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
(2)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3)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
(4)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美国国会同意了该请求。1982年3月11日,由林璎提交1026号设计方案获得最后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同年10月完工。该纪念碑完工后传递了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通过借景让人们时时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
对此设计者林樱这样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再后来,这场战争的幸存者和亲属都会到这面墙面前,寻找各自知晓的名字。
我筛选了两种不同自然环境之下的纪念碑的图片。这样的图片更好的解释了越战纪念碑与象征美国国家的建筑之间的联系和延伸。越战纪念碑的设计从俯瞰的角度来看就像在大地上被楔入的一道伤疤和裂痕,黑色的疤痕清晰可见。
不过我最为欣赏的有关这面纪念碑的作品来自下面这幅画。在一面墙的阻隔之下,战士永远不会老去,活下来的人在冰冷的前面上感受到的,在墙的另一面的亡者也感同身受。
如果每一个名字都有灵魂的话!
之所以写起这样的文章和内容,不在于别的,就在于“名字'这样显而易见和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技术和强大的体系,可以把每一个人的名字记录在案,而不是统一称呼为”黔首”。我们也有足够使用的字词为每一个人命名。每一个名字都应该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存在或是曾经的存在。
那么我希望,每一个名字都不应该成为某种禁忌的牺牲品。每一个名字都可以被大大方方的被记录和被念出。让这些名字堂堂正正地活着我们自己的历史中。这就是我想说的。
你的名字,和你一样重要!
备注:
1、设计者Maya Ying Lin (中文名为林樱),1959年生人。林徽因侄女。美籍华裔。
2、有关该纪念碑的设计思考可参看纪录片《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