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记

今天,来到了有湖南省人口第一县之称的新化县。

新化县,属娄底市管辖,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著名景点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有梅山龙宫、大熊山森林公园等。

作为大梅山地区的中心地带,早在5000多年前,蚩尤及其部族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宋熙宁五年置县之前,这里长久地处于“化外”的历史,是“不与中国通”的神秘之地。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梅山蛮”归化后置新化县,取“王化之新地”之意,距今已有945年历史。

新化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险峻闭塞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梅山文化蚩尤文化。特别是梅山“三合汤”(成功入选2008年奥运食谱)、“三大碗”,已闻名全国。其中“三合汤”还荣获“舌尖上的中国”推荐。

新化三大碗起源于南宋末年,是“穇子粑蒸鸡”、“三合汤”、“农夫河鱼”三个菜的统称。

“三合汤”是梅山传统的地方名菜, 又称“霸王汤”,相传晚清大臣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时,“湘军”士兵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湖区,患风湿病的日见增多,致使士气低落。于是曾国藩用重金聘请名厨,精心调制了一种去风湿病的“三合汤”,作为士兵佐膳的菜肴。曾国藩特意将该汤赐名“霸王汤”。从此,“三合汤”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据当地人介绍:“三合汤”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三合汤”选料讲究,制作严格,最好要用水牛牯之牛血,厚实之牛肚及黄牛牯里脊肉为主料。牛肉要横切,牛肚梅山人吃法奇特:呷黑不呷白。调制时要注意火候,牛肚子要能插进筷子,炖好时需加入当地的土特产——山胡椒油。这样,“三合汤”才具有辣、香之特色和食疗之功效。

一匙三合汤下肚,往往是脑门冒汗,腹内起火,嘴巴收不拢,但稍作回味,便会口中生津,胃口大开,精神爽朗,忍不住又把汤匙伸出去,人戏称,喝三合汤犹如看火爆动作片,新鲜、刺激、来劲。

新化是“中华蚩尤故里”,梅山武术就是以蚩尤为首的远古先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观其禽技,仿其兽姿”而产生的。与炎黄二帝同为中华人文三始祖的远古战神蚩尤是中华武术的始祖。梅山文化特点在梅山武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蛮”,古有“梅山蛮”的说法,是因为梅山地区的人特别能吃苦,梅山武师特别能拼命,要练成梅山武术,必须蛮练基本功,练出一身钢筋铁骨,和人交手,则是够狠够硬,从不服输。可以说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就起源于梅山地区。梅山地区的尚武传统,曾达到人人习武的地步,就是现在,新化仍有近半数人练过梅山武术。

新化人的“蛮”还表现在喝酒上。男人们历来是无酒不欢的,而喝酒喝得尽兴与否,新化人有两个标准:一是总得喝趴下几个,不趴下不散场,酒继续开;二是面红耳赤脖子粗、嗓门大,几杯酒下肚,空气中的温度就上来了,之前文质彬彬的人,也开始脱下衣服,掳起袖子,开始高谈阔论,不时彪几句脏话,江湖豪气尽显。

然而这里却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湖南省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以建筑工、打印复印店经营为主。 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和数条高速公路的开通,这里交通不便的劣势不再,相信经济腾飞的春天也不会再遥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