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微醺(2017)

【整理旧文字,记于去年10月5日,国庆中秋长假】

乡愁微醺(2017)_第1张图片
DSC09449.jpg

国庆中秋放假,除了值班,大活就是回家看看,陪老人吃顿饭,和父母兄弟左邻右舍说说话,扯扯闲篇。
东扯葫芦西扯瓢,似乎漫无边际,想到那说那。其实也跳不出既定的圈子,无非是儿子孙子庄稼地。

庄稼地,挣钱越来越难。小麦玉米,七八毛,一块多,肯定不挣钱;种点花生,机器收一下,二百六一亩,还有水肥,剩不不多少;蔬菜今年行情不好,大棚少卖很多钱,收回建大棚的本钱,看样子又得多费一年;大姜行市不错,种姜的估计能赚不少,但前两年不好,都赔了;今年的胡萝卜彻底赔了,长的比哪年都好,愣是没人来收,据说日本不要了……

几个大娘婶子在周围村打工,一年下来,能挣万把块钱。摘草莓,拔蒜薹,出(收)蒜出姜,出土豆花生,种蒜种棚,活很多,很好找,只要想干,天天有雇人的;活很累,干一天,回来累得睡不着,脚趾头都疼;不过工钱给的高,轻快点的七八十,也不轻快;累点的有些二三百,真累人;不过一天一结,点钱的时候很喜人。

在地里打工挣钱主要是六十出头的老娘们,这种活累,年轻人干不了。四十来岁的一代都在村里镇上的小工厂干活;再年轻点,二三十岁的都不在家,在外地打工,挣不了几个钱,但坚决不回家,村里干活的没有年轻人。

现在农村开销很大,孩子娶媳妇得有房子车子,都是很大的开支,很多人在镇里或城里买了楼房。
村里小学停了好几年了。全镇就留了几处,一年级就得到十多里地的外村去读,一年光校车就缴两千多;村里的学校,质量也不行,老师不行,设施也没城里的好,有能耐的都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城里读,最起码也得想办法到镇里中心学校去。
孩子读书是大事,耽误不得。

絮絮叨叨,些许惆怅。
几杯浊酒,几多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愁微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