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文章目录

    • OSI参考模型
    • TCP/IP参考模型
    • 数据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 TCP和UDP
      • TCP
        • 连接管理
        • 流量控制
        • TCP拥塞控制
      • UDP
    • FTP协议
    • 电子邮件
    • HTTP协议

模型是有国际标准化祖师(ISO)与1983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1张图片
表示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典型的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万维网(HTTP)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 功能1:数据格式变换
  • 功能2:数据加密解密
  • 功能3:数据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想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链接并在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也就是建立同步(SYN)

  •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使用校验点可是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 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段

  •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差错控制
  • 流量控制
  • 复用分用

网络层:主要任务是吧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传输单位时数据报,或将数据报进行切割一个片段(分组)

  • 路由选择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吧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是

  • 成帧
  • 差错控制 帧错+位错
  • 流量控制
  • 访问空值

物理层: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定义接口特性
  • 定义传输模式
  • 定义传输速率
  • 比特同步
  • 比特编码

TCP/IP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2张图片

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3张图片
优点

  1. 通信时延小
  2. 有序传输
  3. 没有冲突【独占资源】
  4. 实时性强

缺点

  1. 建立连接时间长
  2. 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3. 灵活性差【强依赖于交换设备】
  4. 无差错控制能力

报文交换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4张图片

优点

  1. 无需建立链接
  2. 存储转发,动态非陪线路
  3. 线路可靠性高
  4. 线路利用率较高
  5. 多目标服务

缺点

  1. 有存储转发时延
  2. 报文大小不定,需要网络节点有较大的缓存空间

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5张图片
优点

  1. 无需建立链接
  2. 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
  3. 线路可靠性较高
  4. 线路利用率较高
  5. 相对于报文交换,存储管理更容易

缺点

  1. 有存储转发时延
  2. 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用于分组排序】

TCP和UDP

TCP

优点

  1. TCP是面向链接的传输层协议
  2. 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序到达
  3. TCP提供全双工通信

连接管理

只有在连接请求和连接请求确认SYN才会置为1
三次握手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6张图片
四次挥手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7张图片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让发送方慢点,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受
TCP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流量控制

在通信过程中,接收方根据自己接受缓存的大小,动态的调整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大小,即接收窗口rwnd(接收方设置确认报文段的窗口字段来将rwnd通知给发送方),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取接受窗口rwnd和拥塞窗口cwnd的最小值

TCP拥塞控制

是一个全局范围内的,发生网络拥塞时,接收方并不知道是由谁引起的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8张图片
快重传和快恢复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9张图片

UDP

优点

  1. UDP是无连接的,减少开销和发送数据之前的时延
  2. UDP使用最大努力教父,既不保证可靠交付
  3. UDP是面向豹纹的,适合一次性传输少量数据的网络应用
  4. UDP无拥塞控制,适合很多实时应用。
  5. UDP首部开销小

FTP协议

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10张图片

电子邮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11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12张图片

HTTP协议

HTTP协议定义了浏览器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
浏览器输入网址后所做的工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