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人,先观己 |《社会心理学》(上)

图片发自App


对《社会心理学》一书慕名已久,今次终于有机会拜读,不胜欣喜。进度将半,现试对阅读所得做一梳理。若有行文不甚明了之处,当为展卷过程中缺漏所在,宜补之。



虽然是教材,但这书也确实蛮“平易近人”的。其中列举的实验也好,事例也好,感觉都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有的听过见过,有的甚至说的就是我们自己。于是每每看读来,都忍不住感慨出声表示躺枪,也一次次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

这样的一种意识其实就已经蛮重要了。有的时候心里存着疑惑,觉得自己好像有些问题,又羞于对他人启齿。于是闷在心里,把个生嫩问题越闷越熟,点点膨胀开来,一不小心就真成了大问题。而一旦了解到自己在这问题上其实并没那么“特殊”,世界上还有大把的难兄难弟呢,就忍不住松一口:太好了,自己不是“怪物”。但另一方面又会有一些小小的失落。

为什么呢?其实这一系列心思转换中,就隐藏着众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让我们一点点看来。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看上去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且关注重点似乎也是在外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或许应该是行为的主体,也就是——人。

"我们认识世界”,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我们”。因此,虽然世界确实是客观的存在,但我们对它的观察会经由一系列主观加工。我们本身具有的学识水平,我们身处的文化环境,我们早已形成的世界观,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可以把这些内容想象成每个人内心的一面哈哈镜,因为各自情况不同,于是镜面凹凸角度也不相同。当现实世界进入每个人眼睛之前,一切都是一样的,可当它照进内心并由内心折射而出后,一切就变样了。

如果想要了解世界的模样,就需要先认识自己。这个认知是学习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前提。

当然它也颇具现实意义。它让我们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是整个世界的焦点所在,好像其他人也总在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正常的,毕竟对每个个体而言,确实是先有了自己,才有了世界。这样的意识也是利弊兼有的。好处是,高自尊的人会更容易具备积极思维,他们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不妄自菲薄,更易取得成就。而低自尊的人或许就会更为关注自己的不足,甚至将其放大,想法也愈发消极,文艺点的说法就是:卑微至尘埃。

所以你看,好的愈好,糟糕的愈糟糕,差别也只在你的一念之间。调整心态,或许才是你摆脱眼前糟糕现状的第一步(高自尊的同志就当我啥都没说吧)。

我们期待着“特殊”,因为在自己看来我们本就是最特殊的。但我们又害怕“特殊”,因为这意味着,你变成了群体中的“异类”。于是又涉及到另一重维度的问题——个体与群体之间。

这一点个人认为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求异与求同的并存。求异表现得更外显,特别是年轻人,好像与别人一模一样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一般,于是变着法的想要标新立异。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潜意识又总在求同。在群体中,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希望能得到接纳,如果遭到拒绝,内心都会痛苦。或者,我们在来到新的群体时,也会不自觉地了解规则,模仿他人行为,以正确行事。不管是再特立独行的人,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他人影响,做出从众反应,哪怕自己并未意识到。

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吧:今年流行穿黑色,于是满大街都是黑乎乎的,这是受流行影响的从众。然后你偏不愿意跟别人一样,你要穿白色,这是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但往深处看,你仍然受着文化的影响或者社会规则的制约。虽然你穿白色,但可能款式风格上也是很主流的,或者,你还像其他人一样穿着衣服。想要成为真正的异类,那你应该试试不穿衣服。

这个例子只是想尽量说明,社会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有的能让你直面其压力,有的则早已根植于你的意识深处。所以,与其反抗,不如正确认识。只要你不是打算一个人隐居深山老林,就得学会与世界相处,与其他人相共存。



好像也没说到太多新鲜内容,不过是把一些以前就有的模糊认识拎出来抖落抖落,就像拉拉面一样,希望能把面条再拉细一层,更清楚细致一些。敲字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多处语焉不详,思维也有阻滞,还是一个思考深度的问题。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看完书后就写上这样一篇梳理性的文字,但是,啧,对自己的懒散已懒得多言。先不要贪心,继续把这书好好看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欲识人,先观己 |《社会心理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