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记忆

想想,在老家过元宵节,玩灯笼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这一直伴随到我上中学的时候。
又是一轮月高升
云端那边的天
两个星座遥望夜空
永远不能相逢

喜欢听大乔小乔很简单的这首歌《星座》,一把木吉他,一个老男孩,一枚他的小侄女。歌词显然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亦可用来描述潜千里之外游子对家的那份牵挂吧!贾平凹说离家久了,家已经变成意识形态的东西,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看他的《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就可以看出,越往后,时间越长,家就会变得越来越亦真亦幻,虚无而又真切。我是也想写个《商州回忆录》,自然奈何没那水平。呵呵!

每到月圆的时候,亦或每到每个节日,就会不自觉想起家,显然我很清楚,我不在家,对爹妈来说任何节日也一样是三点一线带过而已,前几日岳父母给小孩送灯笼,小孩在我这边,我不禁感到唏嘘:老人们是希望儿孙留在身边,但是现在社会变了,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奔波。我甚至很清楚的知道,孩子没在身边,他们聊的是:今年国家对农民政策,张三家孩子在城里上学了,李四家生了个双胞胎给姥姥带坏了净惹是生非之类的话题,对于这境况,我自感羞愧却无可奈何。

记忆中,我很喜欢传统的节日,很怀念小时候的生活,春节,元宵节,三月三上庙会,端午节,暑假去河里游泳,钓鱼,抓螃蟹,捉知了,摘柿子,过年前看人杀猪,填满了记忆。虽然现在那条路已经上了柏油,那条河已经不再清澈,那个村子已经慢慢陌生。如我几年前回家遇到村里人问道:叔,忙着捏? 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笑了笑点了点头,旁边串门的说着是XX家的儿子,都长这么大了。正是那: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

好了,既是元宵节,自然少不了传统的自制灯笼,小时候我的一只纸糊的船灯拉了很多年,骨架是用竹篾和细铁丝做的,每年正月初七八,夜幕降临的时候,村子里便上上下下跑起了灯,为何是跑?所有的灯笼下面都有轮子,前面用一根线拉着,跑起来轰隆隆的,那时候路面是土的,一不小心就会“翻车”,烧了个精光,只剩下那骨架,这个孩子就哭着回去找爹妈再糊一层纸,第二天又会拉出来,我的“船灯”自然也会在初七八就会被糊上一层白纸,边角加以彩纸点缀,有些时候没有多余的彩纸就用写对联剩下的红纸剪出个花儿什么的贴上去,说到剪纸,陕西人自然是很厉害的。
元宵节记忆_第1张图片
图片

村子南边的车灯队伍向北走,北边的向南走,一般都有个带头的,还有大一点的孩子拿着火柴,专门帮“熄火”的灯重新点亮。到人多的地方便会汇集在一起玩,此时便会有顽皮的男孩儿往别的女孩儿或者胆小的孩子灯里放个鞭炮,胆小的就会哭了,而此时大概八点多,有些“着急”的孩子妈便会顺着路一直走一直喊着自己孩儿的名字。

这样玩灯笼一直玩到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便会放鞭炮,有些喜欢“耍”的人家会买一点烟花,当烟花升起后炸开的第一声想起,小孩子都会快步跑到空旷的地方,静静的看着“噗嗤-咚···”的响声而目瞪口呆。

十五一般要早回家,我是喜欢看煮元宵,有时候也油炸,感觉炸的好吃点,小时候的元宵,馅儿是红的绿的细丝,说是桂花,想起去街上看元宵都是用“蒲篮”滚出来的,那时候的元宵才是真的元宵。显然,我特别喜欢吃甜食,尤其元宵,平常叫汤圆。
元宵节记忆_第2张图片
图片
元宵节记忆_第3张图片
图片

元宵煮出来之后,一家人就看着黑白电视的晚会吃着汤圆,感觉甜蜜极了,幸福极了。
正月十六,年过完了,人们陆陆续续背着大小行李出远门,学生们陆陆续续去学校报到,男的去城里打工,女的和孩子在家,而我们小孩子这最后一天的灯笼也只是简单象征性拉一下就吹熄灭,或者点燃。自然,着火代表着这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文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宵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