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 是一个持久层ORM框架,负责Java与数据库数据交互,也可以简易理解为中介,相对于它,还有个中介是hibernate,不过在mybatis中sql语句的灵活性,可优化性比较强,这也是现在大多数人选择的原因。
下载 :
https://pan.baidu.com/s/1JY7Xduk5E3KPm58AjnueuQ 工具包
1.1 修改配置文件generator.xml
解压之后,这里把文件拷贝到了C:\resources\generator文件夹下,以下称为"当前文件目录"
一次配置,终身受益
generator.xml
xml version
=
"1.0"
encoding
=
"UTF-8"
?>
1.2 用Java运行自动生成
在当前目录下打开cmd命令,运行如下
注 : windows系统可直接执行 [ 生成.bat ] 批处理文件
然后把当前目录src下的com文件夹拷贝到项目文件夹下
把mapping文件拷贝到resources文件夹下
目录结构如上
2.集成Mybatis框架
2.1 引入依赖
compile
"mysql:mysql-connector-java:5.1.39"
compile
'org.mybatis.spring.boot:mybatis-spring-boot-starter:1.2.0'
2.2 启动类DemoApplication.java增加扫描配置
package
com
.
example
;
import
org
.
mybatis
.
spring
.
annotation
.
MapperScan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boot
.
SpringApplication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boot
.
autoconfigure
.
SpringBootApplication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web
.
bind
.
annotation
.
RequestMapping
;
@SpringBootApplication
// mapper接口 扫描包配置
@MapperScan
(
value
=
"com.example.dao"
)
public
class
Demo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args
)
{
SpringApplication
.
run
(
DemoApplication
.
class
,
args
);
}
}
2.3 添加项目首页index.html
在resources的templates文件中新建index.html
index.html
Title
Welcome SpringBoot
然后在 DemoApplication 启动类中添加
//欢迎页面 首页
@RequestMapping
(
"/"
)
public
String
index
(){
return
"index"
;
}
之前已经在application.yml中配置了资源映射设置,如下
spring
:
mvc
:
view
:
suffix
:
.
html
resources
:
static
-
locations
:
classpath
:/
templates
所以现在的项目启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是可以直接访问到首页的
3.添加业务层和控制层实现CRUD(增删改查)
增加业务逻辑层包service以及在其下增加impl包用来实现其接口
3.1业务逻辑层接口 AreaService.java
package
com
.
example
.
service
;
import
com
.
example
.
entity
.
Area
;
/**
* 这里给dao层的代码拷贝过来先使用
* created by cfa 2018-11-08 下午 9:56
**/
public
interface
AreaService
{
int
deleteByPrimaryKey
(
Integer
id
);
int
insert
(
Area
record
);
int
insertSelective
(
Area
record
);
Area
selectByPrimaryKey
(
Integer
id
);
int
updateByPrimaryKeySelective
(
Area
record
);
int
updateByPrimaryKey
(
Area
record
);
}
3.2业务层实现类 AreaServiceImpl.java
package
com
.
example
.
service
.
impl
;
import
com
.
example
.
dao
.
AreaMapper
;
import
com
.
example
.
entity
.
Area
;
import
com
.
example
.
service
.
AreaService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beans
.
factory
.
annotation
.
Autowired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stereotype
.
Service
;
import
java
.
io
.
Serializable
;
/**
* 这里的@Service注解相当于自动注册到Spring的Bean
* 相当于原来的Application.xml里的
* created by cfa 2018-11-08 下午 9:58
**/
@Service
public
class
AreaServiceImpl
implements
AreaService
,
Serializable
{
private
final
AreaMapper
areaMapper
;
@Autowired
public
AreaServiceImpl
(
AreaMapper
areaMapper
)
{
this
.
areaMapper
=
areaMapper
;
}
@Override
public
int
deleteByPrimaryKey
(
Integer
id
)
{
return
areaMapper
.
deleteByPrimaryKey
(
id
);
}
@Override
public
int
insert
(
Area
record
)
{
return
areaMapper
.
insert
(
record
);
}
@Override
public
int
insertSelective
(
Area
record
)
{
return
areaMapper
.
insertSelective
(
record
);
}
@Override
public
Area
selectByPrimaryKey
(
Integer
id
)
{
return
areaMapper
.
selectByPrimaryKey
(
id
);
}
@Override
public
int
updateByPrimaryKeySelective
(
Area
record
)
{
return
areaMapper
.
updateByPrimaryKeySelective
(
record
);
}
@Override
public
int
updateByPrimaryKey
(
Area
record
)
{
return
areaMapper
.
updateByPrimaryKey
(
record
);
}
}
3.3控制层的AreaController.java
package
com
.
example
.
controller
;
import
com
.
example
.
entity
.
Area
;
import
com
.
example
.
service
.
AreaService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beans
.
factory
.
annotation
.
Autowired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web
.
bind
.
annotation
.
RequestMapping
;
import
org
.
springframework
.
web
.
bind
.
annotation
.
RestController
;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
"area"
)
public
class
AreaController
{
private
final
AreaService
areaService
;
@Autowired
public
AreaController
(
AreaService
areaService
)
{
this
.
areaService
=
areaService
;
}
@RequestMapping
(
"query"
)
public
Area
areaList
(){
return
areaService
.
selectByPrimaryKey
(
1
);
}
}
看到这里,想必看到很多次@Autowired,@Service等注解了,这就是Spring的两大核心之一的IOC(Inversion of Control),也就是DI依赖注入;
Spring的两大核心AOP和IOC大家面试的时候也基本都有问到,到这里你IOC就不用头疼了;
在Spring之前我们写代码,用到某个类,我们都需要去new一下,现在有个叫Spring,我把控制权交给它,OK,然后在给业务层盖上章(加注解),然后让这个叫Spring的家伙开始工作的时候,交给他去做,控制层需要逻辑A,OK,之前我们已经在控制层用DI注入了A,Spring就会把A的调用给控制层,下面说松紧耦合度,Spring之前,到处写的都是new新建对象,修改一个类很难,现在随意修改,只需要盖个章(DI),让Spring去管就可以了,你现在要问我原理,那些文邹邹的,后续在研究研究,原理相当于文言文,只有研究透了,才能用大家都理解的话写出来。
业务层提供的接口加实现类就是为了实现松耦合,不然一个类就解决了,就像一个手机,坏了,里面的电池,屏幕,主板什么的拆下来还能用,这就是松耦合。
4.热部署插件
问题1:开发人员每次修改了一个java文件就需要重启tomcat,开发效率很低是不?
答:Jrebel热部署插件解决你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4Gu5xWWnqtXAoXYDLVmXMA
问题2:你为什么不选择springboot自带的热部署插件
答: 和之前的朋友问我的一样,问我为啥不把生成代码的插件放在项目中,一个项目还好,你要是写了多个项目,一个一个去部署,麻烦不,所以一次配置,一劳永逸。
5.关于AOP——Spring的又一大核心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 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一般而言,我们管切入到指定类指定方法的代码片段称为切面,而切入到哪些类、哪些方法则叫切入点。有了AOP,我们就可以把几个类共有的代码,抽取到一个切片中,等到需要时再切入对象中去,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行为。
这样看来,AOP其实只是OOP的补充而已。OOP从横向上区分出一个个的类来,而AOP则从纵向上向对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码。有了AOP,OOP变得立体了。如果加上时间维度,AOP使OOP由原来的二维变为三维了,由平面变成立体了。从技术上来说,AOP基本上是通过代理机制实现的。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 引自:http://xiaobashagua.iteye.com/blog/1963683你问我为啥排这么紧,哈哈,好东西是留给有耐心的人看的,如果你把这篇文章的IOC和AOP仔细看了,你会对这俩的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
5.小叙
本文代码已上传:
Github:https://github.com/cuifuan/springboot-demo
如果你是来学框架怎么写CRUD的,我错了,没让你看到具体的,我在写的是在写代码的时候,对插件工具的使用,和了解这些东西的作用,提高开发效率,并且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以及基本原理,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码农”,谢谢阅览。
加Java架构师群获取Java工程化、高性能及分布式、高性能、深入浅出。高架构。性能调优、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和大数据等多个知识点高级进阶干货的直播免费学习权限 都是大牛带飞 让你少走很多的弯路的 群..号是:855801563 对了 小白勿进 最好是有开发经验
注:加群要求
1、具有工作经验的,面对目前流行的技术不知从何下手,需要突破技术瓶颈的可以加。
2、在公司待久了,过得很安逸,但跳槽时面试碰壁。需要在短时间内进修、跳槽拿高薪的可以加。
3、如果没有工作经验,但基础非常扎实,对java工作机制,常用设计思想,常用java开发框架掌握熟练的,可以加。
4、觉得自己很牛B,一般需求都能搞定。但是所学的知识点没有系统化,很难在技术领域继续突破的可以加。
5.阿里Java高级大牛直播讲解知识点,分享知识,多年工作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带着大家全面、科学地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认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3981400/23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