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本站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mr_raptor/article/details/6556133
++++++++++++++++++++++++++++++++++++++++++
通用异步接收器和发送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简称UART。通常是嵌入式设备中默认都会配置的通信接口。这是因为,很多嵌入式设备没有显示屏,无法获得嵌入式设备实时数据信息,通过UART串口和超级终端相连,打印嵌入式设备输出信息。并且在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跟踪和调试时,UART串口了是必要的通信手段。比如: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等都要通过串口来进行配置。UART串口还是许多硬件数据输出的主要接口,如GPS接收器就是通过UART串口输出GPS接收数据的。
图2-56同步信号与异步信号
同步通信技术
在发送数据信号的时候,会同时送出一根同步时钟信号, 用来同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据采样频率。如图2-56所示,同步通信时,信号线1是一根同步时钟信号线,以固定的频率进行电平的切换,其频率周期为t,在每个电平的上升沿之后进行对同步送出的数据信号线2进行采样(高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根据采样数据电平高低取得输出数据信息。如果双方没有同步时钟的话,那么接收方就不知道采样周期,也就不能正常的取得数据信息。
异步通信技术
在异步通信技术中,数据发送方和数据接收方没有同步时钟,只有数据信号线,只不过发送端和接收端会按照协商好的协议(固定频率)来进行数据采样。数据发送方以每秒钟57600bits的速度发送数据,接收方也以57600bits的速度去接收数据,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和正确。通常异步通信中使用波特率(Baud-Rate)来规定双方传输速度,其单位为bps(bits per second每秒传输位数)。
串行通信好比是一列纵队,每个数据元素依次纵向排列。如图2-57所示,传输时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串行传输,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比特,这种传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速度较慢,但是使用总线数较少,通常一根接收线,一根发送线即可实现串行通信。它的缺点是要增加额外的数据来控制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和结束。
并行通信好比一排横队,齐头并进同时传输。这种通信方式每个时钟周期传输的数据量和其总线宽度成正比,但是实现较为复杂。UART通信采用的是串行方式进行通信的。
图2-57串行数据通信与并行数据通信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为了实现数据的正确发送和接收,通常会有一个状态寄存器来描述当前数据接收和发送状态,当发送方有数据发送时,会查看发送状态寄存器,看是否允许发送数据(如果上一次数据还没有发送完毕,不允许继续数据发送),在发送允许情况下再送出新数据。同样,接收端通过查看接收状态寄存器,确定是否有新数据到达,如果有数据到达,将去接收数据缓冲区读取数据。
(1)轮询模式
通过程序执行流,不停的检测状态寄存器的结果,如果当前可发送或接收,则发送或接收数据。其过程可以用下面伪代码来表示。
; 轮询方式实现数据发送伪代码
Send(){
While(1){
if(发送状态 == 可发送)
执行数据发送操作;
}
}
; 轮询方式实现数据接收伪代码
Receive(){
While(1){
if(接收状态 == 有数据到达)
执行数据接收操作;
}
}
由程序可知,这种方式实现简单,但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时都要进入循环检查状态寄存器的值,当没有数据到达或数据不可发送时,CPU会一直空转,其它程序又得不到CPU的执行权,很影响系统的效率。
(2)中断模式
中断方式是指,当数据到达或数据可发送时,产生中断,通知CPU去发送或接收数据,这种方式将通信硬件和CPU独立出来,通信硬件只有在发送或接收条件准备好之后中,才通知CPU去处理数据,在通信条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CPU去处理其它程序,显然这种方式更合理,这种方式要求通信硬件要求比较高,需要支持产生中断信号。
(3)DMA模式
通常实现数据的转移或拷贝时,CPU将从源地址处复制数据到寄存器,然后将寄存器数据再写入目的地址处,该复制过程需要CPU来执行。S3C2440支持DMA传输模式,DMA传输是指在CPU不干涉的情况下,DMA硬件自动实现数据的转移和复制,在DMA传输过程中,CPU几乎不用干涉,这样可以让CPU安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虽然如此,但是DMA在传输数据过程中要占用总线,在大批数据传输时,系统总线会被DMA通道占用,也会影响系统的效率。S3C2440 UART控制器支持DMA方式传输串口通信数据。
S3C2440 UART控制器,提供了三个独立的异步串行I/O端口,每个端口都可以在中断模式或DMA模式下工作,换而言之,UART可以生成中断或DMA请求用于CPU和UART之间的数据传输。UART串口挂接在APB总线上,APB总线最高可以达到50MHz工作频率,在使用APB时钟频率时可以达到最高115.2Kbps波特率的通信速度。如果UART串口接收外部设备提供UEXTCLK(外部时钟),UART可以在更高的速度下工作。每个UART串口在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里分别包含一个64Byte的FIFO缓冲区,用于缓存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由于UART是串行异步通信方式,因此在UART通信过程中每次只能传输1位(bit),若干位组成一个数据帧(frame),帧是UART通信中最基本单元,它主要包含:开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如果开启了数据校验,要包含校验位),和停止位,帧结构如图2-58所示。
图2-58 UART数据帧结构
UART在通信之前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约定好帧结构,也就是约定好传输数据帧格式。
l 开始位:必须包含在数据帧中,表示一个帧的开始。
l 数据位:可选5,6,7,8位,该位长度可由编程人员指定。
l 校验位:如果在开启了数据校验时,该位必须指定。
l 停止位:可选1,2位,该位长度可由编程人员指定。
通信双方约定好帧格式后,指定同一波特率,以保证双方数据传输的同步。
每个UART包含一个波特率产生器,发送器,接收器和一个控制单元,如下图所示:
图2-59 UART硬件结构
UART是以异步方式实现通信的,其采样速度由波特率决定,波特率产生器的工作频率可以由PCLK(外围设备频率),FCLK/n(CPU工作频率的分频),UEXTCLK(外部输入时钟)三个时钟作为输入频率,波特率设置寄存器是可编程的,用户可以设置其波特率决定发送和接收的频率。发送器和接收器包含了64Byte的FIFO和数据移位器。UART通信是面向字节流的,待发送数据写到FIFO之后,被拷贝到数据移位器(1字节大小)里,数据通过发送数据管脚TXDn发出。同样道理,接收数据通过RXDn管脚来接收数据(1字节大小)到接收移位器,然后将其拷贝到FIFO接收缓冲区里。
(1)数据发送
发送的数据帧可编程的,它的一个帧长度是用户指定的,它包括一个开始位,5~8个数据位,一个可选的奇偶校验位和1~2个停止位,数据帧格式可以通过设置ULCONn寄存器来设置。发送器也可以产生一个终止信号,它是由一个全部为0的数据帧组成。在当前发送数据被完全传输完以后,该模块发送一个终止信号。在终止信号发送后,它可以继续通过FIFO(FIFO)或发送保持寄存器(NON-FIFO)发送数据。
(2)数据接收
同样接收端的数据也是可编程的,接收器可以侦测到溢出错误奇偶校验错误,帧错误和终止条件,每个错误都可以设置一个错误标志。
l 溢出错误是指在旧数据被读取到之前,新数据覆盖了旧数据
l 奇偶校验错误是指接收器侦测到了接收数据校验结果失败,接收数据无效
l 帧错误是指接收到的数据没有一个有效的停止位,无法判定数据帧结束
l 终止条件是指RxDn接收到保持逻辑0状态持续长于一个数据帧的传输时间
(3)自动流控AFC(Auto Float Control)
UART0和UART1支持有nRTS和nCTS的自动流控,UART2不支持流控。在AFC情况下,通信双方nRTS和nCTS管脚分别连接对方的nCTS和nRTS管脚。通过软件控制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
在开启AFC时,发送端接收发送前要判断nCTS信号状态,当接收到nCTS激活信号时,发送数据帧。该nCTS管脚连接对方nRTS管脚。接收端在准备接收数据帧前,其接收器FIFO有大于32个字节的空闲空间,nRTS管脚会发送激活信号,当其接收FIFO小于32个字节的空闲空间,nRTS必须置非激活状态。如图2-60所示。
图2-60自动流控数据传输
(4)波特率
在UART中波特率发生器为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工作时钟。波特率发生器的时钟源可以选择S3C2440A的内部系统时钟(PCLK,FCLK/n)或UEXTCLK(外部时钟源),可以通过设置UCONn寄存器来设置波特率发生器的输入时钟源。通常我们选择使用PCLK作为UART工作时钟。
UART控制器中没有对波特率进行设置的寄存器,而是通过设置一个除数因子,来决定其波特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UART除数(UBRDIVn) = (int)(CLK/(buad rate * 16 )) - 1
其中:UBRDIVn的取值范围应该为1~2^16-1。例如:波特率为115200bps,PCLK时钟为其工作频率,采用50MHz,UBRDIVn为:
UBRDIVn = (int)(50M / (115200 x 16)) - 1 = 26
在系统时钟未初始化时,PCLK = 12MHz,如果波特率采用57600bps,那么UBRDIVn为:
UBRDIVn = (int)(12M / (57600 x 16)) - 1 = 12
当使用外部时钟源时,如果外部时钟小于PCLK时钟,则UEXTCLK应该设置为0。
(5)波特率的错误容忍率(Baud-Rate Error Torlerance)
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外界电磁干扰,信号减弱等原因,当时钟频率较低,传输速率较高时会产生误差,当误差达到一定值时,会出现数据信号不能正常识别,造成通信异常。好比如,在普通列车轨道上试图行驶高速列车一样,由于高速列车对轨道要求很高,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很可能造成事故。业界的波特率的错误容忍率为1.86%(3 / 160),如果大于该值则应该选择较低的波特率或提高输入时钟频率。
错误容忍率计算公式为:
UART Error = (tUPCLK - tUEXACT)/ tUEXACT * 100%
注: tUPCLK为UART的真实工作时钟频率:tUPCLK = (UBRDIVn + 1) * 16 * 1Frame / PCLK
tUEXACT为UART理想工作时钟频率:tUEXACT = 1Frame / baud-rate
其中:1Frame 为数据帧的长度 = 开始位 + 数据位 + 可选校验位 + 停止位
假如,波特率采用115200bps,PCLK时钟为50MHz,波特率除数因子UBRDIVn为26(通过前面UBRDIVn计算公式算出),采用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无校验的8N1方式通信时,其错误容忍率为:
tUPCLK = 27 * 16 * 10 / 50M = 0.0000864
tUEXACT = 10 / 115200 = 0.0000868
UART Error = | 0.0000864 - 0.0000868 | / 0.0000868 = 0.46%
在开发板没有初始化系统时钟前,开发板工作在12MHz下,假如我们将波特率设置为115200bps,采用PCLK为系统默认时钟12MHz,8N1数据帧格式通信,那么:
UBRDIVn = (int)(12M / (115200 * 16)) - 1 = 6
其错误容忍率:
tUPCLK = 7 * 16 * 10 / 12M = 0.0000933
tUEXACT = 10 / 115200 = 0.0000868
UART Error = | 0.0000933 - 0.0000868 | / 0.0000868 = 7.5%
其错误容忍率大于1.86%,因此在12MHz频率下,波特率不能设置为115200,现在将波特率设置为56700bps,采用8N1数据帧格式通信,那么:
UBRDIVn = (int)(12M / (57600 * 16)) - 1 = 12
tUPCLK = 13 * 16 * 10 / 12M = 0.000173
tUEXACT = 10 / 57600 = 0.0001736
UART Error = | 0. 000173 - 0. 0001736 | / 0. 0001736 = 0.345%
采用波特率为56700bps,8N1数据帧格式通信时,其错误容忍率小于标准的1.86%,因此可以正常工作。
图2-61 MINI2440开发板串口硬件图
UART的接口
图2-61为MINI2440开发板引出UART串口接线图,它采用DB9接口公头(有接线柱的端口,只有接线孔的为母头),其有9根信号线,UART通信过程中用到了信号线2 RSTXD0(数据发送管脚)它和串口线母头TXDx信号线相接(x代表0号,1号,2号串口),信号3 RSRXD0(数据接收管脚)和串口线母头RXDx相接(x代表0号,1号,2号串口),信号线5(接地管脚),信号线7 RSCTS0(数据发送流控制管脚)和串口线母头nCTSx相接,信号线8 RSRTS0(数据接收流控制管脚)和串口线母头nRTSx相接。如果UART中没有开启AFC流控的话,只要用到信号线2,信号线3和信号线5。
图2-62 MINI2440串口管脚接线
通过MINI2440硬件CPU管脚图可以看出,RSTXD0和RSRXD0连接到CPU的GPH2和GPH3管脚上的,而GPH2和GPH3是CPU复用管脚,因此我们要对GPH2和 GPH3对应寄存器进行设置,其对应寄存器为GPHCON。
表2-23 GPIO端口H设置寄存器(GPHCON)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GPHCON |
0x56000070 |
R/W |
GPIO端口H配置寄存器 |
0x0 |
GPHDAT |
0x56000074 |
R/W |
GPIO端口H数据寄存器 |
未定义 |
GPHUP |
0x56000078 |
R/W |
GPIO端口H上拉无效寄存器 |
0x000 |
GPHCON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 |
… |
… |
… |
GPH3 |
[7:6] |
设置当前管脚功能: 00 = 输入端口 01 = 输出端口 10 = RXD[0]配置为串口0的接收数据管脚 11 = 保留 |
0 |
GPH2 |
[5:4] |
设置当前管脚功能: 00 = 输入端口 01 = 输出端口 10 = RXD[0]配置为串口0的接收数据管脚 11 = 保留 |
0 |
… |
… |
… |
… |
GPHCON[7:6]和GPHCON[5:4]为RSTXD0和RSRXD0管脚设置位,将其功能设置为了UART专用通信管脚,因此应该设置其为0b10,分别用于UART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GPHCON | = 0xa0;
表2-24 GPIO端口H上拉电阻设置寄存器(GPHUP)
GPHUP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GPH[10:0] |
[10:0] |
设置对应管脚GPHn的是否启用上拉功能 0 = 启用上拉功能 1 = 禁用上拉功能 |
0 |
GPHUP上拉电阻设置寄存器:上拉电阻用来稳定电平信号,保障传输数据的正确,GPHUP里设置其内部上拉。
GPHUP = 0x0;
表2-25 UART0串行控制寄存器(ULCON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LCON0 |
0x50000000 |
R/W |
串口0串行控制寄存器 |
0x00 |
ULCON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保留 |
[7] |
|
0 |
红外模式 |
[6] |
选择串口0是否使用红外模式: 0 = 正常通信模式 1 = 红外通信模式 |
0 |
校验模式 |
[5:3] |
设置串口0在数据接收和发送时采用的校验方式: 0xx = 无校验 100 = 奇校验 101 = 偶校验 110 = 强制校验/检测是否为1 111 = 强制校验/检测是否为0 |
000 |
停止位 |
[2] |
设置串口0停止位数: 0 = 每个数据帧一个停止位 1 = 每个数据帧二个停止位 |
0 |
数据位 |
[1:0] |
设置串口0数据位数: 00 = 5个数据位 01 = 6个数据位 10 = 7个数据位 11 = 8个数据位 |
00 |
通过设置ULCON0来设置UART0通信方式,ULCON0[6]选择通信方式为一般通信模式或红外通信模式,ULCON0[5:3]设置串口0校验方式,ULCON0[2]设置串口0停止位数,ULCON0[1:0] 设置串口0的数据位数。
我们选择一般通信模式,无校验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的数据通信方式。因此:
ULCON0 = 0x03;
表2-26 UART0串口控制寄存器(UCON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CON0 |
0x50000004 |
R/W |
串口0控制寄存器 |
0x00 |
UCON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FCLK分频因子 |
[15:12] |
当UART0选择FCLK作为时钟源时,设置其FCLK的分频因子 UART0 工作时钟频率 = FCLK/ FCLK分频因子 + 6 |
0000 |
UART时钟源选择 |
[11:10] |
选择UART0的工作时钟PCLK,UEXTCLK,FCLK/n: 00,10 = PCLK 01 = UEXTCLK 11 = FCLK/n 当选择FCLK/n作为UART0工作时钟时还要做其它设置,具体请读者自行查看硬件手册 |
00 |
发送数据中断 产生类型 |
[9] |
设置UART0中断请求类型,在非FIFO传输模式下,一旦发送数据缓冲区为空,立即产生中断信号,在FIFO传输模式下达到发送数据触发条件时立即产生中断信号: 0 = 脉冲触发 1 = 电平触发 |
0 |
接收数据中断 产生类型 |
[8] |
设置UART0中断请求类型,在非FIFO传输模式下,一旦接收到数据,立即产生中断信号,在FIFO传输模式下达到接收数据触发条件时立即产生中断信号: 0 = 脉冲触发 1 = 电平触发 |
0 |
接收数据超时 |
[7] |
设置当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超时,是否产生接收中断: 0 = 不开启超时中断 1 = 开启超时中断 10 = 7个数据位 11 = 8个数据位 |
0 |
接收数据错误中断 |
[6] |
设置当接收数据时,如果产生异常,如传输中止,帧错误,校验错误时,是否产生接收状态中断信号: 0 = 不产生错误状态中断 1 = 产生错误状态中断 |
0 |
回送模式 |
[5] |
设置该位时UART会进入回送模式,该模式仅用于测试 0 = 正常模式 1 = 回送模式 |
0 |
发送终止信号 |
[4] |
设置该位时,UART会发送一个帧长度的终止信号,发送完毕后,该位自动恢复为0 0 = 正常传输 1 = 发送终止信号 |
0 |
发送模式 |
[3:2] |
设置采用哪个方式执行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 00 = 无效 01 = 中断请求或查询模式 10 = DMA0请求 |
00 |
接收模式 |
[1:0] |
设置采用哪个方式执行数据写入接收缓冲区 00 = 无效 01 = 中断请求或查询模式 10 = DMA0请求 |
00 |
通常UART串口采用PCLK作为输入工作时钟,采用简单的轮询方式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不开启数据接收超时,数据产生错误时不产生错误状态中断,因此:
UCON0 = 0x05;
表2-27 UART FIFO控制寄存器(UFCON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FCON0 |
0x50000008 |
R/W |
串口0 FIFO控制寄存器 |
0x00 |
UFCON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发送数据 触发级别 |
[7:6] |
设置FIFO发送模式的触发级别: 00 = FIFO为空触发 01 = 16字节触发 10 = 32字节触发 11 = 48字节触发 |
00 |
接收数据 触发级别 |
[5:4] |
设置FIFO接收模式的触发级别: 00 = FIFO为空触发 01 = 16字节触发 10 = 32字节触发 11 = 48字节触发 |
00 |
保留 |
[3] |
|
0 |
发送FIFO重置 |
[2] |
在重置FIFO后自动清除发送缓冲区 0 = 正常模式 1 = 自动清除 |
0 |
接收FIFO重置 |
[1] |
在重置FIFO后自动清除接收缓冲区 0 = 正常模式 1 = 自动清除 |
0 |
启用FIFO |
[0] |
0 = 不启用FIFO 1 = 启用FIFO |
0 |
表2-28 UART MODEM控制寄存器(UMCON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MCON0 |
0x5000000C |
R/W |
串口0 MODEM控制寄存器 |
0x00 |
UMCON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保留 |
[7:5] |
必须全部置0 |
000 |
AFC自动流控 |
[4] |
0 = 不开启流控 1 = 开启流控 |
0 |
保留 |
[3:1] |
必须全部置0 |
000 |
请求发送 |
[0] |
如果启用AFC,该位无效,S3C2440会自动控制nRTS,如果不启用AFC,nRTS必须由软件控制 0 = 高电平激活nRTS 1 = 低电平激活nRTS |
0 |
表2-29 UART 发送/接收状态寄存器(UTRSTAT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TRSTAT0 |
0x50000010 |
R/W |
串口0发送/接收状态寄存器 |
0x06 |
UTRSTAT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发送器为空 |
[2] |
当发送缓存寄存器中没有数据要发送且发送移位寄存器为空时,自动置1 0 = 非空 1 = 发送器为空(发送缓存和移位寄存器) |
1 |
发送缓存寄存器为空 |
[1] |
当发送缓存寄存器为空时,自动置1 0 = 发送缓存寄存器非空 1 = 发送缓存寄存器为空 |
1 |
接收缓存寄存器为空 |
[0] |
当接收缓存寄存器有数据到达时,自动置1 0 = 接收缓存寄存器为空 1 = 缓存寄存器接收数据 |
0 |
表2-30 UART 发送缓存寄存器(UTXH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TXH0 |
0x50000020(L) 0x50000023(B) |
W |
串口0发送缓存寄存器 |
- |
表2-31 UART 接收缓存寄存器(URXH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RXH0 |
0x50000024(L) 0x50000027(B) |
R |
串口0接收缓存寄存器 |
- |
表2-32 UART 波特率除数寄存器(UBRDIV0)
寄存器名 |
地址 |
是否读写 |
描述 |
复位默认值 |
UBRDIV0 |
0x50000028 |
R/W |
串口0波特率除数寄存器 |
- |
UBRDIV0 |
位 |
描述 |
初始值 |
波特率除数 |
[15:0] |
设置波特率除数(大于0)使用外部输入时钟时可以置0 |
- |
上述寄存器是是和UART通信相关寄存器,使用简单的无FIFO,无自动流控AFC时,设置如下:
UFCON0 = 0x00; // 不使用FIFO
UMCON0 = 0x00; // 不使用流控
UBRDIV0 = 26; // 波特率为115200,PCLK=50Mhz
UBRDIV0 = 53; // 波特率为57600,PCLK=50Mhz
UBRDIV0 = 12; // 波特率为57600,PCLK=12Mhz
UTXH0和URXH0分别是数据发送和接收寄存器,发送数据时通过轮询方式判断发送状态寄存器的状态,当可以发送数据时,执行UTXH0寄存器写入操作,接收数据时,以轮询方式检测接收状态寄存器状态,当有数据到达时,读取URXH0寄存器里的数据即可取得串口数据。
#define TXD0READY (1<<2) //发送数据状态OK
#define RXD0READY (1) //接收数据状态OK
/* UART串口单个字符打印函数 */
extern void putc(unsigned char c)
{
while( ! (UTRSTAT0 & TXD0READY) );
UTXH0 = c;
}
/* UART串口接受单个字符函数 */
extern unsigned char getc(void)
{
while( ! (UTRSTAT0 & RXD0READY) );
return URXH0;
}
init.s:本程序文件对看门狗,内存等基本硬件做初始化,然后跳入到xmain.c中的xmain函数执行。
;
; UART串口实验
;
GPBCON EQU 0x56000010
GPBDAT EQU 0x56000014
AREA Init, CODE, READONLY
ENTRY
start
; close watchdog
ldr r0, = 0x53000000 ; 将看门狗控制寄存器地址放入r0
mov r1, #0
str r1, [r0] ; 设置看门狗控制寄存器的值为0
bl initmem ; 跳转到initmem代码段,初始化内存
IMPORT xmain ; 引入main.c中的xmain函数
ldr sp, =0x34000000 ; 调用C程序之前先初始化栈指针
ldr lr, =loop ; 设置xmain函数的返回地址
ldr pc, =xmain ; 跳转到C程序中的xmain函数的入口处执行
loop
b loop ; 死循环
initmem ; 内存初始化
ldr r0, =0x48000000 ; 加载内存相关寄存器首地址r0
ldr r1, =0x48000034 ; 加载内存相关寄存器尾地址到r1
adr r2, memdata ; 将寄存器配置数据地址段首地址加载到r2
initmemloop
ldr r3, [r2], #4 ; 循环设置存寄存器
str r3, [r0], #4
teq r0, r1
bne initmemloop ; 循环到最后一个寄存器时退出函数
mov pc,lr
memdata
DCD 0x22000000 ;BWSCON
DCD 0x00000700 ;BANKCON0
DCD 0x00000700 ;BANKCON1
DCD 0x00000700 ;BANKCON2
DCD 0x00000700 ;BANKCON3
DCD 0x00000700 ;BANKCON4
DCD 0x00000700 ;BANKCON5
DCD 0x00018005 ;BANKCON6
DCD 0x00018005 ;BANKCON7
DCD 0x008e07a3 ;REFRESH
DCD 0x000000b1 ;BANKSIZE
DCD 0x00000030 ;MRSRB6
DCD 0x00000030 ;MRSRB7
END
xmain.c:uart_init函数对UART0进行初始化,然后进入死循环内,不停打印字符串“Uart串口打印试验”。
/* xmain.c */
/* GPIO registers */
#define GPHCON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6000070)
#define GPHDAT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6000074)
#define GPHUP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6000078)
/*UART registers*/
#define ULCON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00)
#define UCON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04)
#define UFCON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08)
#define UMCON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0c)
#define UTRSTAT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10)
#define UTXH0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50000020)
#define URXH0 (*(volatile unsigned char *)0x50000024)
#define UBRDIV0 (*(volatile unsigned long *)0x50000028)
#define TXD0READY (1<<2) //发送数据状态OK
#define RXD0READY (1) //接收数据状态OK
/* UART串口初始化 */
void uart_init( )
{
GPHCON |= 0xa0; //GPH2,GPH3 used as TXD0,RXD0
GPHUP = 0x0; //GPH2,GPH3内部上拉
ULCON0 = 0x03; //8N1
UCON0 = 0x05; //查询方式为轮询或中断;时钟选择为PCLK
UFCON0 = 0x00; //不使用FIFO
UMCON0 = 0x00; //不使用流控
UBRDIV0 = 12; //波特率为57600,PCLK=12Mhz
}
/* UART串口单个字符打印函数 */
extern void putc(unsigned char c)
{
while( ! (UTRSTAT0 & TXD0READY) );
UTXH0 = c;
}
/* UART串口接受单个字符函数 */
extern unsigned char getc(void)
{
while( ! (UTRSTAT0 & RXD0READY) );
return URXH0;
}
/* UART串口字符串打印函数 */
extern int printk(const char* str)
{
int i = 0;
while( str[i] ){
putc( (unsigned char) str[i++] );
}
return i;
}
__inline void delay(int msec)
{
int i, j;
for(i = 1000; i > 0; i--)
for(j = msec*10; j > 0; j--)
/* do nothing */;
}
/* xmain 通过UART串口打印字符串 */
int xmain()
{
uart_init();
while(1) {
delay(10);
printk("Uart串口打印试验/r/n");
}
return 0;
}
当编译并将生成Norflash,在->所有程序->通讯mini2440,在之后弹出的COM波特率1个停止位,PC串口(笔记本通常没有串口,可以买一个Uart串口打印试验”字符串。
++++++++++++++++++++++++++++++++++++++++++
本文系本站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mr_raptor/article/details/6556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