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止,演讲不息——《全脑演讲》书评

初接触《全脑演讲》时,正是我处于演讲低谷时期。作为一个在头马舞台混迹过一年半的头马“老会员”,我自以为自己的演讲功底还算扎实,毕竟大小也拿过几十个“最佳”。这份自信一直持续到我参加我们行业组织的一场演讲比赛后,被击碎得片甲不留。在那次比赛上,我准备颇多,可是名次倒数不说,还被隐晦地点评:“有些选手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表演戏剧。”那一瞬间,我有点不敢相信,随后而来的羞窘、打击让我在领“参与奖”时直接飙泪。啧,简直丢死个人。

随后,我陷入了自我怀疑中。我不敢去TMC,不敢更新“知识有限份子”公号里的演讲技巧。我甚至觉得,之前演讲中取得的所谓“最佳”,都是小伙伴们的鼓励,而非认可。曾经的自得,曾经的喜悦,竟都成了如今的可笑可悲,呵呵,我成功地把自己折腾自闭了。

正在这时,我接触到了振杰老师出品的《全脑演讲》。小伙伴说,生命不息,演讲不止。一次的失败算的了什么?难道你要一直自闭吗?好嘛,那我就先从看《全脑演讲》开始。

全脑演讲,顾名思义,从脑部的性能出发,推导出演讲的技巧和逻辑。而脑部性能,无非就是左脑和右脑。翻开目录,果然如是!

此时的心情有些微妙:既有猜中大框架的欣喜,又怕书里的内容与我脑子里已有的演讲内容真的一样,那可就一言难尽了。毕竟,我用我脑子的演讲知识拿了个倒数的成绩。

于是,怀着期待又怀疑的心情,往下看。嘿,这个前言部分有意思!不同于其他演讲类书籍前言部分着重描绘的演讲重要性,《全脑演讲》直接摆出区块链的案例,说明左右脑思维的差异。并给出了一套“问卷”,帮助大家判断自己的演讲属性——左脑型还是右脑型。Emmm……回想我过往文强理弱的成绩单,我猜我是右脑型演讲者。

一番计算操作后,果然不出意料。在过去的演讲中,我多发挥的是右脑的功力。我擅长用Role paly角色扮演、用声音的抑扬顿挫、用肢体动作来吸引观众。什么,你说稿子?我一个中文系科班出生的,写个演讲稿会有问题?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全脑演讲》第一篇《全脑演讲思维》让我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宽。《全脑演讲思维》一篇分为两大模块六大章。

左脑部分:左脑概括力、左脑结构力、左脑论证力。

右脑部分:右脑联想力、右脑共情力、右脑即兴力。

从左脑概括力开始,就是我这类天马行空类人最要学习的第一步。一个演讲,一定要有“观点”。观点来自于演讲目的。一般演讲目的有三个:告知、说服和激励听众。观点不光要高度概括演讲内容,还要传递演讲者价值观,使听众共鸣。大卫祁老师说,他常用的方法是找一些和培训主题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他的观点,在培训结束的时候,来上一句引用,逼格立马提升,主题立马升华,观众立马鼓掌。观点越精练并富有哲理,效果就越突出。这段话对我而言如醍醐灌顶。回想以往自己乍一看洋洋洒洒、风花雪月的结尾文风,虽然能让观众当下乐呵一下,却转身就忘。没有观点的突出和强化,实在是有愧“演讲”二字。

第二部分是左脑结构力。演讲结构是我在头马评估时常挂在嘴边的词。然而,看了《全脑演讲》,我不由得为那些曾经被我用“结构不够清晰”评估过的小伙伴点根蜡烛:不好意思啦,我也只是半吊子水平。在结构力部分,大卫祁老师提供了以下几种结构借鉴:

总分总。借用乔布斯的演讲,解析总分总的结构。最后的总结,stay hungry,stay foolish——对我亦有训诫作用。

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结构力叙述部分,最吸引我的是“角度说“。原文说:“一个好的演讲,应该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他为什么来听这个演讲?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客户之所以听我的演讲,是因为他想听到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公司介绍。”所以这个结构,适用于向上级、客户汇报、产品销售、技术演讲、经验分享等。恩,升职加油站。

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俗称的“黄金圈”法则。黄金圈法则不仅是演讲结构,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令人振奋的领袖和组织,他们思考、行动、交流沟通的方式都是按照“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方式来的。这种演讲结构与我前天在宁波头马峰会上听到的,由头马世界冠军“大假牙“Dananjaya分享的演讲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开场用三个高度凝练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直接观众心灵。然后讲述怎么做,最后是做什么。总之是用愿景激励,把大家洗脑一番,再号召大家去怎么做。不怕大家笑话,我每次看到黄金圈结构,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传销组织的洗脑课:

你想赚大钱吗?

你想轻轻松松地成为亿万富翁吗?

你想翻身农夫把歌唱,让那些歧视过你的人对你膜拜吗?

我们本着为世界传播爱的情怀,努力研发出一套可以让你们轻松赚大钱的机制。

只要交18888元,再邀请你的亲戚、朋友加入,就可以了。财富就在前方!

咳咳。虽然运用的场合不对,但是黄金圈真的是一个超级优秀的结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传销组织爱得死去活来呢?

左脑的最后部分是论证力。这也是我这个右脑型者的薄弱项。想让演讲变得有说服力,论证力必不可少。增强论证力的方法有三种:举例、数字和引用。里面比较有意思的点是“数字转换更形象“。即在演讲中引用数字,再用听众熟悉的概念再解释一遍。具体内容建议买书看,反正很赞。

接下来是右脑部分。因为鄙人自以为比较擅长右脑表现力,所以看书时我翻得有点快。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共情力部分提到的“讲故事“。书中提到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讲故事的套路:

·很久以前

·每天

·直到有一天——(故事的冲突)

·因为

·因为

·最后

书中说,这是皮克斯经典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的讲述套路。因为这六步有点长,于是被浓缩成“问题—转折—努力—改变“四步法。

问题来了,这个套路和那个拿倒数的演讲套路一模一样! 我瞬间激动了,仿佛拿到了被青天大老爷平反的文书,想冲到那位说我的演讲“不是演讲,而是戏剧“的评委老师面前,求道歉,求抚慰。

然而,这种激动的心情在瞄到“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公开表示,他们设计故事情节的时候,借鉴了即兴话剧大师创造的六步故事法的结构“这句话时,又凉了。“即兴话剧大师”,果然……是我偏离了演讲的轨道了么?我想起之前有位头马会员给我的建议:“演讲时你可以再收一点。“那一瞬间,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右脑表现力也存在问题,那就是过犹不及。

这一次,我开始沉下心来,认真拜读大卫祁老师给出的右脑解说。再对照我的倒数演讲稿,我发现了更多不曾注意到的问题。为了追求“演“的效果,我压缩了一些关键部分的“讲”;为了追求氛围的活跃,我缩减了观点阐述的部分……一个我曾自以为打99分(扣1分是怕自己骄傲)的演讲稿,被我自己嫌弃到不及格。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和演讲大师的差距,我终于明白了我和冠军的距离。如果再给我一次演讲机会,我还是会努力申请。生命不止,演讲不息。正如头马峰会上Dananjaya分享的:

“失败”和“卓越”是两种极端。如果你想拥有和谐的生活,你会处在中间状态,这就是“不错”的状态:你拥有不错的工作,不错的家庭,不错的生活,但你永远不可能卓越。“卓越”是一种你要去边缘的状态,边缘的状态里有危机、风险和巨大的牺牲。一个舒适的人,不可能卓越。

“一个人发现自我的过程有5步。1、你需要迫切渴望;2、你需要冒险;3、你需要经历失败;4、你需要一个导师;5、你需要一个正确的时机。”

    【不好意思,英语渣,翻译得有点生硬】

现在的我,已经重拾了渴望,也经历了登台的冒险和失败的经历。而导师就是《全脑演讲》这本书。我只需要努力学习,修炼演讲技能即可。不必追求演讲的速度和数量,不再盯着“最佳”花落谁家。只要自己有成长,一切终会水到渠成。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感谢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偏差。感谢振杰老师的推荐,让我脱离了自怨自艾的状态下顾影自怜。未来,我会更加努力。生命不止,演讲不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不止,演讲不息——《全脑演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