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真是假?

悖论究竟是什么?

严格地说,悖论是一种特殊的语句,从看似合理的前提出发,通过看似合理的逻辑推论,推倒出了一个矛盾。满足这样条件的句子,我们便称其为悖论。对悖论的否定会推导出对它的肯定,而对它的肯定又能推导出对它本身的否定。

悖论就是这么傲娇,你如果不去推倒(导)她,那你就不会知道她是真是假,而当你推倒(导)她之后,你就能确定自己不知道她是真是假。

有哪些著名的悖论?

说谎者悖论非常著名,它起源于古希腊的某个爱智慧者Epimenides,他曾说过“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在他开地图炮的同时,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是个克里特岛人。

那他说的这话算是悖论吗?我们来试着推导一下:如果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而Epimenides是克里特岛人,那Epimenides也说谎。而如果Epimenides说谎,那么“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这句话本身是句谎话,意味着这句话是错的,而真实情况是:并非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也就是有些克里特岛人不说谎。

请问,最后的结论有什么矛盾吗?

毫无矛盾,这个Epimenides没有说出任何悖论,他只是很单纯地在说谎而已。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逻辑矛盾和悖论是不同的,前者就像是“所有的话都是假话”。这样的命题能推出自身的否定,所以它只是单纯的一个假命题而已。而悖论的真值则是无法确定的,简单地赋值为真和假都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说谎者悖论的真正形式应该是:“这句话是谎话”。

当你认为上面那句加粗的话是真话时,那它就是谎话。而当你说那句话是谎话时,双重否定后,它又变成了真话。

说谎者悖论是一种语义悖论,这类悖论被认为是因为语义或者说内容上的原因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悖论,叫做形式悖论,罗素悖论就是很典型的一种形式悖论,这种悖论被认为只涉及逻辑或者数学概念,与语义无关。

大名鼎鼎的罗素悖论让分析哲学之父弗雷格倍感痛苦,他称罗素的一封信让自己快要完成的工作(数学逻辑化)犹如盖成的大厦轰然倒塌。这个悖论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为这个危机也没能被罗素自己的类型理论完美地解决。

罗素悖论是这样的,设命题函数P(x)表示“x∉x”,现假设由性质P确定了一个类A——也就是说“A={x|x ∉ x}”。那么现在的问题是:A∈A是否成立?首先,若A∈A,则A是A的元素,那么A不具有性质P,由命题函数P知A∉A;其次,若A∉A,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类组成的,所以A∈A。

如果你看不懂,没关系。理发师悖论可以看作这个罗素悖论的简化版本。现在有个理发师,他只给不给自己剪头发的人理发,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剪发?

如果他不给自己剪发,那他就属于那种不给自己剪发的人,那他就应该给自己剪发;而如果他给自己剪发,那他就不是那种不给自己剪头发的人,这样就违背了他只给不给自己剪头发的人理发的行为原则。

这个悖论告诉我们,学过逻辑学的理发师不是好的理发师。

还有一类悖论或可称之为认知悖论,老虎悖论就是如此。

有个国王要处死一个囚犯,但还是给了囚犯一个机会。囚犯面前有五扇门,国王说:“这五扇门背后,其中有一扇门背后关押着一只饿虎。而且,你不可能提前知道究竟是那扇门背后有老虎。”

囚犯也不简单,他以前是数学系的教授,后来穷困潦倒,以给人换灯泡为生,结果还打坏了一盏古董灯,没钱赔偿,只好入狱。

他用一套精妙的逻辑来分析这个问题:“如果老虎在第五扇门背后,那我在打开前四扇都没发现老虎时,我便提前猜到了老虎的所在。而国王又说我是不可能预知老虎的位置,这样老虎就必然不在第五扇门背后。在剔除第五扇门之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剔除第四扇门,再剔除第三扇门,第二、第一扇门。结果就是,门后根本就不可能有老虎啊。”

囚犯欣喜若狂,他手舞足蹈地去打开这五扇紧闭的铁门。可当他打开第二扇门时,一只猛虎从中扑出,将他的脖子一口咬断。而他在临死前,也确实没有提前知道这老虎竟然就在第二扇门背后。

这个悖论很难说是一个只涉及语义的语义悖论,更不是一个只涉及逻辑概念的形式悖论。所以被归入认知悖论,这么一个“其他类”悖论之中。它的解决请参考维基百科,我不准备详细叙述。但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悖论的定义是从似真的前提通过似真的逻辑推导出了矛盾,而当我们一旦指出某个“悖论”的逻辑其实是错误的,那这个悖论也就不称之为悖论了。比如几个芝诺悖论,这些悖论都是因为在古希腊缺少数学中的极限理论,没有微积分这样的工具,所以才看起来像是悖论。而在数学已经长足发展的今天,我们都知道芝诺悖论的前提和逻辑都是不合理的,那它会推出矛盾自然很正常。老虎悖论也是如此,一旦我们能指出其前提或推理逻辑的不合理之处,我们就取消了它的悖论地位。

为什么会有悖论?

悖论的产生,离不开这四个关键词:自指,否定,总体,无限。

自指是指语言发生了自我指涉,在说谎者悖论这样的直接自指中很明显。还有一种间接自指,比如卡片悖论:一张卡片的正面写着,本卡片背面的话是假的。而它的背面写着本卡片正面的话是真的。

不过,单纯自指并不一定导致悖论,比如”本句话是中文“。

单纯否定也不一定导致悖论,这很明显,比如”太阳不是球形”,“地球不是立方体”。这类句子,一个是假的,一个是真的,都不是悖论。

甚至,有时自我否定也不会导致悖论:“本句话不是英文”。

我们也许可以说,自我否定是悖论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当一个总体内的个体,对总体做出了描述,或者该个体本身依赖总体进行定义,这样就可能产生一个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悖论。而有些数学和逻辑悖论的产生则是因为把潜无穷当成了实无穷,这样也可能导致悖论。

悖论的意义何在?

悖论这么傲娇,我们应该拿她怎么办呢?

有的学者认为,悖论就是语言系统中的恶疾,必须根除。

有的学者认为,悖论是语言的一种天然缺陷,无可奈何。

但我却不这么想,悖论的产生正是因为语言灵活的用法和词汇模糊的定义,而这些又恰好是语言如此美丽的原因。

就让悖论做一个安静的美少女,我愿在旁,静静地欣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到底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