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式奋斗”?

何谓“中国式奋斗”?_第1张图片

去年年底就曾在地铁中看到过纪录片《中国式奋斗》的大幅海报。本周去图书馆借书恰巧看到了《中国式奋斗》一书,于是影片和图书一起对照着粗看一遍。

2013年由共青团北京市委主导开展了此项社会调查。有效问卷10.8万份,涵盖了以从业情况为划分依据的11类群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特殊特征群体进行了专门分析。面对面访谈的人数达到6000余人,并召开上百场座谈会,此调研历时一年半之久,可谓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财力。

调研的目的书中开宗明义地说:共青团本在为青年服务,却不了解青年群体的现状,也不了解他们的诉求,也就谈不上服务青年,引导青年。这样的社会调查,对于了解青年现状的非常有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

我想当然地以为调查规模这么大,研究成果肯定非常丰满。而我手上的这本书和纪录片本身都无法与我的期望相称。既然是服务于青年,将整理好的调查报告公布,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自身和周边同龄人的现状就不是非分的要求。然而,《中国式奋斗》一书仅仅是北京青年报系列文章和记录片脚本的简单汇编。纪录片也只有七集,分别是表现媒体青年、农业青年、公务员、艺术青年、教师青年、创业青年和外籍青年。

阅读此书,观看影片,收获是肯定有的。我获得了对媒体青年、公务员、农业青年的直观感受。在此之前我只能通过自己的朋友、同学、亲人获得一些信息碎片,还掺杂着不少想象的成分。但,阅读过程中我却总按捺不住在心中泛起的疑惑。

如果有人仅仅看了纪录片,恐怕会有一个巨大的遮蔽。纪录片里没有展现“新工人群体”,也就是本书中的流动务工青年,人数达到310万人。加上90万青年流动大学毕业生。两大群体占2013年从业青年总数的57%。蓝领和白领集体缺席,真是让人苦笑不得。为什么落下了这两大青年群体?我无意过多发挥,只是想说,大多数的蓝领和白领,本质上差异没有那么大。

或许是因为报刊文章的原因,很多具体的数据从文中和片中都看不到。也让一些解释显得牵强。希望如此。首先,用平均数来谈收入,基本上什么都说不清楚。我们知道,在行业和职位上的差异,存在非常大的收入鸿沟。我们来看三个数字:网络青年平均工资6228元,公务员平均工资4530元,非公企业青年平均工资4413元。再来聚焦一下非公企业青年里的细分情况:计算机软件青年收入最高6224元,最低的住宿餐饮业3148元。从平均数字上我们感觉不出不同行业收入上有多大差距。我们可能又一次“被平均”了。实际上,我觉得整本书都给人感觉像是打太极,努力平衡、调和着什么。从全书目录也可以看出来。“打拼生活,不甘现状”(流动务工青年)“沧海横流,渴望纵升”(蚁族)“光环的背后”(公务员)“稳定是红利,发展费思量”(国企青年)。

数据的解读是门学问。不要以为社会调查,多么客观,多么科学。首先,数据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调查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问卷的设计,调查方法的选择,抽样的设计等等),调查执行人员的职业素养,数据录入人员的细心程度,被访问对象的配合程度等等。其次,数据只是素材,怎么理解,怎么解读足以让黑白颠倒。就拿公务员青年的文章说吧,文末讲到公务员不存在与家庭条件优劣的相关性,也不存在代际遗传问题。文中论据是公务员青年中来自二三线城市和县乡镇的比例高达41%。我不禁要问了:来源于哪儿,跟家庭条件优劣有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不是所有来自县乡镇的都家庭条件差,更别提二三线城市了。代际遗传问题也不存在这一结论的论据是:父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仅占1/3(拜托都已经33%了,就别仅了),国企工作的占16%,父母从事农业生产、务工的7.7%(两项之和才这个数),个体经营和科研教育分别为7%。这样的数据怎么能得出上述结论?!

新工人群体(流动务工青年)和非公企业青年是我非常关注的两个群体。新工人的现状还是非常让人忧虑的。首先,收入的平均数字也看不到。而像从事建筑业项目管理员的魏则兴收入为8000元。超市生鲜区领班收入4000多元。恐怕这两位都已经算是新工人群体中等,甚至上游水平了。其次,忙碌不堪,工作时长出人意料。37%的新工人工作超过10小时。最后,对未来没有规划。非公企业青年在生存压力方面与新工人的处境差异不大,平均工作8.8小时,却要在通勤时间上消耗2小时,除去睡眠、吃饭等时间,居然只剩3小时的空余时间。想象一下,我们是人哎,人需要有社会交往,需要有家庭生活,需要有休闲娱乐的。而这空余时间,基本还搭在了网上。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的非公企业青年占比达到22%。虽说这个数据,可能涵盖了工作时上网的情况,但考虑到调查执行时2013年手机上网等等还没如今这么疯狂,这个数字还是很说明问题的。手机应用的吸引力大大的出人意料,号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却成功地将你我的时间切成了碎片。我有一个奇怪的联想,如今不少大龄青年单身,甚至没有恋爱和结婚意愿,这与手机可以填充我们的孤独感完全无关吗?生活、社交、精神等等方面的触手即可满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通篇疑问,索性就以疑问结尾。什么是“中国式奋斗”?我读完书,看过纪录片,也没完全搞懂。难道仅仅认同一个关于奋斗成就人生的语句就够了?各个群体在实践中的面貌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奋斗呢?奋斗也可以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韩国式,朝鲜式的?所谓中国式奋斗,到底是调查归纳得来,还是演绎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谓“中国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