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五季来了,我很期待它

“八月九日晚上十点多,我回到椒江老城区,很多店铺都打烊了,路灯的光透过樟树稀稀疏疏地洒在空空的街道上,行李箱划过路面发出“嗡隆嗡隆”的声响,心中蔓起一种‘平林新月人归后’的感受,疲惫又安静。”在参加《奇葩说》第五季被淘汰后,贾开元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道。

贾开元是我看节目时印象很深的选手,他的身份在这个舞台上很“特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跟辩论似乎一点没有关系都没有。在60进30的淘汰赛,贾开元对阵到了说唱歌手未来星,一个外表憨厚,一个风流倜傥,两者画风迥异。相比于擅长引导观众情绪的未来星,贾开元还是占了下风,缺少了份感染力,虽然他的辩论清晰严谨,个人观点鲜明,但最终还以39:56的票数输掉比赛。

即将离场的时候,李诞和蔡康永先后为他爆灯,壮士请留步,给了他复活赛的名额。我想,导师们大概和我一样,被他那颗赤诚的心所打动。人生第一次辩论,淡定从容,精彩的呈现了自己。

贾开元在赛后采访时说,14年时第一次看《奇葩说》,激动到大半夜,有一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相识感,四年后,如愿进入了60强,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梦,虽然大起大落,但是不愿醒来。

那种“激动到大半夜”的感觉,我也曾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奇葩说》的死忠粉,对我来说,《奇葩说》每一期节目,都仿佛就像是给我日趋干涸的心洒下了一股甘霖。这一季也不例外,期待度不亚于往季。

看完了第五季的前两期节目,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出现了很多如贾开元般赤诚的人。比如农民赵美蓉,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东农妇,不远万里穿越2万8千里的土地,从养鸡场来到了辩论舞台;话剧演员王苹果,小城出生的平凡青年,对上了辩圈大神熊浩老师,即使被淘汰,也想换一个高兴的bgm……他们不是专业辩手,草根出身却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在面对也许是人生当中第一次辩论时,奇迹般的展现出他们最善良和光辉的一面。

网络上很多人说,《奇葩说》第五季变了,辩论开始不讲逻辑了,选手靠讲段子和抖机灵拉票了。我想,他们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固然部分选手身上的“综艺性”很强,但对整个节目来说,依然瑕不掩瑜。第五季里,选手背景更加多元,但专业辩手依然占一定比例,如复旦教授、谈判专家熊浩,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詹青云,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辩论队教练庞颖等,他们让辩论的专业性得以提高,提升了舞台的底蕴,以及一种与“邪魔歪道”抗衡的定力。

过去看《奇葩说》的时候,我总是拼命做笔记,生怕漏过哪怕一条金句,甚至每期节目都有一种全文背诵的冲动。现在想来,着实可笑,这样反而会因小失大。妙语连珠、舌战群儒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得来,比起辩论的内容,我更应去欣赏每位选手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

如果说,每季的《奇葩说》就像是连续剧,围绕“说”为主题,探索语言乃至世界的疆界。那每一个选手就像一个纪录片,这四年多来,他们在辩论上、生活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成长,而作为陪伴他们的观众,自然也为他们耳濡目染,同样也在成长。《奇葩说》已经第五季了,很多老面孔都不在了,我并不感到遗憾,更想说,他们找到了自己,从这个舞台毕业了。姜思达从一名青涩的学生成长为优秀的自媒体人,从米未辞职,开始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范湉湉自身觉得需要充电,她说四季已经讲完了自己的前半生,需要给自己输入新的东西;艾力说忙着要在三十岁之前完成自己周游世界的愿望……

最后,正如官方微信平台里发文所说:

“《奇葩说》这个舞台,也许就是这样,它允许各种各样的人来,也接受各式各样的人离开。

它有它的规则,在这里,哪怕不同意你所说的观点,但一定给予你说话的权利。

也许成长可能同样如此,你的笑点和泪点会变,你的感动阈值会增高,你从一天恨不得发几条社交动态,变到不愿意叽叽喳喳,因为你怕别人嫌你烦,说你矫情。

但《奇葩说》,会一直陪伴着你的这份成长。听你说话,替你说话,一起长大。”

谢谢《奇葩说》,第五季,依然追随。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第五季来了,我很期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