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殷中军
20世纪初的某一天,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瓦格纳一边分析地图,一边思考他在研究探索中收集到的信息。突然间,他意识到,不同的大陆板块可以像拼图一样拼成一个整体。不同大陆板块之间岩石和化石存在的相似性更增加了说服力。当瓦格纳将零散的线索拼凑在一起时,多少年前曾集合各大陆于一体的古大陆画面就跃然眼前。沧海桑田,古大陆崩裂,碎片四处漂移,最终形成了今天被大洋分隔的各个大陆板块。由此,大陆漂移学说诞生了!
瓦格纳之所以能创建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归功于他能将各种看似零散、不相关的知识联系、融合在一起。
传统教育对知识的融合不够重视,甚至有点忽视,大部分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再把小的东西进行细分。如此做法其本意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某些东西或技能,但这种分裂性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在于,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及各个部分的潜在联系被忽视或分离了。整个世界原本是一体的,但在学校里,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来一体的世界被人为划分成了多个学科。更糟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分离。而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思考。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一方面懂得整体性思维的老师本来就少,而这部分老师肯耐心引导学生思考的又少之又少(比熊猫还稀缺);另一方面,大部分老师本身接受的就是分裂性思考的教育,他们自己都无法进行整体性思考。
幸运的是,仍有部分智慧人士对分裂性思维进行了思考和辩证性看待。物理学家、哲学家戴维·玻姆在《对话论》一书中写道:“人们在思维时总是以解刨的方式来分析事物,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但在现实中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出于方便剖析的原因,我们会分离出其中的一部分。”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裂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向学生展现生活和世界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要学会将不同的知识融合为一个整体,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包括伊隆·马斯克在内的硅谷大牛,思考问题时总强调,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所谓“第一性原理”,是指找到事物最基本的本质和关联,并据此进行推理。
关于如何学习,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建议是三步:挑选好的问题;建立框架;然后弄清楚框架中的细节。丘成桐说,这是做大学问不可或缺的。要了解一个事物,就要先建立一个框架。他以《红楼梦》为例。曹雪芹写了一百二十回,结构很严格,为了有条有理地描写贾府的兴盛和衰落,每部分的安排都很严谨。学习数学、物理也一样,想要了解某一件事,需要先建立一个框架,然后再做里面小的零件,这是做大学问不可或缺的。怎么挑选好的问题,怎么建立框架来深刻地了解大自然,这一点跟作画、写作都有相似的地方。
我很认同丘成桐的框架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好比我们看一本书,如果想看的快,记忆深刻,就要先了解它的框架结构,如果想大概了解此书的内容,就快速找到每章节的重点或总结性的内容,如果想更加细致的了解,就再深入去读推导出此结论的方法或案例。这样不仅能够快速阅读,还能记忆深刻,在和别人讲到书中的某个重要观点时,也能有理有据引用书中的分析或案例。
上述学者观点中的核心理念就是整体性思考和整体性学习。由此可见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一篇论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论文提到,分裂性思维认为,知识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事实,被发现之后就不会改变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个人观点这一说。而整体性思维认为,知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知识不是孤立的,每个知识和别的知识都有联系。而且随着时间变化,知识也是可以慢慢演化的,如果将来有了新证据,或者新的论证方法,现有的知识也可能会改变。今天,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些互相冲突的信息。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能不能从冲突信息里学到东西。
《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这篇论文用一个实验来证明,思维模式之所以会左右学习能力,是因为情感。
研究人员找了282个美国、加拿大籍的高年级大学生来参加实验。研究人员先对这些大学生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他们是否服从权威观点,以及对权威的服从程度,这样研究人员便可以获悉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随后,研究人员给这些学生看四篇文章,四篇文章都和全球变暖有关,来源都很可靠,权威,逻辑也没问题。但四篇文章之间的观点却互相矛盾,有的文章说全球变暖是人为的,有的说是自然现象,有的说全球变暖好,有的说不好。研究人员让这些大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就把自己的情绪写下来。情绪类型包括惊讶、好奇、困惑、焦虑、厌烦,等等。最后,所有人都要写一篇小文章,说说自己看完这四篇文章之后,学到了什么知识。研究人员通过他们写的文章,来判断他们的学习状况。
该研究发现,整体性思维的学生看完这四篇文章,产生的情感一般都是“好奇”和“享受”。而分裂性思维的学生,产生的情感则是“困惑”、“挫败感”、“焦虑”,甚至是“厌烦”。该研究表明,我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学习能力。那些有整体性思维的人,可以在冲突的信息中随时获得新知识,不断进步。而那些拥有分裂性思维的人,一遇到冲突的信息就觉得困惑或者焦虑,产生挫败感,甚至感到厌烦。
整体性思维中,整体性学习(holistic learning)是其中重要一环,该方法由加拿大学者斯科特·扬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计算机文档的本质是一系列记录在硬盘上的0和1的组合,而人的大脑是通过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联系储存信息的。整体性学习是运用你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吸收、整合信息。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关联,那些相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此时学习就像编织一张大网,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分裂性学习认为,学习就像整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在你的数学盒子里找不到生物、历史等学科知识的踪迹。而整体性学习认为,信息是联系的,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知识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之所以称为整体性学习,是因为它让我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记忆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习。高智商者并不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那么清晰,他们喜欢将知识视为整体,也容易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整体性学习的基础就是将知识关联起来以达到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开始学习的最佳技术是类比、内在化、基于流程的记事和画图表法,这些方法构成了整体性学习的基础。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结构,模型,高速公路。
结构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你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聪明的人会很自然地这么做,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模型
假如说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它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模型对于快速学习新概念至关重要。
模型对于你开始构建一个结构或是在当前结构上添加内容至关重要。模型并不需要非常精确,它只需要综合一些观念,使这些观念更易理解、把握。随着对子空间理解的增长,我也在逐渐调整之前的模型,创造出新的模型。此外,模型并不一定是一张图,但一定是一种压缩形式,它把多个关键思想压至一处。
模型从哪里来?生活经验是最熟悉的结构,是模型的主要来源,其他学科中的知识结构也是模型的来源,只要与所学的东西类似,就可以拿来作为模型。
高速公路
建立高速公路的好处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如果你想上学取得好成绩,很多老师会强调要有良好定义的结构,而不是在大脑里塞满各种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能激发创造力,就好像“跳出盒子”之外思考。高速公路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以不曾想过的方式将常人脑中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思考,这就是创造。利用高速公路可以在专业交叉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结构。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1)获取信息;
(2)理解信息;
(3)拓展信息;
(4)纠错联系;
(5)应用;
(6)测试。
第一步: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是指信息输入及处理的过程。信息的质量,影响到后面的诸多环节。
获取信息的两个关键:
简化:尽量删除无用的信息,只摄取和保留那些对你知识体系形成有用的相关信息。
量大:大量阅读,大量汲取。
第二步:理解信息
获取信息而不理解是没有价值的。理解的基础是对概念的精准掌握。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大部分人之所以做出错误的决策,是因为脑中拥有的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是错误的。
第三步:拓展信息
拓展信息是整体性学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耗精力和脑力的一环。拓展有三种方式:其一,深度扩展:即探究知识的背景——知识从何而来?结论从何得出?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其二,横向拓展:知识不是孤立的,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是哪些地方类似?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其三,纵向拓展:知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同样的模式在其他知识中也会见到,试着将知识联系起来。
第四步:纠错联系
犯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需要控制犯错的质量和频次。关联错误可能会导致理解错误。很多时候即使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可能都是从错误的联系推导出来的。此时,需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如果只是孤立地践行这一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发现那些比较明显的错误,对隐藏较深的错误发现难度较大。但是当这一步与下一步的应用联系起来之后,一切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当某种知识无法用于实际时,此时要返回这一步,看是不是联系出错了。
第五步:应用
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做到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
应用是整体性学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知识只有用于实践中,才能产生价值。知行合一,核心是践行。
第六步:测试
测试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其主要作用包括:其一,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的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其二,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纠正错误,保证知识掌握及践行的正确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Ø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
Ø理解阶段的测试——知识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我确切理解和掌握某个概念了吗?存不存在理解误差?
Ø拓展阶段的测试——知识源自于何处?与哪些知识有关联?如何拓宽知识?
Ø纠错阶段的测试——是否找出并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有没有发现并删除那些错误结论?
Ø应用阶段的测试——该知识如何用于实际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用效果如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再次学习其他知识时,有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地方?
考试作为测试的手段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只不过现阶段因为种种原因,考试让大部分学生心生厌恶、恐惧,绝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应付学业才不得不参加考试,这一定意义上已经违背了考试的初衷。
最后,我引用美国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的一段话,来说明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学习的重要性:
我所做的工作的特点像变形虫:我在探究化学世界的不同部分。……我所研究的各种问题,就像变形虫的伪足一样从不同的方向伸出来。基于此,我就有了一个关于电子在分子中怎样运动的理论框架——分子轨道理论。我也相信,世上的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只要我伸出足量的伪足,这些伪足就会伸入某一事物,通过该事物能理解所有的事物。由于从不同的方向出发,我敢保证,我没把自己锁定在一系列化合物内,而是被迫考察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美存在于自然界的复杂性之中。
我想出书,影响和帮助更多人。愿意支持我梦想的家人,请关注我吧。么么哒。
1