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从众

我们为什么会从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战期间,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负责将犹太人送往集中营杀害,于是500万条生命在他的安排下走向了死亡。在战后的审判席上,这个残忍的刽子手却将自己屠杀犹太人的行为,归咎于上级命令,认为自己只是在行使职责。

        艾希曼是在为自己辩解吗?当然,即便是行使职责也是能够分辩善恶的,不过艾希曼的话也揭示了人的一种普遍行为——从众。

        什么是从众行为呢?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瑟伯曾描述过一个场景,形象地说明从众的特点:街道上一两个人分别由于个人原因开始奔跑,可能是急事儿,可能是快迟到了,不一会第三个人也加入了奔跑,随后几分钟,街道上几乎所有人都跑起来了,并且有人开始叫喊着“大坝决口了,快跑”

          这个场景听起来好笑,但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能肯定自己不会被裹挟在这些人群里呢?

        是的,裹挟!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放任自己的行为被外部力量裹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没有信息源,无法清晰准确地做出判断,另外也是因为服从权威。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乐格拉姆进行过一系列关于服从的试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电击试验”,扮演为老师的志愿者在实验人员的要求下,不顾“学生”哀求,会将电椅上的电压从75伏一直加到实验终止,(电椅实际没有真正的通电,只是老师和学生并不知情),实验证明65%的人会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们冷血残忍,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也有害怕,有不情愿,但他们还是会选择服从,因为他们相信实验是善意的,不会真正伤害人。

我们为什么会从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众的心理会蒙蔽我们的独立思考,会让人们因为相信权威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还会因为责任分散而不愿去承担本该承担的责任,媒体时有报道一些看客们见死不救的新闻事件,我们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是探究事件背后人们的心理,会发现这里有一个不介入的从众心理在作祟,当人们感觉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就觉得责任被分散了,别人会采取措施,自己就不用做什么了。还会有救助付出的代价等考虑因素在里面。

        那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幸遭遇到伤害,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社会性动物》这本书里告诉人们一定要让周围的人知道这是危急状况。接下来要让旁观者中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正确的做法是盯住一个人恳求他的帮助,如果他出手相救了,他的行为也会带动其他人帮忙,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别人的救助。

        从众行为在任何社会中都有,是人们的一种普遍行为,也体现出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喜欢安全,害怕麻烦的心理,看清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对发生的事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会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