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困局

最近薛洪言先生发了一篇探讨为何对直销银行为何不乐观的文章:

看了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我对直销银行不再乐观

薛先生探讨的是持牌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命运,我和小伙伴也在一直尝试预测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命运。这二者的命运究竟是永远平行的铁轨,还是终将合二为一的婚姻?

尴尬的困局_第1张图片
尴尬ing

让我们穿越回2015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以下统称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这就是著名的“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二分法。现在直销银行被互联网运营搞得很尴尬、互联网金融企业被整改的很尴尬,那么两个尴尬的面孔能否在这种情境下实现某种融合?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在融合的过程中拥有优势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融合的主导权。

谁比谁更有优势,其实拼的是谁能有效管控互联网金融的收入成本结构:

尴尬的困局_第2张图片
成本结构影响成败

从成本端而言:流量成本是互联网企业优势,但是单纯的买卖流量赚取流量利差的互联网企业优势并不明显,重要的是有没有自有生成流量托底,否则就是大流量平台的打工机构;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而言,牌照是低成本资金的唯一护城河,这条河并不深,而这种牌照保护成本正在上升。

从收入端而言:互联网获客、放款、数据风控、贷后、催收,似乎没有一项是牌照本身可以解决的,互联网企业应该会完胜。

从逻辑上说,互联网企业在这场整合运动中应该占据主动。不过并购本就具有很多偶然性,每一单交易可能都会不同,银行还有“投贷联动”这个大杀器,而监管的倾向性则是另外一种变量。

唯一可以准确预见的是2017年两种来自不同体系的尴尬和焦虑会催生更多的并购交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尴尬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