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学角度理解共创式教练模型(3)

专题三:5 Contexts

Cornerstone是支撑整个教练体系的基本假设,Principles描述了唤醒蜕变的门径,那么Context说的是什么呢?

一次高能量的教练活动[coaching session]是如何生起的?我们前面说过,教练[coaching]也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它需要诸多条件(缘),这些条件就是context.

如果我们把教练[coaching]比喻成一棵小树苗,那么context就是空气、土壤、阳光、水份等等。一次谈话是闲聊天还是教练谈话,就看它是否具足这5个条件。

或者说,Context 是教练[coaching]生起的背景空间,在CAC模型中,这个背景空间有五个维度,分别是: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 和self-management。这五个维度是一体的,一生俱生,一灭俱灭。之所以一分为五是为了方便我们去认识它。

Contexts 不是skill的集合,不是skill的简单归类。一个context可以和多个skill相关联,一个skill也可以和多个context相关联。Context更象是space,是关于教练场的描述。contexts是being of coaching, 而skills是doing of coaching. Context和skills是体和用的关系。

佛法是不二法,为了揭示“不二”的本质却常常要从“一分为二”上说起,所以佛学中充满了二元对立统一的名词,比如空和有,性与相,能生与所生等等。《华严经》里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能生,宇宙万有都是心变现的,是所生。当我们说“无中生有”的时候,“无”是能生,“有”是所生。

从能所的角度来观察教练:

Coaching relationship是能生,client’s transformation 是所生。

Being / Co 是能生,Doing / Active 是所生。

Contexts是能生,coaching skill和coaching session是所生。

如此说来,contexts其实是在说教练者的修行、以及修行的方法。因此在教练的crew member里头,天然具备这5个成员。而教练[coaching]是教练者[coach]修行的一种方便法门,来访者[client]是我们修行的资粮。应当感谢我们的来访者,他们在帮助我们修行。


Curiosity

禅宗里有一段公案,香严禅师博通经论,辩才无碍。他的师傅百丈禅师圆寂时嘱咐他去依止大师兄沩山禅师。见面后沩山禅师问:“听说你在先师门下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是不是真的呀?”香严禅师答:“不敢!”沩山禅师说:“我今天只问你一句话,你要是道得出来,你就行了。”香严禅师说:“请大师兄先问。”沩山禅师问:“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香严禅师就懵了,窘得面红耳赤。回去以后,翻查了自己收藏的所有经书,都找不到答案,于是一把火将所有经书都烧掉了,跑到一个偏僻地方搭了个茅棚自己弄饭种菜,一天在挖菜地的时候,挖到了一块瓦砾,他便拾起瓦砾向外面丢去,凑巧丢在竹子上,“啪”的一声,就在这一瞬间,他豁然开悟了。

这段公案描述了禅宗修行的一个重要方法“起疑情”,禅宗起疑情的经典问题除了沩山禅师的这一句,还有大慧宗杲禅师的“念佛者是谁?”。从教练的角度来看,“起疑情”就是激发好奇心,整个教练的过程就是好奇心驱动的过程。对自己好奇,可以教练自己;对别人好奇,可以教练别人。没有好奇心的人,不可以做教练。

好奇心近似于清净心,好奇心的反面是判断心,判断心近似于分别心。分别心的招牌动作就是贴标签,执着于自己贴的标签,是各种苦受的根源。小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因为他心里头干干净净的,没有存货。而成人就不一样了,经历一件事就存点儿东西,这些过往的残留越积越多,我们就看不见事物的本来面目了。

一念判断心起,我们就迷了;一念好奇心起,我们就悟了。用好奇心来替换判断心,是修炼清净心的方便法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练过程也是教练者修炼自己的过程。

方法也很简单,经常在语句上加一个前缀“我很好奇[I’m curious about]”,养成这样一个语言习惯,好奇心就会增长。开始会有些不习惯,久而久之必得受用。


Listening

每一个context都是六根的综合作用,这一点在聆听[listening]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六根属于生理学,六尘属于物理学,六识属于心理学,加起来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根尘识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

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相当于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状,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湿滑,意根所思想的“法尘”(概念、感觉、回忆等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佛菩萨六根清净,因此六根是贯通的,可以互用,也就是说眼睛不光能看,也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耳鼻舌身也一样。所以对佛菩萨来讲,无所谓六根,只有一根,一起俱起,一灭俱灭。而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六根各干各的,而且经常一个在干活时,其他在轮休。

我们啰嗦了一大堆,是想说明一个观点,“听”[listening]不光是耳朵的事,在这里只是一个代名词,代表六根的综合作用。我们以后再提到“听”“看”“感觉”等等,都要作这样的理解。

《楞严经》里头二十五位菩萨分享他们修行证果的方法,观世音菩萨说他是通过修炼耳根得度的,我们常说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就是这么来的。文殊菩萨赞叹观世音菩萨是婆婆世界众生的典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类的耳朵能听到各个方向的声音,而人眼的水平视角为160度,垂直视角为80度。而且耳朵终日无休,眼睛在我们睡觉时就合上了。所以对我们人类来说,耳根是最圆满的,从耳根修行最容易有成就。我们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你看,聆听是多么重要的人生修行啊!作为教练,我们也知道,聆听又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观世音菩萨的“听”和我们凡夫的“听”不一样,观世音菩萨用“根性”来听,我们凡夫用“六识”来听。菩萨的名号是“观世音”,音如何可观?从这个上头去玩味,可见菩萨跟我们的习惯不一样。

眼识依眼根而起,耳识依耳根而起,以此类推,前五识分别依五根而起。前五识生起的时候,第六识必然同时生起。第六识生起的时候,却不一定需要前五识,比如做梦,回忆,发呆。前五识只缘现在,第六识才把我们带到过去未来。

前五识皆有所依,第六意识也必有所依,意识所依的根就是“自我”,佛教给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第七末那识,也叫我识,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我识又从哪里来呢?佛教认为是第七末那识执藏第八阿赖耶识见分的结果。阿赖耶识又名“藏识”,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藏识海”。

所以,前五识的作用是感知世界,而且只能感知当下的世界。连带生起的第六识起了分别心,第六识又是围绕“自我意识”在打转转。一个人心里头清净,前六识就很清净,象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心里头装的事儿太多,就会污染前六识,好比镜子上蒙了尘,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带着“自我”这个有色眼镜看世界。观世音菩萨不一样,他没有“自我”,不带眼镜,而是依“根性”直接看世界,不起分别心。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CAC中,L3有点儿依“根性”来听的意思,L1有点儿依“六识”来听的意思。在L3的状态里教练活在当下[presence],在L1的状态里教练失去了当下,落入了我识的陷阱。

什么叫“依根不依识”?举个例子,来访者说“我很想学英语,可我就是不能坚持,怎么办?”,我心里头想“不能坚持还学什么”。当我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是用“六识”在聆听,我的耳朵被我的成见污染了。此时我用好奇心来替代判断心,问“学英语这件事对你的重要性在哪里?”,我就摆脱了“六识”的纠缠,转而用“根性”在聆听了。

所以,与其说“听”是一种能力,不如说“听”是一把尺子,它衡量我们修炼的程度。


Intuition

什么是直觉?我们来做个实验,请问下面图片里是什么动物?


从佛学角度理解共创式教练模型(3)_第1张图片

你肯定会说,是狗狗。回答正确,问题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在《思维,快与慢》这本书里,作者把这种能力归结为直觉,其特点就是快、直接和整体性。

直觉是一种超越思维[thinking]的直接体验。艾克哈特认为我们人类被思维[thinking]绑架了,从而迷失了真我。思维本来是很有用的工具,我们却变成了工具的奴隶。佛教为了让我们摆脱奴隶的命运,教我们“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以茶杯为例:

有句:这是茶杯。(肯定)

无句:这不是茶杯。(否定)

亦句:这也是茶杯,也不是茶杯。(矛盾)

非句:这非是茶杯 非不是茶杯。(不定)

佛说这四个角度都是外道见(相对真理),不是佛智慧(绝对真理),应当遣离。可是这一离我们就晕菜了,分明是不让人好好思想嘛!对的,佛就是不让我们思想,绝了思想的念头,才能直接证悟佛智慧。

换句话说,觉悟靠的是直接经验。思维和语言都是障碍,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这个意思。易学方法论讲求“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也是这个路子。在这件事情上,儒释道三家再次走到了一起。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心灵直接契入所观的对象,与之合二为一,消除了主客能所之别,用艾克哈特的话来说,就是人们在being层面交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觉能力也是审美能力。有人说“人可以无诗才,不可无诗心”,诗心就是审美能力。失去了审美能力的人真的很可怜,因为他们活在这个世上,除了喂养这个身体,没啥别的事。

人是NCRW的,因此直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慢慢就退化了。恢复直觉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教练[coaching]是极好的一种。因为直觉的特点就是快,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直觉作为一个技巧时,要点就是脱口而出[blurt out]. 凡是没有脱口而出的已经拐弯去接受思维的过滤了,再说出来已然是过去时,不是真直觉了。

Dance at this moment需要强大的直觉能力的支撑,没有了直觉,就只剩下跳舞了,而忘记了为什么跳舞。大和尚说法讲求“应机契理”,应机靠的是直觉能力,儒家把这种能力称之为“知几”。孔子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见几”相当于intuition,“而作”相当于blurt out. 好比成语里说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有一点需要澄清,blurt out是训练初学者提升直觉能力的方便法,不是说有了直觉就要忙不迭地说出来。净空法师讲过一个故事,法师年轻的时候拜见章嘉大师,头一次见面提了一个问题:“佛法这样好,有没有什么方法一下就可以入进去?”章嘉大师盯着净空法师的眼睛看了二十分钟,说“有”,然后讲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净空法师马上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从哪里下手呢?”章嘉大师又停了十几分钟,盯着净空法师的眼睛,说了两个字“布施”。章嘉大师有没有直觉,肯定有,他一下子就看出净空法师心比较浮躁。他有没有说破?没有。有没有blurt out? 有的,盯着净空法师的眼睛看就是blurt out,所以我理解blurt out就是要有行动的意思,不一定是嘴巴说出来。


Self-management

5个context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另一组是self-management. Self-management是能生,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是所生。

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是六根的功用。Self-management说的是六根要清净,六根清净了才能有妙用。我们前面说过,清净不清净要看第七识,第七识清净了,前六识就有清净的作用,第七识染污了,前六识就有染污的作用。所以self-management是针对第七识来说的,其目标就是向教练场中加持清净心,去除染污心。

佛法讲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生慧。Self-management就是持戒,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相当于神通,比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辩才无碍。神通是智慧的外显,智慧现前了,神通自然就来了。所以要想生起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需要从self-management入手。

self-management是contexts的发动机。用武学来打个比方,self-management更象是内功修为,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更象是手眼身法步。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没有主要是从内力上看,self-management就是教练的内力。

《易经·坤卦》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美在其中”就是self-management,“畅于四支”就是其它四个context,“发于事业”就是发于coaching session.


教练如何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我能想到的,大约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coaching session中,Self-management就是be present, 就是coach’s presence. 从CAC的体系来说,一个可衡量的尺度就是是否停留在L3

可是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L3,这时候就需要authentic,这是从being的角度来说的。从doing的角度来说,就是觉知[notice it],接受[accept it],表达[name it],连接[reconnect]。

2、一个coaching session 结束以后,及时反思。我们的supervision form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表,粗线条以上部分主要是反思being part,粗线条以下部分主要是反思doing part.

3、教练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以后,邀请客户给你反馈,同时这也是redesign alliance.

4、教练们组成支持小组,就像我们的微信群和coach community,相互给予反馈并支持更深入的自我反省。

5、在必要的时候给自己请一位supervisor.

6、日常生活就是教练场,经常觉察自己,主动寻求正式或非正式的反馈。

如果把self-management 翻译成“自我管理”,我会觉得有些别扭。 自我管理给我的感觉是“要用力”。然而self-management不是用力可以解决的,其要诀恰恰是“不用力”。就象大禹治水一样,堵是堵不住的,要让它流动起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一个coaching session里始终保持L3的状态,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追求,乃至于有这样的念头,我们已经落入L1 了。事实上L3是建立在L1之上的,没有L1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哪来L3的作用呢?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L1体验来服务于当下的coaching session. 比如当我们跟来访者说:“你的故事让我想到我自己的经历了,一下子就走神了,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体验?”我们就是在运用自己的L1为当下的coaching session服务,这就是self-management. 佛教说烦恼即是菩提,修行的道路是转烦恼成菩提,而不是灭烦恼得菩提,这是一个道理。所以要而言之,self-management就是self-awareness, self-acceptance, self-utilization, and self-transformation.


Deepen & Forward

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 deepen& forward还可以再分成两组:curiosity, listening, intuition是根性的运用,deepen& forward是运用的结果和方向。

5个context 整体上就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支持结构:


从佛学角度理解共创式教练模型(3)_第2张图片

教练以修己为起点,以达人为终点。修己达人,自度度他,内圣外王,都是一个意思。因此所有的教练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结到deepen & forward上面,这两条是硬指标。一句话说出来,要么是deepen the learning,要么是forward the action,或者兼而有之,除此之外都是废话。用这个原则,可以衡量一个coaching session的效率。

佛教讲信解行证,deepen the learning是解,forward the action是行。有行才是真解,有解才会真行,解行是一不是二。

儒家讲知行合一,deepen the learning 就是知,forward the action就是行。“知”更多的发生在coaching session,“行”更多的发生在after coaching session,“知行合一”才是transformation. 没有了行,coaching 就变成了清谈。因此deepen& forward又一座桥梁一样,连接coaching session.

把CAC的术语翻译成中文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不过我相信一定有信达雅兼具的词汇,就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因此我试着把5个context翻译成中文,也是抛砖引玉的意思:Curiosity 好奇心,Listening 聆听力,Intuition 直觉力,Self-management 清净心,Deepen/ forward 接引力。


教练的境界

教练[coaching]和咨询[counseling]、辅导[mentoring]、疗愈[therapy]一样,都是助人的方法。同时,教练和其它助人方法又有显著的不同,教练过程也是教练者的修行过程,正是契合了大乘佛教自度度他的道理。

是我们帮助来访者释放自身的潜能?还是来访者帮助我们修行呢?细细想来,还真说不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练[coaching]是一种共修法门。

然而,教练者不能有助人的念头,有了这个念头,功夫就废掉了,好比那些异能者,一动了邪念,能力就丧失了一样。用CAC的话来说,一动了这个念头,你就掉到L1的陷阱里了,不再NCRW了,更谈不上什么修行了。

达摩祖师泛海东来,梁武帝遣使往迎。见面后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道:“并无功德”,弄得梁武帝好尴尬。为什么没有功德呢?因为梁武帝心里头不清净。教练也一样,一有助人之心,心就不清净了。所以《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教练也是一种布施,属于无畏布施。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名号“施无畏者”,教练就是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就是一位大教练,一切佛菩萨都是大教练,一切教练都是发心菩萨。

《华严经》说到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有男女老少,有教师、商人、水手、厨子,有比丘、居士、外道、妓女、恶棍,他们都是善知识。所以《华严经》开示我们,修行道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其它人都是善知识,都是来帮助我的,来访者[client]也是我们的善知识。

 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整个娑婆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走在成佛的路上,其它一切众生都是古佛示现,为的是要度我成佛。还有比这更谦卑更深沉的境界么!这是普贤菩萨的大境界,也是教练者的大境界,愿与诸位教练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佛学角度理解共创式教练模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