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深度学习的艺术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关于如何阅读学习的书以及公众号,每本书的侧重点不同,但所有的书,我总结了一点共通点:有输入必须有输出。

特别是今天也阅读了一篇文章:来自“高读书商”的豆瓣作者@亚比煞Aimee的一篇文章《阅读的才华有多重要》。给我感觉:要提高输出的品质的前提就是有高质量的输入。而关于如何高质量的输入,采铜的这本知乎自选集《深度阅读的艺术》给予了我们很有深度的建议。

正如这篇文章中提到的:

最近一阵子,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忽然遍地开花。身边好多朋友,不拘以前是干什么的,忽然都开始热衷于写作,也经常有人写邮件给我,问我都是怎么学写作的。虽然你很想把写作学好,恨不得一个写作班学下来,马上就能妙笔生花。但写作这事,真的和别的事不太一样,技巧虽然也有一些,但真不是仅仅通过了解一些技巧,或通过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能写好的。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都追求速成,追求抄近路,就把眼睛盯着写作的技巧。

而在她看来,阅读的才华,远比写作的才华更为重要,而写作的才华,也一定是和阅读的才华相生相伴的。

而采铜的《深度阅读的艺术》给了我们一个如何提升阅读才华的途径。虽然文章举的例子,让我们实际学习操作还很难,但我相信根据他书中提供的:提问——解码——操练——融合,这几个步奏,可以让我们阅读的才华和写作的才华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中:提问和解码是提升阅读的才华,操练和融合是提升写作的才华。

我试着根据采铜的教导的方法,对他的这本书《深度阅读的艺术》进行这一系列流程操作,可能有很多的地方不到位,甚至不对的地方。但操练之后才总结才会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改进,使之成为我自己的能力。

--------------------------------------------------------------------------------

提问:

问题1、我阅读这本书的目的?为了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或者和亚比煞Aimee所说的阅读的才华。我阅读的内容是否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原来的学习中,我已经了解到了阅读,特别是进入社会之后的阅读和学习,要以问题为导向,在阅读和学习中有目的的找到与自己问题相关的内容,并试着解决问题。并及时操练,成为自己能力。


问题2、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对于书中提问这一大章节,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构建主义”。“构建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


问题3和问题4、针对当前的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而且这些恭喜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呕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基于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学习中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框架,如果与原来的框架有冲突,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框架。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你学习的深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首先要把我们的学习框架挖深,才能构建最宏伟的金子塔。对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问题,不是我学习的目的,所以我将不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了。


解码: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特别要成为一位有写作才华的创作者,我们必须要达到解码的第三个层次。如果是看一部虚构作品,我们可能要去反思,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如果是一篇论说文,我们可能要去反思,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


操练: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因为人的长时记忆存储并非像硬盘一样可以直接拷贝粘贴,不是说我们记住了多少知识,当我们提取时,还是会原封不动地把它们提取出来。认知心理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的操作其实起到了「记忆修正器」(memory modifier)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被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操练方式:

1、写作式操练

2、游戏式操练

3、设计式操练

所有的操练都需要获得“反馈”。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

书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王云五先生自述,他在学习英文时,就是把英文原作熟读多次以后,翻译为中文,过了一星期之后,再翻译回英文,再将其与英文原作对照,然后「于文法有错误者即查找原文修正,于文法无误而用字遣辞不如原文精练者亦参酌修正」。不仅如此,他对古文的学习也采用类似的方式,先把古文译为白话文,又把白话文译回古文,以资对照。正是这等苦工夫下下去,才成就了王云五先生这位自学成才的大师。"


对于我们这类常可而止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过最简单的、大量的练习,我们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深度。对于写作,我记得曾经有一位作家,刚刚接触策划书的写作,为了提升自己写作能力,晚上就把业内大家的策划书,一点点的剖析,再自己写出来,再对照修改,有的好的地方都要背诵下来。


这两个实例,对于我们有至于提升写作才华的人来说,不失是一种办法。写出来后发在网络上,请人指正,写出的读后感与别人的对比,这样才能收到反馈,才能改进。


对于一些技能类的学习,每一次运用,得到的成绩就是最好的反馈。特别是法律类的,设置模拟法庭;会计类的,模拟做账;编程就更加不用说,遍出的程序能否玩下去,就是最好的操练。


每一种学习都要及时掌握反馈的情况,才能不断的改进,多次的应用之后,成为你一部分。


融合:对照原有的知识,尽心印证、互补、迁移。


拆书帮就是知识融合的一种办法。

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出来。

I: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因为它变的更好。


--------------------------------------------------------------------------------

这次学习,简单的汇报到这里,还有很多不足,还望多多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523深度学习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