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暗恋桃花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第1张图片
bdcc10daly1fst48pzcx7j20qo0hsgmp.jpg

昨天下午回来,洗完脸躺在床上无聊地刷着手机,突然想起是今天29号,《暗恋桃花源》要在重庆大剧院上演。久闻其名,心心恋恋,无奈“国库空虚"又没有买到便宜的票。心有不甘,想着去门口看看有没有黄牛票。立马翻身而起,穿衣拿包,出门,堵车,好容易到了门口,卖票的很多,价格让我望而却步,犹豫一番,溢价近一倍,狠狠心,买了最便宜的座位。

在门口碰见一个拉着行李箱的小姐姐,说是正好从外地回来,赶上今天,才买的票。小姐姐在门口买水,我们也不同层,我就先进去了。

入场等候。

开场,总监致辞。

第一幕,月色如水,江滨柳和云之凡各自在秋千上荡悠着,互诉离别的小心思。

整场剧由此拉开序幕。剧情想必大家都已烂熟于心,故不多加赘述。

第一个引发我思考的人物是,“暗恋”的导演,他是一个传统的人(传统在此并无褒贬之意),对戏剧、对表演、对文化,都是。他要求演员成为云之凡,成为江滨柳,成为大时代的孤儿,成为戏中人,这是比较传统戏剧。他企图排演一场悲剧,我们知道,悲剧从古希腊开始就是最正、最严肃的戏剧。他最爱的古代文人是陶渊明,见不得别人糟蹋他。

这不就是一位文化的问道者吗?

带着这份思考我继续往下看。

“桃花源”剧组里那个不靠谱的顺子,把桃花源里的桃树“留白”了。这什么意思?

桃花源,我们都知道,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在这部剧里很明显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符号。桃花林里缺失的桃花树,不正是那块缺失的文化吗?而后,无论前台的剧情如何上演,背景始终都是一个演员,在最后面,填补着那棵缺失的桃树,直至整部剧完,桃树补完。

这是对文化断层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怀想和追溯,对填补文化空白的希翼。

可是这种希望究竟只是希望。剧中有这样两个人物——老陶和疯女人。老陶妻子翠花红杏出墙,,面对翠花和情夫袁老板,老陶是敢怒不敢言。寻死不得,却寻到了桃花源,经过激流险滩,最终是豁然开朗,只见落英缤纷、黄发垂髫。这桃花源果真是那理想国吗?老陶发现,这女人竟和翠花一模一样,这男人竟与袁老板别无二致!忘不了,有些事忘不了!这困境是走不出去的,这桃花源还不是原来那肮脏的婆娑世界!返回家中,没想到一心向往桃花源的翠花和袁老板过的竟是柴米油盐孩子尿布的生活!

桃花源?不存在的,或者说是,破灭的桃花源。

疯女人在剧中只有一个目的——找刘子骥。刘子骥何许人也?《桃花源记》末:“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疯女人是找寻者,她找的也是一个找寻者。刘子骥没有寻到桃花源,疯女人也没有寻到刘子骥。谁关心明早八点办公楼那个杨小姐是谁。

找?找不到的。

除了桃花源这个文化符号之外,剧中还有没有具体的关于文化的思考?有。

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爱情是从前慢——从前慢,书信十天才能走千里。从前慢,一生怀想一个人。小护士的爱情是日日新——换得快、忘得快,怎么想,也想不起前男友的样子。爱情观,从“忘不了”到“想不起”。

这些都是时间轴上的冲突。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台湾和大陆。这两个地方一是作为叙事的地点,是江滨柳和云之凡的人生足迹,是一段历史的悲剧,二则是两种文化。一个北京妞要去演台湾腔,怎么演也演不像;一个东北人娶了台湾女人,还是想着东北菜。回不去,不要来,来了有什么用呢?剧中的魏先生往来台湾大陆,最后,他闯进舞台,没有台词,瞬间躲回角落,不出一声,直至最终。

台湾是一个文化很杂的地方。土著的、闽南的、日本的,中国传统的、1949年之后的。后殖民时期是最痛苦最焦虑的,尤其是文化层面的断层、空白带来的混乱。

两个剧组的关系既冲突又互文。一个内喜外悲(暗恋),一个内悲外喜(桃花源),一个古典,一个现代,一个现实,一个超现实。而两个故事在对文化的探讨上又是一致的,特别是两个剧组同台的时候,台词的巧合更是指向了一致的核心。这时,细心的观众又会发现,站在两个剧组中间的,正是找刘子骥的疯女人。

时间到了,两部剧排完,一部剧结束。

剧中,是一种现实,两部戏剧。剧外,是一种现实,三部戏剧,或者说,一种现实,一部戏剧。这是剧中剧的完美时刻。通过层层剥离,剧剧镶嵌,《暗恋桃花源》指向了这些关键词——文化、断层、冲突、绝望、怀想与追寻。

谢幕。离场。

大剧院的夜景还是那么好看。

2018/6/30 重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暗恋桃花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